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財務自由,選對行業才是王道

最近集思錄上討論職業選擇中,比較一致的看法是: IT行業和金融行業是目前薪酬比較高的行業,一般進入該行業的員工平均工資遠遠高於其它行業的平均工資。

那麼,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合理嗎?今後會改變這一現象嗎?

首先分析一下為什麼IT行業和金融行業的平均水平高,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從事該領域的企業有一個特點:產品或者服務可以無成本或者很低成本的複製。這樣公司的銷售額增長帶來的邊際利潤很高,就可以給員工大幅提高薪酬。

比如,從事軟體開發的企業,一旦軟體開發完畢得到用戶認可,它銷售的軟體可以大批量零成本複製賣給客戶,客戶數目越多,它的利潤就越高。而軟體的複製是沒有成本的,公司的利潤就足以支撐給員工發高工資。

金融行業也類似,比如券商一旦有了大批客戶,每年公司都可以通過客戶的交易獲得大量傭金收入,客戶數目越多,它就可以低成本地獲得更多收入和利潤。

Advertisements

反過來,如果你的產品複製是需要通過高成本獲得的,則公司的擴張不一定帶來高利潤。例如鋼鐵企業,每生產一噸鋼都要付出較高成本甚至成本比銷售價格還高,公司的利潤就很難維持給員工發放高工資。

注意這裡有一個關鍵點,無成本複製與高毛利並不等同。例如,律師行業也是一個高毛利的職業,但是一個律師一天只能打一個官司,它的毛利再高,一個律師也不能一天打1000個官司,它無法零成本複製,因此律師行業的平均工資並不是很高,只是少數一些知名律師工資高罷了。同理,醫生也是類似,高水平的醫生一天最多做3個手術,不可能做100個手術,因此只有高水平的少數醫生工資高,普通醫生的平均薪酬並不是很高。

可能有人會問:茅台酒也是很低成本複製,為什麼茅台企業的平均工資不高? 這裡要排除壟斷企業的特殊因素,由於茅台酒具有天然的壟斷因素,不是市場化的競爭,導致公司員工的薪酬不是很合理。假如中國有10家企業都可以生產茅台酒,並且都可以低成本複製。那麼這10家企業的員工就可以自由流動,企業為了吸引員工和留住員工就必須提高薪酬,從而使得茅台企業的員工薪酬也會很高。

Advertisements

那麼,這種零成本或者低成本複製的企業,其員工薪酬可以一直維持這樣的高水平嗎?今後選擇職業是否朝著這個目標就可以了?

短期可以,長期不行。

一個行業如果長期保持高利潤和零成本複製,必然會吸引其它領域的資金和人員進入該領域,從而使得該領域的市場化競爭越來越激烈,大家都打價格戰,毛利越來越低,公司就不能維持給員工提供高工資了。

以我所從事的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為例,在10年、20年之前,從事集成電路設計的企業都具有高毛利、低成本複製的特點,國際上從事該領域的企業員工工資都很高,但是隨著中國企業的不斷崛起,拉低了產品的毛利率,從而使得歐美企業逐漸退出了競爭激烈的細分領域,只保留了還能維持高毛利的部分領域。 比如,從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的家數看,中國在2015年大約有800家左右的企業,美國作為全球銷售額最領先的國家,也只有不到300家企業,全球銷售額排名第2的台灣地區企業也就不到200家。中國的企業眾多的原因就是:大家都發現了這個領域具有低成本複製的優勢,都想短時間內賺一筆錢,不管公司大小都先成立再說,結果導致該領域的產品毛利率越來越低,從而進一步使得歐美企業撤出該領域。目前雖然該領域的工資水平還行,但是隨著進入該領域的中國公司越來越多,預計工資薪酬待遇會逐步下降。最新的統計數據是:2016年中國集成電路設計領域的公司數字盡然十分誇張地增加了80%,達到了1400家! 放眼全中國,有哪一個領域的公司數目一年可以增加80%?這種競爭勢必會逐步消弱該領域員工的工資優勢。

因此,任何市場化充分競爭的領域,其員工工資都不能長時間維持遠遠高於其它領域的水平,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抓住眼前的短暫機遇,獲得短期的紅利。至於今後的發展趨勢,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