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殺晁錯冤枉嗎?

新春秋導讀:漢初文景之治功績斐然,景帝也素稱明君,削藩本是他和晁錯共同制定的政策,為什麼後來晁錯身著朝服被腰斬於市?是漢景帝無情無義,還是晁錯也有取死之道?

本來景帝非常信任晁錯,劉啟即位后,立即提拔晁錯為內史。晁錯多次單獨晉見景帝,議論國家大事,景帝對他言聽計從,寵信程度超過了九卿,許多法令是經他的手修改訂立的。後來又提升晁錯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人能夠左右國家命運的關鍵人物。君臣關係不能說是不好。

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晁錯向景帝再次陳述諸侯的罪過,請求削減封地,收回旁郡,提議削藩。上疏《削藩策》,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晁錯的建議沒有錯,錯就錯在他已經看到削之必反,所以必須要削藩,卻沒有做充分的軍事準備,叛軍一起,手足無措。

Advertisements

下達削藩令后,吳楚等七國以誅晁錯為名聯兵反叛,是為吳楚「七國之亂」。景帝聞知消息,與晁錯商量出兵事宜。晁錯建議漢景帝御駕親征,自己留守京城。

——這事兒放在誰身上也不行!皇帝把你當成了左右手,全盤採納了你的削藩計劃,可對方領兵而來,從為主分憂角度來看,也應該是你身先士卒去為皇帝平事兒,怎麼能把皇帝推上前線,而自己避在大後方呢?而且從以後周亞夫出兵后的鬥爭形勢來看,如果晁錯推舉周亞夫這樣的名將,與自己同赴前線,平定反叛之後,可收削藩全功,誰還能害得了他?

「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則無務為自全之計。使錯自將而討吳楚,未必無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悅。奸臣得以乘其隙,錯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禍歟!」——蘇軾《晁錯論》

Advertisements

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聯名上書,彈劾晁錯,提議將晁錯滿門抄斬。景帝批准了這道奏章,此時晁錯毫不知情。於是景帝派中尉到晁錯家,下詔騙晁錯上朝議事。車馬經過長安東市,中尉停車,向晁錯宣讀詔書,腰斬晁錯,當時晁錯尚穿著朝服。

說到家,晁錯有政治眼光,卻缺少實際辦事能力,死的可憐,卻未必可惜。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