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心想事成

【1】

1521年,王陽明在老家浙江提出「致良知」的概念,正式把「致良知」作為他學說的精髓。在後來寫給家人的信中,他鄭重其事地說,我平生講學,只是「致良知」三字。

稍對陽明心學概念了解的人可能會說,王陽明在說謊。因為從1508年創建心學到1521年提出「致良知」,期間他提出了諸如「心即理」、「知行合一」等很多概念。

但他這句話的意思,需要悟,而不是理性分析。所謂「悟」就是,無論是「心即理」、「知行合一」還是其他概念,其實都在圍繞著「致良知」這三個字在談,只不過在此之前,他沒有把「致良知」作為確定的概念。

為什麼心即理(心中所思所想是天理),因為我們心中有個良知,它能做出正確判定。為什麼「知行本一」,因為知是良知,良知光明者必能行。

Advertisements

總而言之,陽明心學只是「致良知」三字。所謂「致良知」只是個「行良知」,就是依從良知的判定而行動。

有人問王陽明,倘若良知光明者必能行,那「致」字是不是多餘的?

王陽明回答,是多餘的,但正如「知行本一,不必曰合」一樣,世人認為人皆有良知,但不肯行,所以我要重點強調「致」。

歸根結底,陽明心學只是一個「良知」,就是良知學。

【2】

良知二字,並非是王陽明的發明,幾千年前的孟子早就說過。但孟子重點關注在「良心」層面,王陽明將「良知」二字升華了。

依王陽明的看法,所謂良知,就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直覺的道德感和判斷力。良知就是天理,它忌諱轉念,不容思想。

人一旦有了思想進來,過多的都是在考慮私慾。所以說,人類一思考,良知就發笑。

Advertisements

良知之所以發笑,是因為它本來就能判定一切事物,人類卻不相信它,反而去浪費時間思考琢磨。

當然,良知給我們的指示是一個路標,如果路標確定,那走起這條路來,豈不是非常簡單?

有人問王陽明,僅憑良知就能通行天下?

王陽明說,可以的。

人再問,我致良知,別人不致,總欺騙我,我怎麼能通行天下?

王陽明回答,你致的那良知只是道德,沒有判斷力。若良知光明,道德感和判斷力並駕齊驅,你怎麼會受到欺騙?

這不是王陽明的理想,而是完全可以實現。當我們認定「良知可以交換」,並付諸行動時,我們就能獲取到這種力量,能寧靜與內,無敵於外。

【3】

我們和這個世界必須要發生感應,惟有感應,才能證明我們是活的,我們是這個世界上的一份子,所以,你必須要和這個世界進行互動。

而互動的工具就是我們的良知。

若我們以厚黑陰謀和世界互動,我們得到的也會是厚黑陰謀;我們若以愚蠢和拙見和世界互動,我們得到絕對不會是智慧和真知。

你心裡有什麼,外界就會有同樣的東西在等著你。你的念頭起時,外界同樣的東西就會被你念頭吸引,你是你,同樣,你是你自己作成的你。

如果你用良知和這個世界互動,和他人交換,你得到的必然也是這個世界的良知和他人的良知。你真心對別人,就會換取別人的真心。

但良知的交換可不是良心的交換,它是良心和智慧的交換。你必須要有精準的判斷力,何時交換你的良知,跟誰交換。

【4】

這個世界上沒有免費的東西,你總想貪小便宜,不拿出良知去和別人交換,你永遠得不到別人發自良知的對你。

你必須要付出,才有回報,而且這份回報是天經地義的,你不必去感謝誰,只需要感謝自己的良知,你把它扔出去的時候,就應該堅信,必能換來別人的良知。

這個世界上最昂貴的東西,其實就是免費的,空氣、水,大多數時候是免費的,一旦沒有了,你試試看。

這個世界上最物美價廉的東西就是我們的良知,人人皆有,只要你肯和他人交換,你就能得到你所想要的。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