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傳統養生觀與五行學說

如果說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是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它推動了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那麼還有一個文化跟我們炎黃子孫繁衍生息密切相關的,那就是中醫文化!

源於中國,追溯於上古,經過數千年發展,獨特的理論體系,豐富的養生方法和診療手段,是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傳統醫學,是中國歷代醫家智慧和傳統文化精粹傳承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黃帝內經》作為中國傳統醫學的理論思想基礎及精髓,在中華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歷史長河中,它的醫學主導作用及貢獻是功不可沒的。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大約700年前,歐洲鼠疫暴發,有四分之一的歐洲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而中國近兩千年的歷史中雖也有瘟疫流行,但從未有過象歐洲一樣慘痛的記錄,由此可見,中國傳統中醫藥及《內經》的作用由此可以充分展示。

Advertisements

「黃帝曰: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是故聖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己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這是《黃帝內經》中的一段論述,可見,在幾千年前的古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有了「預防保健」思想的雛形了。

中醫文化淵遠流長,維護著世代華夏兒女的身體健康,延續了子孫後代的繁衍生息。在對待人類疾病的態度上用「養、調、治」的基本原則,在對待人類身體健康上科學地、規範地提出了養生要點:「保養」與「補養」。其實,人類一直都在與生老病死做鬥爭。我們的祖先在治療各種疾病的實踐中總結出人如何少生病、不生病,乃至健康長壽的方法,我們稱之為「養生之道」。

Advertisements

《黃帝內經》中提到了很多的中醫養生觀念,譬如:「救治於後不若攝養於先(上醫治未病,下醫治已病)」、「三分治七分養」、「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病皆自取)」。中醫養生觀念認為健康的人是機體處於一種平衡狀態,即精神和機體的平衡,即所謂「形而上謂之道,形而下謂之器,道器合一」,就是整體平衡。人體是形而上(精神)駕御形而下(機體)的。兩者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人的健康,首先是精神的健康,次之是機體的健康。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屬性元素。中醫理論以此五種物質屬性元素「相生」、「相剋」的規律作為闡釋天地萬物聯繫的自然基本法則,以五行對應五臟,籍此說明五髒的生理功能(將人體的內臟分別歸屬於五行,以五行的特性來說明五髒的生理功能)。一方面以五行相生說明五臟之間的聯繫,另一方面以五行相剋說明五臟之間相互制約的關係,進而形成了中醫的「五行學說」:肝屬木,血之存庫。心屬火,君主之官。脾屬土,「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肺屬金,朝百脈,司呼吸。腎屬水,先天之本,百病之源。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這就是五行的相生相剋關係,也提示五臟之間疾病傳變與轉歸的關係。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