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我的胃「爛了「,還能活多久?

來源:胃腸病

報告上說的糜爛性胃炎到底是怎麼回事?很嚴重嗎?是真的爛了么?

在臨床上,不斷有患者憂心忡忡地問我:大夫,我的胃鏡報告是糜爛性胃炎,是不是胃爛了?是不是就是胃癌了?我還能活多久?

對於這些問題,我深深感覺我們消化科大夫的科普力度不夠,教科書對疾病的命名也稍欠斟酌。這不但給患者增添許多壓力,也給臨床工作帶來不少麻煩。

那麼,報告上說的糜爛性胃炎到底是怎麼回事?很嚴重嗎?是真的爛了么?

且聽阿杜給你慢慢道來!

一、什麼是糜爛性胃炎?


先看看首都醫大的俞教授怎麼說!

糜爛性胃炎分為急性糜爛性胃炎和慢性糜爛性胃炎。

急性糜爛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多發性糜爛為特徵的急性胃炎,又稱急性胃黏膜病變或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約佔上消化道出血的20%。這個往往危及生命!

Advertisements

大量飲酒、大劑量服用非甾體類藥物、精神壓力、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熬夜等是主要誘因。

而慢性糜爛性胃炎,一般僅見飯後飽脹、泛酸、噯氣、無規律性腹痛及消化不良等癥狀。對這些病人,目前某些胃鏡報告有些模糊,雖然報告說糜爛,其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嚴重。

大多是飲食、飲酒造成的,其實就是粘膜層輕微受損或炎症,或者充血、微細血管出血。

並不是我們印象中的這種「爛」↓↓↓

充其量是這樣的爛↓↓↓(其實還沒這麼難看)

可見,這個爛,真不是你想的那樣爛!

二、糜爛性胃炎嚴重嗎?


急性的要及時處理,慢性的不嚴重!甚至可以自愈。

糜爛性胃炎是一種良性疾病,胃的黏膜受多種原因,物理、化學等等,刺激造成黏膜的炎症,稍微嚴重一點就達到黏膜層,黏膜糜爛,它不嚴重,是一種良性疾病,是完全可以自愈的,有黏膜保護劑加抑酸劑,適當的飲食控制,大約7-10天就可以治癒。

Advertisements

通俗的說,飲食和飲酒以及吃刺激食物引起的糜爛性胃炎,就是粘膜充血紅腫,粘膜層有點損傷而已。

我們的胃粗略說,從里向外有四層:

粘膜層,粘膜下層,肌層,漿膜層。

一般來說,糜爛性胃炎僅僅是損傷了最表面的一層,所以很好修復。

三、都有啥表現?


1、糜爛性胃炎癥狀多為非特異性的,可包括噁心,嘔吐和上腹部不適。

慢性糜爛性胃炎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不可忽視,如果不能進行及時治療,有效地遏制疾病的發展,那麼就會產生消化性潰瘍,甚至出現上消化道出血,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

2、大部分患者常無癥狀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癥狀如上腹隱痛、反酸、餐后飽脹、食慾減退等。萎縮性胃炎病人可有貧血、腹泄、舌炎和水瘦等,個別患者伴黏膜糜爛者上腹痛較明顯,並可有出血。所以提醒患者一旦出現胃腸疾病的癥狀,一定要到儘快進行治療。

3、急性糜爛性胃炎起病較急,在原發病的病程中突發上消化道出血,表現為嘔血及黑糞,單獨黑糞者少見。出血常為間歇性。大量出血可引起暈厥或休克,伴貧血。出血中上腹隱痛不適或有觸痛。內鏡檢查,特別是發病24~48小時內行急診內鏡檢查可見胃黏膜糜爛、出血或淺表潰瘍,尤以高位胃體部多見。

4、急性糜爛性胃炎已成為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約佔上消化道出血的20%。

5、臨床癥狀多為上腹部的隱痛或劇痛,伴噁心等癥狀。少數患者由於原發病癥狀較重,表現為嘔血和(或)柏油樣便,出血常為間歇性,部分病人表現為急性大量出血,病情較重,可出現失血性休克。

(以上5條內容是教科書說的)

以上除了第1、2條,其餘說的可都是急性的糜爛性胃炎!

其實慢性的,胃鏡報告診斷的「稍糜爛、慢性糜爛性胃炎、部分粘膜紅腫伴糜爛」等等,僅僅只是比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淺表性胃炎)稍稍重一點的胃病,根本不必草木皆兵。所以我就不多說了。

慢性的一般沒癥狀,或者僅僅是消化不良或者飽脹感,有的偶爾會疼。

胃鏡大夫以後注意點,不要隨便用這個詞,用「粘膜潮紅,充血、粘膜下毛細血管出血、陳舊性出血」,這樣描述也許更精確。

四、咋引起的?


1.外源性因素(約佔2/3):

某些藥物如非甾體類消炎藥阿司匹林、保泰松、吲哚美辛、腎上腺皮質類固醇、某些抗生素、酒精等,均可損傷胃的粘膜屏障,導致粘膜通透性增加,胃液的氫離子回滲入胃粘膜,引起胃粘膜糜爛、出血。腎上腺皮質類固醇可使鹽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胃粘液分泌減少、胃粘膜上皮細胞的更新速度減慢而導致本病。

2.內源性因素 (約佔1/3):

包括嚴重感染、嚴重創傷、顱內高壓、嚴重灼傷、大手術、休克、過度緊張勞累等。在應激狀態下,可興奮交感神經及迷走神經,前者使胃粘膜血管痙攣收縮,血流量減少,後者則使粘膜下動靜脈短路開放,促使粘膜缺血缺氧加重、導致胃粘膜上皮損害,發生糜爛和出血。嚴重休克可致5-羥色胺及組胺等釋放,前者刺激胃壁細胞釋放溶酶體,直接損害胃粘膜,後者則增加胃蛋白酶及胃酸的分泌而損害胃粘膜屏障。

3.微生物因素:

沙門氏菌屬、幽門螺桿菌、某些流感病毒和腸道病毒等。其中,幽門螺旋桿菌最為常見。

4.物理因素:

進食過硬、過冷、過熱、過辣、或粗糙的食物,以及其他不良的飲食習慣。該怎麼吃,你知道,也不贅述。

5.化學因素:

某些藥物,烈酒等。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消炎痛、氯吡格雷、布洛芬、維生素C等藥物;愛喝酒,這是最常見的原因。

三、咋治療?


1.對於急性糜爛性胃炎,要這樣處理:

(1)西藥可選擇抑酸葯(包括H2受體拮抗劑、質子泵抑製劑)、胃黏膜保護劑、止血敏等。出血量較大時可口服凝血酶。

(2)如果少量出血,大便呈黑色或鐵鏽色,中藥可口服雲南白藥、三七粉等,必要時,內鏡干預止血,比如放置鈦夾。

(3)大量出血就不是消化內科的事了。如果血壓驟降,胃部劇痛,生命體征出現危像,要立即考慮外科手術。著名畫家陳逸飛好像就死於急性胃出血。這給我們的搶救時間非常有限。

(4)內鏡下治療,可經胃鏡活檢孔道局部噴洒凝血酶等止血劑,或進行電凝止血、鈦夾止血。

2.慢性糜爛性胃炎這樣就可以了

(1)根除幽門螺旋桿菌

(2)抑酸藥物、粘膜保護劑、促胃動力藥物聯用(有活動性出血跡象者禁用促胃動力動力葯)。

(3)輔助對症治療,消除伴隨癥狀。

(4)中藥治療,這個最好,不用再去檢查,摸摸脈,看看舌頭,喝幾服藥就好了。

四、怎麼飲食控制?

  1. 飲食上避免粗糙,濃烈香辛和過熱食物,和辣椒、胡椒、芥末等,以減少對粘膜的刺激;

  2. 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少吃或不吃煙薰,腌制食物,減少食鹽的攝入量。

  3. 飲食要定時定量,多吃一些易於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細嚼慢咽。最忌食無定時、食無定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治療胃病的關鍵。

  4. 應忌烈酒、戒煙,少喝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料。尤其禁止空腹飲酒、喝茶及咖啡、碳酸飲料。

  5. 增加纖維素的攝取,食用富含纖維的食物,纖維被認為是抗癌成分,食用高纖維飲食同樣可以減少十二指腸潰瘍發生機會,纖維被認為能促進粘蛋白分泌,粘蛋白可以保護胃及十二指腸粘膜。

  6. 不要有精神壓力,不熬夜、不拚命,少吃外賣,多吃媽媽做的家常菜;勞逸結合,有規律地定時定量進食,以維持正常消化活動的節律。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