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伊利漸行漸遠

本刊特約作者 明輝/文

蒙牛乳業(02319.HK)和伊利股份(600887.SH)先後發布2016年半年報,報告期內,蒙牛實現收入273億元,同比增長7%,凈利潤11億元,同比下滑20%;伊利實現收入299億元,同比持平,凈利潤32億元,同比增長20%。

伊利自2012年成為乳業龍頭以來,在利潤規模上遠超蒙牛,並進一步拉大。

龍頭公司在經濟下行中優勢明顯

通過對2015年財報季的觀察,筆者明顯感受到,在經濟下行中,具有內在穩定性和競爭力的中大型公司業績普遍較好,某些寡頭公司增長甚至超預期。管理層素質及創新積累在當下轉型期愈發重要,擁有豐厚現金流的公司開始進入良性循環,甚至蠶食對手的份額,跑贏市場。龍頭公司優勢愈發明顯,呈現出強者恆強的局面。伊利便是,2016年中期經營現金凈流入75億元(同比增長23%),是凈利的兩倍多。

Advertisements

蒙牛相比並不樂觀,表面看收入增長7%,超出市場預期,但綜合來看並不好。首先,公司銷售費用增加10億元、同比增長16%,而公司毛利增加10億元,全部被費用吃掉;其次,應收賬款增加近1倍;最後,公司商譽減值壓力大,前幾年併購的雅士利等企業出現盈利大幅下滑,公司並未遵循謹慎性原則計提商譽減值。因此,蒙牛的盈利質量並不高。

終端調研也能反映出兩者的差距,蒙牛打折促銷力度較大;而伊利仍有爆品,譬如「安慕希」藍莓味酸奶甚至在不少商超斷貨,這在乳業消費不景氣下難能可貴。半年報顯示「安慕希」常溫酸奶零售額同比增長131%。

伊利已經展現出強大的龍頭優勢。AC尼爾森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在國內乳製品市場中,伊利零售額市場佔有率20.1%,居第一。其中,常溫液態奶零售額市佔份額為30.9%,位居細分市場第一;低溫液態奶零售額市佔率16.7%,比上年同期提升近1.1%;嬰兒奶粉產品全渠道零售額市佔率4.9%,位居國內品牌第一。伊利得益於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和運營管理模式,合理控制庫存水平、提高供應鏈響應速度和營銷策略精度等措施,加快供應鏈運營效率和投入產出效益,在行業整體增速放緩的前提下,實現企業盈利水平的提升。

Advertisements

伊利步步為營

伊利是如何取得龍頭地位的?首先,是具有領先的產品布局。

從兩家公司近8年營收結構對比可見,伊利產業鏈布局更全面,早在2005年以前伊利已布局奶粉業務,2009年,其奶粉收入突破40億元,2011年突破50億元,2014年突破60億元,每隔三年伊利奶粉規模上一個新台階。而蒙牛布局落後,難以打開市場,2013年蒙牛耗資近百億高價收購雅士利補足奶粉業務短板,但收購后雅士利經營不佳收入持續下滑,反而形成拖累。蒙牛整合雅士利面臨眾多衝突和困難,顯然不如伊利長期自我培養得心應手。

奶粉是整個乳業中毛利率最高的產品,伊利憑藉先發優勢,穩紮穩打,提高了盈利能力。其凈利率從2009年的3%提升到2016年中期的11%,而同期蒙牛的凈利率卻一直在4%左右徘徊、難以向上提升,這是伊利凈利2倍於蒙牛的重要原因。

其次,伊利經營穩健。

蒙牛在2010年之前收入利潤均處領先,伊利液態奶收入與蒙牛差距較大,2009年時相差60億元,主要原因是蒙牛過往激進的擴張。蒙牛1999年剛成立,而伊利1996年已在A股上市。從成立之初,蒙牛便採取激進措施,先做市場、再做工廠,又憑藉航天飛船、超女旋風等一系列營銷,取得爆髮式增長,成為行業老大。而對於乳製品行業來說,蒙牛忽視了比規模更重要的因素——質量——食品行業的靈魂。隨著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重創中國乳業,蒙牛激進擴張遺留的隱患開始顯現。

2011年是伊利和蒙牛發展的分水嶺,這年中國乳業已進入良性復甦,而蒙牛牛奶卻先後爆發「學生中毒事件」和「黃曲霉素事件」,2012年蒙牛液態奶業務收入出現下滑,伊利利用對手犯錯的機會迅速擴大市場,此後3年液態奶業務年均增長50億元以上,超越蒙牛。2011年伊利總收入增長26%,利潤增長125%達到18億元,全面超越蒙牛。隨後伊利步步為營,憑藉產品升級和穩健經營,在利潤規模上逐步拉大與蒙牛的差距。

最後,伊利穩定的股東結構和管理層保障長期戰略實施。

伊利上述優勢,根本原因是其穩定的股東結構和管理層,使得長期戰略能夠執行。2005年之前伊利管理並不出色,存在國企公司治理問題,但之後新管理層通過持股逐步改善激勵機制,如今公司4名核心高管持股市值合計約80億元,與股東利益趨向一致。而蒙牛命途多舛,2009年公司創始人套現賣給中糧,由民企變為國企,企業文化迥異,此後公司核心管理層出現幾次變動,前任高管多數離職創辦新公司,甚至與蒙牛競爭。大股東和管理層變動,給員工和經銷商帶來諸多不穩定因素,影響公司長期戰略的執行。蒙牛管理層持股也很少,很難保障利益一致性。

從資產端對比兩家公司,伊利資產輕量化,銀行貸款僅剩8億元,中期下降54億元。資產負債率40%,下降9%。而蒙牛資產負債率48%,銀行貸款102億元,且有高達86億元商譽。可以說,伊利已成為一家健康的現金奶牛,未來會有豐厚的現金流入,具備提高派息的能力。

從市值看,伊利目前1000億元,蒙牛480億元,市場的長期有效性也給兩家公司不同的市值註腳。

未來乳製品行業投資展望

展望未來,伊利能否走向卓越,蒙牛能否實現趕超?有必要跳出兩家對比的圈外,從宏觀視角分析。

目前中國人均牛奶消費量相比歐美國家較低,但並不意味著中國人均消費量可以接近歐美水平,一是亞洲人飲食習慣不同,二是參考日韓發達國家。東方證券研究顯示,從1985年至今,日本液態奶人均消費量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85-1994年,液態奶人均消費量處於遞增趨勢,由48.6升/人上升至58.3升/人;第二階段為1994年後,液奶消費開始下跌,至2010年液態奶人均消費已基本跌回25年前狀態。

韓國也不樂觀,韓聯社2015年12月報道,韓國政府2013年發布乳業振興政策以來,牛奶庫存量卻一直處於上升趨勢,2015年9月,韓國牛奶庫存量同比增加40%。民眾對牛奶的消費熱情卻不斷降溫,消費量不斷減少。韓國家庭平均每月花費約10美元購買鮮奶,相比2012年下降16%。同時,韓國家庭平均每月消費牛奶量為4.9公斤,相比2012年下降15%。

美國亦是如此,2012年農業部數據顯示,自1975年以來,美國人均牛奶消費量已下降近30%。《華爾街日報》認為在維他命和能量飲料時代,瓶裝飲料更受歡迎,牛奶銷量的降幅越來越大。部分消費者擔心牛奶卡路里含量過高。

牛奶是人類獲取蛋白質性價比最高的食物,特別在戰時或經濟困難時。但當今消費升級,無論發達和發展中國家,人們獲取蛋白質的途徑更多,比如肉、保健品等,這些都對牛奶形成替代效應。中國也難以避免,從長期來看牛奶消費量將會下行。

人口紅利消失,對乳業消費無疑產生長遠的不利影響。

美國牛奶連續30年銷量下滑,美農業部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牛奶消費主力兒童占人口比例在下降。中國出台了二胎政策,短期雖有刺激效應,但長期經濟發展規律是生育意願不斷下降,歐美日等國家皆是如此。研究顯示,中國90後人口相比80后減少30%-40%。

最後是舶來品的衝擊。

最近5年筆者發現,隨著國人走向世界和「海淘」興起,中國內地凡屬於「舶來」消費品都遭遇到原宗主的衝擊,譬如紅酒、啤酒、奶粉、牛奶、保健品、運動品甚至紙尿褲,無不遭受純正、高性價比「洋品牌」的衝擊。伊利2016年中報明確提到,洋奶粉通過跨境電商等渠道快速搶佔國內市場,國產品牌市佔率下降,伊利奶粉業務下滑24%。

縱然伊利已經成為乳業龍頭,但也明顯感受到行業增長的壓力。首先,收入增長才是利潤持續增長的源泉,而伊利半年報收入僅增0.2%,創近16年來增速最低,扣費后凈利潤僅增2.9%;其次,伊利盈利提升空間今非昔比,半年報中,凈利率已經恢復到11%,ROE年化30%,獲得了遠高於行業的超額收益,未來伊利面臨的競爭更激烈,要謹防出現均值回歸。

誠然,中國乳業存在不利因素,但亦有機會,不斷創新已成為乳企突破重圍的最佳出路。日本經驗是白奶消費下滑,但風味乳、乳酪等仍繼續增長,出現養樂多這樣的創新公司,成為10倍股。

作為行業龍頭,伊利目前有健康的資產和充裕的現金流,支持公司不斷進行產品研發,輕裝上陣,良性循環,但仍面臨新品比重低難以影響全局的挑戰;蒙牛仍有機會追趕伊利,但面臨內憂外患,除需要迎戰行業調整壓力,自身的管理、激勵和創新都要同步跟上,任重而道遠。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聲明:本人不持有文中所提及的股票

運營人員: 馮玉鵬 MZ014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