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約瑟的誤會

李約瑟的誤會

◆丁輝

距今2500多年前的一天,學生子路向孔子請教關於「死」的問題。鑒於中國的道德哲學發達,而沒有存在哲學的傳統,我覺得子路這一問對於中國思想史十分重要,因為它也許是中國思想就此脫困的一個契機。可惜的是孔老夫子用一句「未知生,焉知死」把子路給打發了。孔子的意思是,我連「生」的問題還沒搞清楚,去考慮「死」的問題有什麼意義呢!儒家既講的是經世致用之學,孔子認為思考「死」的問題沒有用,也就毫不奇怪。

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思想史家李澤厚用「實用理性」來界定儒家的思想特點。李氏的「實用理性」或可與陳寅恪所說的「唯求實用,不究虛理」互相發明。陳氏上個世紀初在美國哈佛大學有一次演講,演講稿經吳宓記錄風行於世。此次演講中,陳氏指「唯求實用,不究虛理」是中國思想學術與西方大異其趣處。惟其「唯求實用,不究虛理」,故中國人「於實事之利害得失,觀察過明,而乏精深遠大之思」,如此一來,不特「哲學、美術」遠不如西方,即科學亦較「泰西」(西方)遠甚。「虛理」豈可不究?「虛理」又豈可忽乎哉?科學之發達正離不開「虛理」的支撐。自然科學的兩門基礎學科——數學和物理,其所以為「基礎」,正為其二者固非某一二部門領域的實用技藝,卻提供的是具有普遍(宇宙)意義的「虛理」。

Advertisements

曹操的幼子曹沖13歲就死了。據說曹操很傷心,對寬慰自己的長子曹丕說:「孤之不幸,汝曹之幸也。」意思再明白不過——若是天假曹沖以年,太子之位是不是曹丕的還難說呢。但早夭的曹沖在中國知名度卻很高,某種程度上並不亞於乃兄曹丕和曹植,泰半即由於曹沖「九歲稱象」的奇能在中國婦孺皆知。以水的浮力去解決大象重量的難題,曹沖跟古希臘的阿基米德本有的一拼,不同之處在於,我們止於「稱象」,阿基米德卻沒有止於辨別皇冠的真假,而是繼續向前走,從而發現了具有普遍意義的「虛理」——浮力定律。

英國歷史學家李約瑟著《中國科學技術史》,認為在十七世紀之前,中國的科學技術遙遙領先於西方,從而提出著名的「李約瑟難題」:為什麼近代科學和科學革命只產生在歐洲呢?為什麼直到中世紀中國還比歐洲先進,後來卻會讓歐洲人著了先鞭呢?「李約瑟難題」得以成立的前提即「十七世紀之前中國科學技術領先西方」有無可能竟是李約瑟對古代中國的誤會?十七世紀前中國領先西方的也許只是一些「實用技術」,由於缺乏陳寅恪所說的「精深遠大之思」,這些技術只停留在「實用技藝」的階段,而沒有上升到具有普遍意義的「虛理」的層次上;說這些「技術」是科學,在寬泛的意義上自然未嘗不可,但由於缺乏物理學、數學的「虛理」作為後援,其於嚴格的「科學」上的意義也就要大打折扣。

Advertisements

就拿我們的「四大發明」來說吧——「四大發明」的中國「版權」並非無可質疑,即以造紙術來說,古埃及的莎草紙即遠在蔡倫之前,這些姑且不論——「四大發明」無一例外,都只是實用技術。有人把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和古希臘的科學技術進行比較,從而歸入不同的模式,古代中國科技是經驗實用型,古希臘則是數理邏輯型。兩種科技模式的優劣我想不用我再多言了吧。

歐幾里得是古希臘的數學巨人,寫了幾何學的經典文本《幾何原本》。歐幾里得有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有一個年輕人向歐幾里得學習幾何學,剛學了一個命題,就問歐幾里得學了幾何學有什麼用處,歐幾里得吩咐僕人說:「給這個學生三個錢幣,讓他走,他竟然想從幾何學中得到好處。」近代以來,我們反對過「為藝術而藝術」、反對過「為文學而文學」、反對過「為學術而學術」,自然也就反對「為科學而科學」,殊不知,非功利的「為知識而知識」的「愛智慧」傳統恰恰是西方人文、科技賴以發達的推手與土壤。

李澤厚在《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中說:「由於強調人世現實,過分偏重與實用結合,便相對地忽視、輕視甚至反對科學的抽象思辨,使中國古代科學長久停留並滿足在經驗論的水平,缺乏理論的深入發展和純思辨的興趣愛好。而沒有抽象思辨理論的發展,是不可能有現代科學的充分開拓的。這一點今天特別值得注意:必須用力量去克服這一民族性格在思維方式上的弱點和習慣。」可謂言者諄諄,可惜聽者寥寥!

如今距離《中國古代思想史論》的最初出版28年過去了,距離李澤厚先生去國也已20年了。近20年來,我們親自見證了物質主義、實用主義如何瀰漫成無處不在的社會空氣。急功近利的教育已然成為孩子們的噩夢,在本應職事追求真理的學術界,以論文和課題為核心的科學研究評價體系更使得實用主義的急功近利有了堅實的「國家」理由。飛船可以一次次地上天,科學諾貝爾獎依然遙遙無期;李澤厚先生曾置身其中的人文科學界亦卑之無甚高論。在封建專制時代,「官學」之外,尚有「私學」一脈不絕如縷……可如今呢?

本地是傳說中的項羽故里,於是為了那點可憐的「課題資助」,大家一窩蜂地去搞項羽,最起碼也得跟霸王攀上點關係——是啊,你搞微積分、魯迅,和本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有什麼關係呢?我這樣的靠搞魯迅吃飯的人只好去抱怨魯迅對我等不夠照顧,生錯了地方——項羽遂成「顯學」,項羽的價值也隨之被吹捧到讓人肉麻的程度。劉邦、項羽這些傢伙當然可以成為學術研究的對象,但要說有多「偉大」,我覺得未必比門口賣餅的大媽「偉大」多少。賣餅的大媽多多益善,劉、項這些傢伙出一個就夠這個世界受的!錢鍾書說「朝市之學,必成俗學」,豈虛言哉!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