隔輩親是什麼心理?

這得從兩個方面說,一方面就是作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自己的孫子、孫女的角度,另一個從孫子、孫女對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也是一種隔輩親,當然也是一個角度。

今天我們主要談的就是從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從上至下,這樣的一個關係來談。

我想從五個方面來給大家分析這個心理現象。

第一個方面就是享受而非責任

我們在教養自己的下一代時,第一責任人是爸爸媽媽。第一責任人在心理上、行為上是和其他人不一樣的,因為他有著要讓自己的下一代,也就是自己的遺傳基因能夠健康順利的成長這樣一個責任,因為有了這樣的責任,在心理上就會有壓力、有焦慮。有對孩子成長是否長好,這樣的壓力和焦慮,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屁股決定腦袋,腦袋當然決定行為了。

Advertisements

爸爸、媽媽就是坐在第一責任人的這個位置上,所以很多時候從這個心態上來說就和其他人不一樣了。對孩子要求就會多,互動會緊密。

又因為焦慮,所以內心會變,就顯得可能沒有那麼親,但實際上這種要求高恰好又是另外一種親。

而作為爺爺奶奶也好,包括舅舅、姑姑、叔叔、阿姨其他的重要的親人,不是第一責任人,不是第一責任的話往往會輕鬆一點對待這些孩子們。

所以生活中發現舅舅啊,姑姑啊見到自己外甥、侄兒、侄女的時候通常都是輕鬆的,他們是沒有壓力的,因為這個壓力被爸爸媽媽承擔了,爺爺奶奶更是如此。

所以其實爺爺奶奶他們是享受者,他們和爸爸媽媽一樣享受了天倫之樂,同時他們並不像爸爸媽媽一樣是第一責任人。

所以我覺得從這個角度來說,因為位置的不同,責任的不同,社會角色的不同,所以在心理上就是不一樣的,所以可以放肆的、大膽的、盡情的去享受和孫子孫女的愛的連接,這種天倫之樂不需要去承擔什麼責任的。

Advertisements

這就是第一個原因,也就是第一個現象。

第二個就是基因的一個認同

為什麼爺爺奶奶對自己的孫子孫女會更加的親熱,有時候會維護孫子孫女呢,因為這是一種人的本能,生物的本能,爺爺奶奶的基因遺傳下來了,所以會對孫子輩有著一種認同。

這種認同就是,人家的再好也不是我的,我的再不好也是我的,更何況怎麼看我的孫子孫女都好,所以就是有這種基因的原因,對自己的孫子孫女就顯得更親,這是一種本能的認同。

這是第二個方面。

第三個方面就是社會依戀

老年人會有一種社會功能喪失,不是完全的社會功能的擁有者。

成年人還有社會交往,有自己的事業追求,有自己的工作,但是老年人基本上是慢慢的社會功能喪失了。

比如說他不工作了,在社會當中的價值就找不到了;比如說交往圈子越來越小,人際關係當中體驗的互動而產生的這種價值感越來越少,因此社會心理依戀滿足的渠道越來越少,就會更多地關注到自己的家裡人。兒子媳婦女兒並不一定隨時都和自己有連接,都在忙著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情,所以就把關注點放在自己的隔輩上去了。

他們就試圖從孫子孫女這一代人去獲得社會心理沒有被滿足的部分,這就是社會依戀。這種需要必須親,不親的話,滿足不了這個需要。

這是第三個方面。

第四點就是掌控感

雖然老年人的社會掌控感越來越薄弱。比如說沒有支配的權利了,沒有安排的權利了,金錢經濟或者一些事物都要靠他人去支配,但是他們仍然是一個獨立的人,一樣是有掌控感需要的,他們的權力的這種心理需要並沒有減少,但是外部的這種權利其實已經被剝奪了,他們又必須要掌控。

在隔代撫養的家庭裡邊很多的老年人,其實是通過控制孩子而實現對這個家庭的掌控,不管是愛也好,還是什麼也好,就是通過這種控制孩子從而掌控這個家庭。控制孩子不是主要目的,而是要掌控孩子的父親母親。所以很多老年人不自覺得就會成為掌控者或者控制者。

要控制就必須要親吶,隨時看著這個小孩,隨時要掌控著這個小孩,隨時要和小孩建立一種親密的關係,當然有時候控制到了一種變態的程度就是畸形的那種程度有可能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利,也會導致家庭裡面婆媳關係,倫理關係發生衝突,這當然是另外一回事了。

這是第四個方面。

第五心理的安全感

就是心理的安慰,為什麼是心理的安慰呢?在社會中流傳著這樣的一種說法,一種文化心理:老年人如果被小孩子喜歡,說明他更長壽。

有些老年人發現很小的小孩子或者小嬰兒都不喜歡他,他心裡邊是非常恐懼的。這種恐懼感是一種死亡的恐懼,就是一種無意義的喪失的那種恐懼感,所以一般情況下的老年人因為有這樣的心理,就更願意接近小孩。

小孩跟他親近的潛意識裡面都會感覺到自己不是那麼快死的,有這樣的一種心理的安撫,心理安慰的作用,所以老年人比較願意接觸小孩子。當然接觸別人家的小孩子總是不那麼容易,接觸自己的小孩子,自己的孫子孫女啊這樣更容易。

這是第五個方面。

作者:韋志中  來源:一葦渡心

尊重原創,感謝原創,如有侵權,原作者可隨時聯繫做刪除處理。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