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爾克完全觀影手冊

敦刻爾克

克里斯托弗·諾蘭

"Where are we going?

-Dunkirk"

曾經的諾粉,現在的諾吹

通常我們看到的戰爭片是什麼?是激情澎湃又反戰主義,是見微知著還帶點末日愛情。我們看過了《拯救大兵瑞恩》開場長達二十分鐘的搶灘實景,看過了《珍珠港》殘酷下的溫情,甚至看過了《狂怒》里敵我士兵心軟放過的人性光輝與強啪民女前還要彈鋼琴的謎之情趣。

這些,在《敦刻爾克》,都沒有。沒有血肉橫飛,但每一次看似有活下去的登船都以被炮轟結束;沒有英雄光環,求生能力max的法國士兵以為能活到最後結果死的時候只有手部特寫。

你大概已經知道這是一部將要呈現細節,刻畫角色的人文主義戰爭片,但,你可能從未想過還可以以這樣的方式來呈現——

絕不羅曼蒂克,絕不放大抒情,場面寫實壯觀卻不華麗,沉悶的氣氛一如沉悶的節奏,從頭到尾都是冷靜而剋制的敘述,即使是毅然決然放棄安全降落用最後一點燃油死拼敵機最後幸運迫降卻還是被敵軍帶走的機長也沒有多餘鏡頭。你甚至不能放肆地被戳到燃點或淚點,卻在片尾響起的時候心中鬱結久久難抒,這他媽是什麼?我來看個戰爭片甚至都能看出《項脊軒志》的感覺了啊諾大師!膝蓋拿去可以嗎!

對戰爭狂熱的人啊,你只是從未經歷(本段含少量劇透)

敵機轟鳴下,士兵在沙灘上潰如螻蟻。生命一如海灘上漂浮的有機泡沫,浮來的屍體不過帶來漲潮的信息。但你看那是什麼?將軍,你看到了什麼?將軍說那是Home,是的,那一艘艘小船啊,我看到其中一支叫New Britain

參軍的孩子已經犧牲,船長仍然帶著小兒子出發了。我們去哪裡?-敦刻爾克。被救起的空軍失手打死了小兒子的同伴,然而最終被問起的時候卻告訴他he's fine,船長點頭表示滿意,他們永遠知道他做出的犧牲與貢獻也知道他的恐懼與無助,即使是逃亡撤退的士兵也得到了發自內心的禮遇,the people know,they know。

其實這個電影也講技術流

·導演編劇製作全都被承包了--這很諾大師

·空海陸同時進行卻分別是one hour,one day,one week的超複雜三線敘述,這一點在轟炸追擊敵機那場戲里達到了高潮,如此脈絡複雜卻能清晰融合的手法大概是諾蘭的拿手好戲

·2D電影,卻有如VR般的實景觀影感受。當然前提你得看IMAX大廳,要知道這是第一部全片75%都用的是65mmIMAX膠片攝影機拍攝的電影

·這次不玩特效,玩實拍。群演人數堪比橫店,軍艦行頭「堪比甄嬛」

·老搭檔漢斯·季默包攬配樂。還記得拿下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配樂BGM口碑爆棚的《獅子王》嗎?他搞的。但本片的配樂一如本片的風格,充滿張力但不張揚,甚至有些逼仄冷酷。死的時候要來點悲情背景音嗎?不存在的

·寫意化的電影。全片台詞甚少,上一個玩默片讓我無比震撼的導演還是金基德,但那是倫理劇情片啊,寫意化的戰爭片你見過嗎?見過嗎?諾蘭大師表示,你現在可以看到了

·二戰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丘吉爾要三萬人,最終救出三十萬,被稱作奇迹般的營救

·拋開了愛國情懷跟英雄無畏,是希望還是絕望打動人心?

我經常在想,電影到底是怎樣偉大的一種藝術,其門類之複雜,表現手法之多樣,可謂無窮盡也。一個優秀的導演能呈現給你史詩般的劇情和蓬萊之境般的畫面。他們是想象力的實現者,做夢人的築夢師。我不知道什麼樣算是登峰造極封神之作,但既能拍出《蝙蝠俠》三部曲跟《盜夢空間》以及《星際穿越》又能拍出《敦刻爾克》的諾蘭大師,很顯然是藝術的開拓者與實驗者。那麼這部他的實驗之作,你確定不趕緊去看嗎?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