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失弓」引發的儒釋道思想論點

1、《孔子家語•好生》曰:「楚王出遊,亡弓,左右請求之。王曰:「止,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孔子聞之,惜乎其不大也,不曰人遺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儒家所展現的境界是:

楚王打獵時丟失了一張弓,手下們想去尋找,他阻止道:「失弓的是楚國人,得弓的也是楚國人,何必去尋找弓呢?」這事從楚王角度體現了人、財、物與國土的一體觀,在國人的眼裡,顯示楚王的寬廣胸襟。而孔子則不以為然,認為楚王的心胸尚不夠寬廣,他說:「失弓的是人,得弓的也是人,何必計較是不是楚國人得弓呢?」在孔子的心目中,每個人與天下的任何人一樣,都是平等者。

2、《呂氏春秋•孟春紀•貴公》曰:「荊人有遺弓者,而不肯索,曰:『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聞之曰:『去其[荊]而可矣。』老聃聞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則至公矣。」,道家所展現的境界是:

Advertisements

楚王去打獵,把一張心愛的弓弄丟了。其左右之人十分著急,要去尋找。楚王卻坦然道:「楚人失之,楚人得之,何必再去找呢?」。孔子聽說這件事後,很不以為然地說:「何必要一『楚』字,『人失之,人得之,又何索焉,』豈不更好?」。而老子聽到這件事後,更進一步說道:「何必再要一『人』字,『失之,得之,又何索焉』,故老子為至公矣。」。

孔子體現天下人人平等思想,老子體現天下人與萬物平等思想。

上文後面由此總結:「故老聃則至公矣。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萬物皆被其澤、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此三皇、五帝之德也」,是專門讚歎老子博大胸懷與三皇五帝齊德也。

3、明末高僧蓮池大師《竹窗隨筆》云:「楚王失弓,左右欲求之。王曰:『楚人失弓,楚人得之,何必求也。』仲尼曰:『惜乎其不廣也。胡不曰:人遺弓,人得之,何必楚也。』大矣哉!楚王固滄海之胸襟,而仲尼實乾坤之度量也。雖然,仲尼姑就楚王言之,而未盡其所欲言也。何也?尚不能忘情於弓也。進之則王失弓,王猶故也,無失也;假令王復得弓,王猶故也,無得也。雖然,猶未也,尚不能忘情於我也。又進之,求其所謂我者不可得,安求其所謂弓也、人也、楚也。」,佛家所展現的境界是:

Advertisements

蓮池大師對楚王的「滄海之胸襟」和孔子的「乾坤之度量」都很嘉許,但他意猶未盡。雖然孔子的境界高於楚王,卻還「不能忘情於弓」。楚王失弓或得弓,他本身猶如故往,無所謂失得。這還不夠,因為還「不能忘情於我」,連求所謂「我」都不可得,又如何求「弓、人、楚」呢?

這番理論是佛家四大皆空境界的寫照,但因孔子去「楚」言「人」,便得「乾坤之度量」桂冠,則是一種小「乾坤」觀。

蓮池大師在此處未提及老子的言辭及境界,看來其佛的境界最多是與道並駕齊驅而已。

小編:功夫禪院松頡多吉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