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的關係,你弄清楚了嗎?

昨天我們談到了基督教和猶太教的起源以及相互之間的關係,相信大家對其有了一定的了解。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來談談基督教成為羅馬的國教之後,又發生了什麼吧?

在基督教成為羅馬的國教之後,一開始整個羅馬帝國信它。但是羅馬帝國隨著不斷地擴張也越來越大,地方大了,就得有人來管啊,於是君士坦丁(就是昨天我們說的那個宣稱基督教合法的皇帝)就在君士坦丁堡建立了一個新的首都,並在這裡劃分了一個新的基督教的教區。由於是皇帝親自劃分的,這裡的主教宗教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君士坦丁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

羅馬帝國在公元395年分裂成東西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的首都是君士坦丁堡,西羅馬帝國的首都是羅馬。雖然分裂成了兩個國家,但是在羅馬的教會還是具有最高的威望的(君士坦丁堡的教會地位在這個時候僅次於羅馬)。可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君士坦丁堡教區的人們心裡覺得不平衡了,大家都是帝國的首都,憑什麼我的級別要比你低?我們這裡的牧首(君士坦丁堡對主教的稱呼)和羅馬的教宗(即教皇)應該平起平坐才對啊。於是到了公元451年的大會上,就將君士坦丁堡的地位提升到了和羅馬教宗同等的地位。

Advertisements

但是羅馬的教會這個時候不幹了,我們才是基督教在羅馬的起源地,我們才是聖徒最有資格的繼承者,其他人想和我們平起平坐??門都沒有!因此羅馬教會對這次大會的決議非常不滿,並且拒不承認結果。也為日後東西邊的巨大矛盾埋下了伏筆。

羅馬帝國的分裂

之後的一段時間裡,雖然東西教會因為聖像破壞運動有了不小的分歧(西方教會堅持聖像崇拜,但是東方教會卻大搞破壞),但大家畢竟是一家人,敵人來了還會同仇敵愾,共同面對穆斯林的進攻。 畢竟分家久了,在政治,語言,文化習俗上的詫異也就慢慢體現了出來。比如兩家在教義上卻有著不小的衝突,紛爭的核心就是就是「聖靈是由聖父和聖子而出,還有僅由聖父而出」。除了教義上的矛盾,東西教會在宗教儀式,羅馬主教的地位等方面也存在著諸多的差異。

Advertisements

羅馬教堂

終於在1053年,君士坦丁堡採取了行動,把君士坦丁堡的拉丁教堂全部關閉,同時致函羅馬,質問羅馬教宗篡改聖經內容以及教義。又說西方教會彌撒用無酵的餅是源自猶太人。安息日守大齋,准許教友吃未出血的肉。四旬日不唱哈利路亞等等。羅馬教皇這個時候還是不希望雙方決裂,於是派出了一支主教團作為使者跟牧首談判。結果主教團還沒到君士坦丁堡,羅馬主教死了。使者團長的身份合法性就受到了雙方的質疑。脾氣暴躁的使者直接就把絕罰令拍在聖索菲亞大教堂內,氣呼呼地離開了君士坦丁堡。牧首也毫不示弱,把教皇開出了自己的教會。

羅馬教皇與君士坦丁堡牧首互相開除對方的教籍,這也正式標誌著基督教的分裂。東部教會自稱「正教」(東正教),西部教會自稱「公教」(天主教)

基督教大分裂

這就是天主教和東正教的由來,明天我們再討論新教的誕生~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