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月30日 印度國父聖雄甘地遇刺身亡

1906年,甘地第一次宣傳不合作主義和非暴力思想。

他率領印度人向南非當局抗議非法取消了印度人選舉權的提案,舉行了遊行示威,收集印度人的簽名。

後來,他又成立了國大黨——南非印度人最早的一個爭取公民權利的組織。

甘地曾先後在1922年,1930年,1933年和1942年四次入獄,在獄中通過絕食展開他的文明不服從運動。

1931年赴倫敦參加了有關印度未來的一次圓桌會議,但並沒有結果。

到1942年,他相信獨立是印度唯一可能的出路。他與英國駐印度最後兩任總督合作制定了印度獨立和分治方案,於1947年8月15日公布。

此時,甘地的許多追隨者開始尊稱他為「聖雄」。

二戰之後, 甘地希望印度能夠獨立並成為一個完整的國家。

但最後,為了印度獨立,甘地接受讓印度與巴基斯坦分別獨立的方案,巴基斯坦成為一個獨立的穆斯林國家。

在政權交接的那天,甘地沒有慶祝印度的獨立,而是獨自在加爾各答為分治而憂傷。

(甘地與訪問印度的蔣介石夫婦)

1947年「印巴分治」后,印度的民族矛盾並未因英國殖民者的撤出而消退。

當印度人和穆斯林人又開始暴亂衝突,甘地開始了他的第14次絕食,告示大家直到停戰之後他才會進食。聖雄甘地以「非暴力不合作」的主張換得民族獨立,一度使局勢得以穩定。

此後,這位印度偉人繼之以「打開諒解之心,感化對手的每一根道德神經」為號召,以圖達到民族團結。

但一場以他為目標的暗殺行動正在悄悄進行。

早在1947年8月,一個名叫納圖拉姆·戈德森的印度教狂熱分子在一場小型集會上叫囂:「甘地的非暴力學說,將手無寸鐵的印度教徒置於敵人的魔爪之中。今天,印度難民正忍飢挨餓,奄奄一息,然而甘地卻維護穆斯林壓迫者。」

他所代表的印度教極右民族主義者頑固地反對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團結的政治主張,反對甘地的非暴力學說,主張建立一個印度教徒統治的國家。

1948年1月30日,在眾多信徒們陪同下,剛結束絕食的聖雄甘地參加一次祈禱會。

當他步入會場時,早已隱藏在人群中的納圖拉姆·戈德森走到甘地面前,一面彎腰向甘地問好,一面迅速地掏出槍,抵住甘地枯瘦赤裸的胸膛連放三槍,殷紅的鮮血染紅了他潔白的纏身土布。

甘地捂著傷口,發出最後的聲音:「請寬恕這個可憐的人。」

聖雄遇刺的噩耗迅速傳遍全國,印度全國頓時沉浸在哀痛與悲傷之中。

悲傷不已的總理尼赫魯向全國發表了演講:「我們生命的光明從此消失了,到處是一片黑暗。我不知道說什麼,更不知道怎麼表達。」

在加爾各答,一位百姓用黑灰塗抹全身和面部,走街串巷,不停地悲嘆:「聖賢業已涅槃,何時才能降臨一位像他那樣的偉人?」

儘管甘地在1937年到1948年之間獲得過五次提名,但他始終沒有獲得過諾貝爾和平獎。

多年以後,諾貝爾委員會對此公開表達過他們的遺憾。

1948年甘地去世那年,諾貝爾和平獎並未頒發,原因是沒有適合的、活著的候選人。

甘地死後,他的事迹,一直受到廣泛的評論。

例如,作為大英帝國的例子,丘吉爾一次說:「見到甘地先生,……是令人作嘔,他曾是一個妨害治安的Middle Temple出來的律師。現在在東方作出苦行僧的樣子,半裸的在總督府前遊行,卻出名了」。

與此相反,愛因斯坦這樣評論甘地:「後世的子孫也許很難相信,歷史上竟走過這樣一副血肉之軀。」

1999年,《時代》雜誌將其評選為20世紀風雲人物第一名是愛因斯坦,第二位世紀風雲人物是羅斯福總統,印度的甘地列第三位,他是以個人之力抗拒專制、拯救民權和個人自由的象徵……

甘地的主要信念是「satyagraha」,英語譯成soul force,意為「精神的力量」、「真理之路」、「追求真理」等。這鼓舞了其他的民主運動人士,如馬丁·路德·金、納爾遜·曼德拉等人。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