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與模糊的形成

(在傳統意義上)技術不完善的照片比技術上完美無瑕的照片更能對觀賞者產生情感影響。對此,那些天真地認為照片的真正價值在於擁有完善技術的人會感到震驚。—美國攝影家,安德烈亞斯·費寧格(Andreas Feininger)

清晰與模糊

對於清晰度這個主題,大部分攝影者首先想到的便是對焦,而那些比較有經驗的攝影者還會想到光圈。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還有很多因素會對圖像的清晰和模糊產生影響。運動這一主題乍一看與清晰度毫無關係,因為當攝影者拿穩相機拍攝一個運動中的物體時,他拍出來的照片常常是模糊的。然而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這只是同一種構圖形式中的兩個不同方面,其效果當然也截然不同。

調焦常常會與景深聯繫在一起,因為兩者涉及的大都是靜止的主題。通過調焦和改變景深,攝影者可以對圖像元素和圖像區域進行權衡,從而將觀賞者的視線吸引到照片中的某一點上並在照片中製造動畫效果、空間感或是醒目的效果,這是一種多功能的構圖方式。

Advertisements

雖然在現實中我們周圍到處都是運動著的主題,但攝影是一種完全靜態的媒介,所以我們在照片中看到的內容是靜止的。但是作為攝影者,你可以通過很多方法將運動引入照片並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控制。通過清晰與模糊這兩種不同的形式,觀賞者可以從靜止的照片中看到並感受到運動,這種構圖方式可以產生獨立的、特殊的效果,並會對圖像內容產生重要作用。

清晰與模糊的形成

清晰度是不盡相同的,一張照片的清晰度會受到很多技術因素的影響—調焦、景深以及解析度和對比度都會對其產生影響。從技術上來說,控制這些因素正是有意識和有針對性的構圖的基礎。在我們介紹清晰與模糊的特殊效果之前,你必須更清楚地了解其基礎。

調焦

在選擇圖像焦點時,你既可以通過取景器進行手動調焦,也可以使用自動對焦感測器。攝影者通過調焦不斷移動焦平面的距離,直到其位於預期的圖像元素之上。一般情況下焦平面平行於感測器平面,位於這上面的所有元素都會被清晰地呈現出來—具有移軸功能的鏡頭是個例外。如果拍攝只涉及單個的圖像元素,清晰度的效果就會恰到好處。

Advertisements

調焦是最重要的構圖方式之一。因為通過調焦就能確定哪些圖像元素會被觀賞者認為是最重要的,這也適用於景深較深的圖像—即使在有限的範圍內。從這兩張罌粟花的照片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圖像的重點是如何隨著焦平面的移動從花朵轉移到莖部的。

光圈值4

光圈值4

一般情況下,相機中會有多種自動對焦模式可供攝影者選擇—每一種模式都適用於一種特定的拍攝情景。對於靜止的主題,單次自動對焦模式較為適用,因為只有當相機尋找到清晰的點時,此模式才會自動開啟。對於移動的主題,我們可以選用跟蹤自動對焦模式或預先自動對焦模式,它可以在動態過程中不斷調整相機的對焦點。拍攝時我們要優先捕捉合適的時機,然後再根據不同的相機質量和自動技術的性能,將焦點儘可能準確地落在你所要拍攝的主題上。

通常情況下,焦平面總與圖像平面平行,因此其效果對觀賞者來說非常熟悉。只有在移軸鏡頭、鏡頭寶貝或者具有皮腔的鏡頭中,焦平面才會發生偏轉。在這張照片中,焦平面沿著河岸邊緣向遠處延伸。

景深

雖然從物理學角度來說只有焦平面上才會有絕對的焦點,但對人眼來說,焦點前面和後面的某個區域似乎也是同樣清晰的,這是因為人眼的解析度是有限的。所謂的景深不會均勻地在空間中延伸,而是要取決於焦平面與感測器之間的距離:在微距攝影中,焦平面之前的景深會更深,若相機與主題之間的距離更大時,較深的景深則會位於焦平面之後。由清晰區域到模糊區域的過渡在這兩種情況中都存在。

位於焦平面前後,但仍然很清晰的區域被稱為景深。通過光圈我們可以直接影響該區域從焦平面處向前後延伸的長度,這些圖像展示了較小拍攝距離下的示例效果。

光圈值2.8

光圈值4

光圈值5.6

光圈值8

光圈值11

光圈值16

光圈值22

光圈值32

景深的大小受4個因素的影響—光圈、焦距、感測器尺寸以及感測器與焦平面間的距離。這些影響因素可以在效果上互相增強、減弱或抵消。以下情況可以使照片有更大的景深:

  • 光圈孔徑較小或者光圈值較大;

  • 焦距較短;

  • 感測器與焦平面間的距離較長;

  • 感測器較小。

光圈值22

光圈值2.8

當然,相反的條件則會使照片的景深變小,也就是說,以下情況會導致照片中的清晰區域減少:

  • 光圈孔徑較大或者光圈值較小;

  • 焦距較長;

  • 感測器與焦平面間的距離較短;

  • 感測器較大。

在這裡要注意,當相機與主題間的距離很小時,照片的模糊區域會非常大,其他3個因素已經無法將其作用抵消。因此在微距攝影中景深非常小,往往只有幾毫米。

以上是影響景深的4個因素。這4個因素會同時影響到圖像最終的效果,而且它們之間還會相互影響。由於拍攝情形不同,拍攝時你不可能將這4個影響因素同時改變。

清晰度印象

如果我們觀察一下焦平面和其周圍的景深區域,就會清楚地發現圖像中的清晰度不是客觀存在的;清晰與模糊的過渡並沒有明確的定義。清晰度是指在我們看來清晰的圖像區域,它與人的感覺密切相關。成像對我們來說是清晰還是模糊,取決於3個因素:第一是圖像的解析度,它至少應與人眼適合,這樣才能使照片產生清晰的效果。第二,整個圖像中的高度明暗對比也會提高照片的清晰度。第三,邊緣銳度也會對清晰度產生積極的影響,即主題輪廓的硬過渡。

此外,觀賞者的觀看距離也會影響其對照片的清晰印象。觀賞者觀看照片的距離越近,照片就需要拍得越清晰;而觀看距離越遠,照片就越不需要清晰,比如大多數廣告牌的解析度就較低,近距離觀看時就會相對模糊。因此,在這類照片中,對比度和輪廓的銳度與觀賞者應清晰看到的圖像區域相比更為重要。

左圖由於高度的對比顯得更加清晰,即使它與右圖是同一張照片。除去色階和色彩上的後期處理,兩者是相同的。

光圈值8

光圈值8

朦朧造成的模糊

當模糊只是由於上述4個元素造成的景深模糊時,調焦仍然會生成清晰的區域,然而其他形式的模糊會在整個圖像中延伸並形成一種朦朧感。不同的模糊形式其效果也是不同的,因為它影響了照片整體的清晰度,並降低了照片的感知質量。然而要讓照片生成一種隨機的印象並賦予其一種柔和的、復古的或真實的抓拍美感,朦朧是一條有效的途徑。

你可以通過濾鏡、光學質量較差的鏡頭或者有針對性的錯誤對焦直接通過鏡頭製造模糊,這樣做照片中可能沒有清晰的元素,但是這立即就能吸引觀賞者的視線。另外,拍攝時你還可以在相機與主題之間放置或噴洒一些透光的物質,由此可以產生朦朧的效果,比如玻璃板、薄膜、網、柵欄、樹葉、布料、水、蒸汽、霧、光或者煙霧。你越靠近它們,感測器就越難辨認這些透光物質,照片的模糊感也就越強烈、越均勻。

無論前景中是水、霧、煙、臟玻璃、柵欄、布料還是樹葉,如果你想穿過它們進行拍攝,圖像的清晰度就會大大受損。然而主題可以顯示足夠的細節,照片也可以有強烈的情感效果。

光圈值2.8

光圈值5.6

光圈值5.6

光圈值5.6

光圈值2.8

光圈值6.5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wanmeifoto,每天精選攝影教程、教學視頻與電子書等學習資源,玩美攝影必備!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