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簡史:十分鐘了解日本的前世今生

日本列島最早在20萬年前出現人類,已知最早的日本人類化石可追溯到約3萬年前。日本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大和國,其後於大化革新后確立天皇體制,引入唐朝文化,仿效中國唐朝的政治制度,嘗試創建一個律令制的國家。710年,元明天皇遷都平城京,日本進入奈良時代,律令制國家也日益成熟。大和政權的版圖在這時也逐漸擴張,征服東北地方部分地區和南九州。

12世紀末,日本開始六百多年的幕府時代:鎌倉幕府、室町幕府相繼執政,期間曾經歷一個半世紀的戰國時代,以及由豐臣秀吉領導的文祿慶長之役。17世紀初,江戶幕府實行鎖國政策二百多年,到1854年黑船事件后,日本國內有志之士提出「尊王攘夷」等號召,江戶幕府在輿論的壓力下,被迫將政權還給明治天皇,史稱「大政奉還」。

Advertisements

1867年,明治天皇整頓內政,富國強兵,一戰後短暫經歷大正民主時期,到1930年代落入軍部控制,實行軍國主義,但於1945年被盟國擊敗后宣布投降。日本在恢復主權后經濟高速增長,躋身先進國家之列,直至199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日本進入長期的相對經濟不景氣狀態至今。

一、原始落後:天皇誕生

(一)舊石器時代

日本人類在舊石器時代尾期才較大發展。考古研究發現,日本最早的人類化石是在十萬年前,考古學和人類學觀點認為日本民族是主要由東北亞游牧民族,阿爾泰語系的蒙古語族、滿洲、通古斯語族、突厥語族等語族的人、古代中原人、長江下游的吳越人、微量馬來人以及微量中南半島的印支人混合而來,逐漸遷移到日本混合衍變而來。(此後,中國人也源源不斷地移民日本。自從中國戰國後期,大量燕國人、齊國人、楚國人和越國人等為躲避戰亂逃到日本,清朝時中國北方出現戰亂和災害,中國人移民到了日本或直接到日本列島。)

Advertisements

(二)繩文時代

約1萬2千年前左右的繩文時代,末次冰期結束氣溫升高,人們製作繩文式陶器,大部分住在半地穴式房屋(豎穴式住居),使用弓箭狩獵、貝冢漁撈、採集植物等經營生活,使用打制石器、磨製石器、骨角器等等,也進行栽培,後期到晩期間種植稻。

在日本神話中,太陽神天照大神的後裔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立日本國並即位為天皇。

(三)彌生時代

前5世紀中期,以水稻耕種技術為主的生活體系從大陸及九州北部蔓延到九州、四國、本州。考古發現了大陸系磨製石器、碳化米等的存在。伴隨著渡來人的移入,日本在彌生時代初期出現了陶器、鐵、銅器以及水田等文化,使日本逐漸成為一個農業社會。彌生時代中期,位於九州的奴國國王向漢朝朝貢,並獲賜金印。到了2世紀後半期,各小國內戰頻繁,直至3世紀中葉在近畿地方,才出現較大的「大和國」, 4世紀後期大和國經過長期的擴張,並且逐漸征服日本中部大部分地方,其首領最初稱為「大王」,後來改稱「天皇」。

(四)古墳時代

5世紀,原始的所有制關係開始崩潰,大家族發展為生產單位和動產所有單位,原有部族內部發生利害矛盾。從五世紀中期起,畿內強大部族間的內戰激化。有些強大的部族與出現倭五王的百舌鳥古墳群和古市古墳群有關。古墳的分佈基本上遍及本州島南部,以奈良、大阪的大和盆地為主,北海道則未發現,這一時期的墳墓為巨大的穴式土堆,四周有壕溝,「前方后圓」形式的墓制最具代表性,墳的周遭圍繞著中空的黏土塑像,這些筒狀土製人偶可能是殉葬用的,稱之「埴輪」。建築這些墳墓需要花費大筆金錢,只有少數的統治階級能夠負擔,迄今發現有七十一座,鑰匙孔形的古墳最常見,古墳里通常有許多銅鏡、珠寶等物品,到了後期,古墳里還有兵器和盔甲。(從6世紀末到7世紀初,倭王權在畿內儘力建造寺院,同時限制修築小古墳群,大王和強大的豪族則葬於源於中國皇帝陵墓而建的大型方墳。這樣,古墳時代臨近結束。 )

二、封建時期:天皇與攝政

(一)飛鳥時代

飛鳥時代得名於奈良縣的飛鳥地方(當時的都城藤原京),佛教在這一時期通過百濟傳來。587年,衣折戰役中,蘇我馬子擊敗物部守屋,取得對朝廷的控制權。592年,和蘇我氏有姻親關係的皇族女性豐御食炊屋姬即位為推古天皇,她提名聖德太子(馬廄門王子)為攝政進行了以加強皇權為核心的政治改革。603年,聖德太子制定了冠位十二階,又於次年(604年)制訂十七條憲法。607年還派小野妹子等遣隋使和留學生到隋朝學習。645年,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鐮足發動乙巳之變,蘇我氏統治走向終結,國家政權又回到天皇手中。645到649年的日本年號為大化,立中大兄為皇太子兼攝政,開始實行國政改革,史稱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執行了一系列關於社會的、財政的和行政的改革,構成了7世紀到10世紀日本使用的律令系統。「律」代表刑事的條例,而「令」則是行政的法令,兩者在一起,代表了日本從大化改新開始天皇基於法律保護世襲制度。大化改新參照中國的範例,實行班田收授法,廢除豪族對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為國有。將原來的「私地私民」改為「公地公民」。土地不能夠繼承,死後必須歸還國家。對受田農民徵收穀物,同時也對絲綢,棉花,布匹等輕工業產品徵收稅收。開始要求農民服勞役或兵役。廢除了氏族族長的世襲頭銜。

中大兄皇子成為皇太子,中臣鐮足被賜姓藤原,藤原氏很快成為日本最有力的貴族。另外日本國從原來的倭改名為日本。662年中大兄皇子臨朝稱制,並於668年成為天智天皇。672年,天智天皇駕崩,兒子大友皇子即位弘文天皇,天智天皇的弟弟大海人皇子與其爭位,爆發戰爭,史稱壬申之亂。壬申之亂后,大海人即位,是為天武天皇。他繼續天智的改革,並使天皇的中央集權更加鞏固。710年,元明天皇遷都平城京,飛鳥時代結束。

(二)奈良時代

奈良時代即以奈良(平城京)為都的時代,自710年定都平城京,至784年遷都長岡京,共計74年,是律令制社會的繁榮鼎盛時期,表現在政治經濟制度、階級關係、文化以及對外關係等方面。

奈良朝受中國唐文化的影響,又通過唐朝接受到印度、伊朗的文化,從而出現了日本第一次文化全面昌盛的局面。遣唐使、派往中國的留學僧和留學生在日本文化和美術繁榮方面,起著極大的作用。全國大興造寺、造像,堂皇的繪畫、華麗的裝飾藝術,佛教文化,特別是佛教美術開始繁榮起來。經濟上,為了鼓勵荒地的開墾,增加收入,政府制定了《三世一身法》、《墾田永世私財法》,墾田永世歸開發者私有。有勢力的寺社、貴族、地方豪族均利用此令,大肆墾殖擴大領土,促進了莊園的發展。與班田制相適應,奈良朝的租稅實行租庸調製。

光仁天皇及桓武天皇時期,朝廷力圖整頓混亂的政治形勢,縮減財政開支,改革兵制,向東北地區擴展疆域,謀求整形和重新加強律令制。

(三)平安時代(784年-1185年)

平安時代即以平安京(京都)為都城的歷史時代,始於78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終於1185年鎌倉幕府成立,歷經400年。

莊園制度讓開墾耕地的人永久擁有耕地,他們結合成利益集團,更武力兼并莊園,漸成各地武家實力的來源。10世紀以後,寄進型莊園逐漸增多,原來地方開發領主為得到權力的庇護,往往把自己的莊園進獻給中央貴族和大寺社,奉之為領主,稱之為「領家」,分給莊園年貢的一部分,自己則保留「下司職」或「預所職」(均指庄官)留在原地,管理莊園。

公地公民制被權貴破壞,天皇政治下律令制也危機四伏。早在奈良末期僧侶政權垮台後,貴族勢力復又膨脹,中臣鐮足因為功勞卓著,被天皇賜姓為藤原氏,至9世紀下半期,竟達到建立攝關政治,獨攬朝政的地步,開始了名副其實的人臣(臣下)攝政。以藤原氏為代表的官僚貴族集團的統治已完全失去進步性,政治上腐朽,生活上墮落。他們追求的是富麗堂皇的宮殿、神社和當作別墅用的佛寺、盛大的節日儀式、游宴、裝潢貴族老爺身份的文學和音樂,對於滿足這種奢侈生活來說,來自國家的龐大收入猶感不夠,於是便大搞賣官政治。除了皇室同攝關家的矛盾外,在上皇(法皇)與天皇之間以及藤原氏內部也都存在著矛盾,並且這些矛盾又總是和新興的清和源氏、桓武平氏兩大武士集團之間,每一個武士集團內部的矛盾糾纏在一起,導致1156年的「保元之亂」和1159年的「平治之亂」兩次大混戰。保元、平治之亂為平氏掌權鋪平了道路。

平清盛在1156年的保元之亂中與源義朝聯合支持后白河天皇並獲得勝利,因而贏得后白河天皇的信賴。然而此後平清盛與信西入道(藤原通憲)聯手擴張其權力的企圖使藤原信賴與源義朝大為不滿,於是二人舉兵在京城發動了政變,是為平治之亂。最後平清盛取得勝利,源義朝被誅殺。自此,平清盛打下了建立政權的基礎,平清盛也因此成為從一介武士位極人臣的第一人。然而,由平清盛獨攬大權的平氏政權掌控天下。1180年平清盛迫使女婿高倉天皇退位,擁立自己的外孫即位為安德天皇。這是平氏一族的全盛時期,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平氏領地已達到日本全國一半以上。平清盛死後,平氏一族在壽永二年(1183年)的俱利伽羅峠之戰一大敗於源義仲,平宗盛不得不挾持安德天皇撤離京都逃往西日本,之後在一之谷之戰中二敗給由源賴朝之弟源義經,最後在屋島之戰再敗給源義經。1185年,平家在壇之浦之戰中敗亡,平氏政權覆滅,平氏家族滅亡。

三、幕府時代:天皇虛位,軍人掌權

(一)鎌倉時代(11851333

源賴朝平定平氏后,建立以鎌倉為全國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權時代。 1199年正月,源賴朝去世,其子賴家即將軍位。1203年,北條政子與北條時政共同廢黜了賴家,擁立實朝為將軍,北條氏自稱「執權」。1221年,朝廷集結武士和畿內寺院僧兵,討伐北條氏,失敗,史稱承久之亂。承久之亂后,公家政權開始衰落,武士階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北條時政去世后,政權逐步集中到北條泰時一人手中。1232年,北條氏制定了一部武士重要的法規《御成敗式目》,作為武士裁判的準則。幕府通過守護、地頭掌握全國軍、警權;朝廷(院)通過國司掌握全國一般行政權。

不久,日本遭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兩次侵略,損失慘重。幕府與武士之間的關係日漸鬆懈,反抗幕府統治的實力逐漸形成。北條時賴執政時期,專制加強,家臣的「御內人」和被稱為「外樣」的一般御家人矛盾凸顯,北條時宗去世后,御內人代表平賴綱與外樣代表安達泰盛產生衝突,安達泰盛一族被全殲,史稱「霜月騷動」。此後,鎌倉幕府統治基礎御家人制度逐步瓦解,鎌倉幕府統治面臨崩潰。

1318年,后醍醐天皇即位,決心恢復皇室權威,廢黜院政,開始親征,兩次密謀倒幕,最後失敗被流放,史稱「元弘之亂」。1333年,各地豪族都開始倒幕,幕府派足利高氏(足利尊氏)前去平亂,足利高氏早已不滿北條氏專制政權,途中倒戈,攻下了鎌倉,最後一代執權北條高時自殺,鎌倉幕府滅亡。

(二)南北朝時代(13331392

1333年,鎌倉幕府滅亡。后醍醐天皇迫使光嚴天皇退位,廢止攝政、關白的制度,自己準備開始親政,是為建武新政。然而,這些舉措觸動了武士階級的利益,造成了他們的不滿。足利尊氏借討伐幕府殘餘勢力,出兵關東,平定了這次叛亂之後,以討伐新田義貞為名義,於次年攻入京都。足利尊氏在與保皇派楠木正成等人的戰鬥中一度失敗,但1336年又再度攻陷京都,擁立光明天皇、幽閉了后醍醐天皇。新天皇光明天皇策封足利尊氏為征夷大將軍,是為北朝。后醍醐天皇退位后持著天皇象徵的三神器退往大和的吉野(今奈良縣),是為南朝,至此南北朝終於形成。1349年,足利幕府爆發一分為二的內戰。1351年,足利尊氏向南朝投降,達致正平一統。1379年,北朝亂事被三代將軍義滿一一平定,並策劃了對南朝的反攻。至1392年,北朝包圍奈良,南朝後龜山天皇將三神器交給北朝後小松天皇,南北朝時代結束。

(三)室町時代-安土桃山時代

南北朝的統一是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進行的,他統一了以後,曾企圖篡奪皇位。但在他死後,先後爆發了京都開設幕府、鎌倉設公方府引起的關東大亂,以及繼承權問題的應仁之亂,自此幕府的權威日下,原本受幕府策封於各地的守護大名,有的漸漸被守護代(副官)、家臣、國人篡奪政權,有的可以保持政權至戰國時代,從應仁之亂開始,至足利幕府滅亡,稱為戰國時代。

應仁之亂后,室町幕府的影響力大大降低,將軍的權威已經大不如前,將軍的詔令除了作為大名奪權的工具外,幾乎無人願意服從。日本各地也開始出現以下克上,甚至成為一方之雄的新強權。

伊勢長氏崛起於關東地方,在代尼子氏、京極氏雙雄爭霸過程中,安藝國人毛利元生逐漸擴張自身力量,成為中國地區的新霸主。

1518年,大內義興返回所屬領國,失去庇祐的足利義稙不敵管領細川氏,再次辭去將軍一職,由前將軍義澄長子足利義晴接任。義晴因與管領細川晴元長期失和,在1546年辭退將軍一職,由長子足利義輝接任第十四代將軍足利。義輝立志重振幕府聲威。細川氏遭到權臣三好長慶奪權,幕府成傀儡,三好長慶成為當時有實力的大名之一。三好長慶死後,其重臣松永久秀、三好三人眾決定罷黜將軍足利義輝。1565年,足利義輝被弒。足利義維之子義榮被擁立為第十四代將軍。足利義輝死後,室町幕府就此完全失去實權,也失去中興的機會,直到1573年滅亡。

關東方面,今川氏、武田氏、上杉氏、后北條氏等相互爭霸。東海方面,清洲織田氏旗下重臣織田信定、信秀父子日後取得實權,成為尾張一國之主。1560年,織田信長在桶狹間以三千軍擊敗領有駿河、遠江、三河三國,率領約兩萬五千大軍的大名今川義元,是為桶狹間之戰。1567年9月,信長在稻葉山城之戰中取勝,展開統一日本之路。第二年,信長擁立第十五代將軍足利義昭。 1573年,織田信長與將軍足利義昭正式決裂,逮捕義昭,將其流放至河內國若江城,並建立安土城。

室町幕府宣告滅亡,日本進入安土桃山時代。

1573年,織田信開創了安土桃山時代,逐漸成為全國最強大的軍事首領,並開始積極拓展統治版圖直到1582年,已幾乎完全控制近畿與東海地方,並將勢力延伸至中國地方、甲信越地方、四國地方以及北陸地方,此時的全國實際政治中心也轉移到安土城的織田氏手上。不久之後,織田信長在近江興建安土城,作為織田政權的象徵。1577年,織田信長派他的主要戰將羽柴秀吉去攻佔西本州中國地方的十二個國(州)。1582年,當信長帶領少數隨從從安土出發前往救援秀吉的時候,當到達京都並借宿歇息在本能寺一晚時,被信長先派去本應該去支援秀吉的明智光秀髮動叛亂,突襲信長歇息的本能寺,信長被迫於本能寺縱火自焚而亡,史稱本能寺之變。

羽柴秀吉在山崎之戰擊敗明智光秀后,成為信長未成年後嗣的保護者之一。1584年,秀吉消滅了其他三個保護者,完全控制了京都,成為信長無可爭議的繼承人。羽柴秀吉生出生是沒有姓氏的平民,原名木下藤吉郎,他曾被藤原家收為養子,後來被天皇賜姓豐臣,並得到了關白的職位,這意味著全日本的內政和軍事都為他所控制。之後的一年中,他維持了與九個主要大名中三個的同盟,並繼續在四國和北九州的統一戰爭。1590年,豐臣秀吉發動小田原之戰,戰勝了控制東本州關東地區的最後一個敵手,剩下的大名都投降了,日本戰國時代的戰爭就此結束。第二年,秀吉將關白一職讓與養子豐臣秀次,自稱太閣。政治上通過太閣檢地、兵農分離、惣無事令等政策,為之後江戶幕府的發展做了一定的鋪墊。

1592年,豐臣秀吉為了平息國內土地不足分封的問題,秀吉決定先并吞朝鮮,再入侵明朝。同年4月,秀吉派遣16萬軍人前往朝鮮,文祿之戰因而揭開序幕。日軍在戰爭初期處於優勢,只花一個月便攻陷朝鮮首都京城(今韓國首爾)、驅逐朝鮮國王李昖。1593年1月,明朝、朝鮮聯軍以提督李如松為首擊退日軍將領小西行長,收復平壤,雖在碧蹄館之戰因寡不敵眾被日本將領立花宗茂、小早川隆景擊退,但後來日軍因為宇喜多秀家為首轉攻幸州山城時遭遇朝鮮將領權栗的抵抗,損失十分慘重。1595年,文祿之役在兩方議和下結束。

1597年,秀吉再次出兵攻打朝鮮,慶長之役開始。同年2月,明朝再次出兵支援朝鮮,首以明末名將麻貴,與日軍加藤清正等人在蔚山交戰。朝鮮水軍在開戰初期被日軍擊潰,迫使朝鮮再次起用李舜臣抵抗日軍。1598年7月,秀吉在京都伏見城病逝。日軍在五大老的決議下開始撤退。

在文祿、慶長之役中,豐臣氏及參與戰鬥的大名消耗了極大的財力,而德川家康由於留守日本本土,並未參戰,因此實力得以保存,為之後取代豐臣氏奠定了基礎。

(四)江戶時代:德川幕府(16031867

1603年至1867年間被稱為江戶時代。1600年關原合戰奠定了江戶幕府的天下, 1603年,德川家康於江戶拜領征夷大將軍,當時,天皇雖然享有崇高威望,名義上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但並沒有實權,實權掌握在幕府將軍手中。將軍也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管理著全國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許多重要城市,全國其他地區分成大大小小兩百多個「藩」,藩的首領大名享有藩的世襲統治權,但必須聽命於將軍。將軍與大名都養著自己的家臣即武士,武士從將軍或大名那裡得到封地和祿米,但必須效忠將軍或大名,這些武士一般是職業軍人,擁有佩刀的特權,他們構成了幕府統治的基礎,從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構成的封建統治制度即幕藩體制。德川幕府為了從思想意識上培養武士這個支柱,大力宣揚武士應具有忠、義、勇的「武士道」精神,使武士為其效力和賣命。

在德川時代的日本,全體居民都被嚴格的等級制度分為四個階層:武士、農民、手工業者和商人。日本政府發覺西班牙及教會往往會帶來的威脅,為免日本被殖民、防止西方思想傳入以保障國內政治穩定及意圖壟斷對外貿易,於1624年與西班牙絕交,亦禁止船隻往來日本及菲律賓,1633年正式頒布鎖國令,不準已出國之日本人回國,並於1638年島原之亂后,在1639年頒行最後一次鎖國令,禁止與葡萄牙貿易,今後只容許荷蘭人及中國人在長崎出島進行貿易。

政治一安定,經濟也跟著發展,在德川綱吉時代景氣良好,商人與町人盛行元祿文化。江戶時代中葉,幕府財政陷入困境,德川吉宗實行享保改革后暫時恢復財政,之後卻又再度惡化,在其後由松平定信推動的寬政改革、水野忠邦推動的天保改革等企圖改善,但卻未解決根本。伴隨著貨商經濟的發展,化政文化等的町人文化盛行的另一邊,以往以米的年貢為基本收入的大名與旗本轉為貧窮化。大名實行藩政改革,土佐藩、長州藩與薩摩藩等在靠此改革成功后被稱呼為雄藩。

18世紀上半期,資本主義的萌芽產生,新的生產方式的出現,從根本上動搖了幕府統治基礎。德川幕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德川幕府統治前,日本對外貿易比較發達,商船遠航到中國、朝鮮及東南亞各國。16世紀下半期,西方商人和傳教士開始到日本活動,以傳教士為先導的歐洲殖民勢力迅速向日本滲透,全國天主教徒從30萬猛增到70萬人。一些藩國通過與西方國家的貿易,壯大了自己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德川幕府建立后,為鞏固統治,防止外部勢力對日本的侵入開始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從1633年起曾多次發布「鎖國令」,即寬永鎖國。嚴禁日本人與外國貿易,禁止日本與海外交往,把外國商人和傳教士驅逐出境,只許同中國、朝鮮、荷蘭等國通商,而且只准在長崎一地進行。

幕府末年被歐美各國逼迫開國,經由馬修•培里來航而簽下了日美神奈川條約等不平等條約使得鎖國崩裂,隨著開國與尊王攘夷思想強盛,幕府大老遇刺身亡與薩英戰爭都令幕府的權威一落千丈,最終德川慶喜先後把政權與領地交還朝廷。

四、天皇掌權到對外擴張:從美夢到惡夢

(一)倒幕運動

19世紀中葉,日本仍處在小農經濟的封建社會,天皇並無權威,大權掌握在第三個封建軍事政權德川幕府手中。江戶幕府末期,天災不斷,幕府統治腐敗,民不聊生。且幕府財政困難,使大部分中下級武士對幕府日益不滿。同時,西方資本主義列強以堅船利炮叩開鎖國達200餘年的日本國門。1853年美國海軍將領馬休•佩里率領四條蒸汽船闖進日本的江戶灣,迫使日本打開國門,對外通商,日本上下驚慌失措。

德川幕府在日本推行「閉關鎖國」政策,將日本通向世界的大門死死關上。外國人中僅有中國和荷蘭的商人可以在唯一的開放口岸——長崎從事商業活動,國民沒有信仰自由。 在內憂外患的雙重壓力下,日本人逐漸認識到,只有推翻幕府統治,向資本主義國家學習,才是日本富強之路。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倒幕運動展開了。

在當時所發生的抗議和反對運動中,有一些暴動竟有4000農民參與,而且採取了各種各樣的形勢。在武士里也有大量的思想改革運動。很快,「倒幕」陣營就壯大起來,不僅有處於社會底層的農民、小市民、中下層武士,也包括力主發展實業的資本家和新興地主中的改革派。

1867年11月8日,與幕府將軍矛盾深重的日本明治天皇睦仁(1852年—1912年),下旨組織倒幕軍。1868年1月3日,代表資產階級和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倒幕派,在有「維新三傑」之稱的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木戶孝允的領導下,成功發動政變,迫使德川幕府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交出政權。日本明治天皇頒布了「王政復古大號令」的諭令,表示准許德川將軍的辭退。當晚,天皇即主持召開了由「倒幕派」的皇族公卿,大臣和武士列席的御前會議。會上宣布:廢除幕府,責成幕府將軍德川慶喜交出領地以及財產;重新賦予天皇以權威,親主朝政;建立新的中央政府。以明治天皇為首日本新政府成立了。

(二)明治維新

重掌朝政的明治天皇,勵精圖治,銳意改革,決心使日本走上富強之路。 新政府積極引入歐美各種制度及廢藩置縣等等,這些改革被統稱為明治維新。一方面,新政府確立國家制度,如設立帝國議會及制定大日本帝國憲法;一方面,又以培植產業及加強軍力(富國強兵)為國策推進,急速地發展成近代國家。

1868年,明治天皇遷都江戶,並改名為東京,1868年4月,朝廷頒布《五條誓約》,從政治、經濟、文教、外交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為消滅國內的封建割據勢力,他採取「奉還版籍」政策,廢藩置縣,將全國劃為3個府72個縣,終於建立起了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他還廢除舊的「士、農、工、商」階層制度,將所謂公卿諸侯之類的貴族改稱「華族」,將大名以下的武士改為「士族」,大膽廢除了封建俸祿。此外,他頒布了一系列改革法令,實施了富國強兵、殖產興業和文明開化三大政策,在全國改革軍警制度,建立新式軍隊,創辦軍工產業;學習西方文明,引進西方科技與管理;發展現代教育,培養現代人才,整體提高國民素質。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日本基本鋪平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完成了部分預定的改革目標,成為中國周邊迅速崛起的強邦,這就是日本歷史上著名的「明治維新」。

(三)軍事擴張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國力逐漸強大,但很快就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1879年染指清朝朝貢國琉球國,並改設為沖繩縣。1894年甲午戰爭打敗中國北洋艦隊,佔領台灣, 1904年日俄戰爭,殲滅俄國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1910年,日本吞併朝鮮半島。

1912年明治天皇於駕崩,子嘉仁繼位,改元大正,是為大正時代,開始出現政黨政治。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日本出兵佔領了德國佔領的中國青島,逼迫袁世凱政府與之簽訂「二十一條」。

1918年爆發了全國性的大暴動,這次革命暴動最初是從漁村婦女搶米開端的「米騷動」,事態很快升級為暴亂、罷工、搶劫、蓄意襲擊警局和政府機關乃至武裝衝突。由於對騷動爆發負有責任,首相寺內正毅及其內閣成員於1918年9月29日辭職,之後,原敬組織了首屆政黨內閣。1921年,大正天皇因病而由太子裕仁攝政,數年後發生關東大地震,以及在國際會議中節節敗退,使日本社會日漸艱難。1926年,裕仁登基,年號「昭和」,即昭和天皇。

昭和時代前30年,日本政府致力於侵略擴張。1927年4月田中義一組成政友會內閣,推出了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摺」。 在中國,日本一直扶植奉系軍閥張作霖,對滿蒙進行殖民活動,因為張作霖反對日本的侵略,導致1928年6月被日本關東軍在皇姑屯炸死。1931年,日軍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入侵中國東北,扶植傀儡國家滿洲國;再於1932年,在上海發動一•二八事變。1936年2月26日,發生了二二六事件,廣田弘毅組閣,創建以天皇及軍部為本的法西斯體制。

1937年7月7日,日軍策動盧溝橋事變,正式入侵中國,引發中日戰爭。1941年12月,日軍偷襲夏威夷的美軍基地珍珠港,並正式向美國、英國和荷蘭宣戰,同時開始進軍東南亞等太平洋地區。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軍依次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兩枚原子彈。同時蘇聯亦於8月8日對日本宣戰,出兵佔領中國東北。8月15日,裕仁天皇以電台廣播宣布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在東京簽署投降文書,向盟軍投降,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並將領土範圍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以及其他指定島嶼,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