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與趙國的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是發生在秦國與趙國之問的一場大戰。這是戰國晚期規模空前的歷史性的決戰。秦軍於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殲滅趙軍主力,確定了在兼并戰爭中的勝局。

秦昭襄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的英雄時代。

我們這裡所說的英雄時代,是指社會競爭比較激烈,生活節奏比較急迅,傑出人才比較集中,文化風格比較豪放,從而歷史進步比較顯著,文明創穫也比較豐富的歷史時期。

在歷史上的英雄時代,民族精神的特質一般都表現出積極奮進的風格。

對於秦昭襄王時代的歷史特徵以及秦人在這一時期的歷史表現,歷史學家曾經用有力的筆調予以記述,比如,司馬遷《史記·六國年表》所謂「海內爭於戰功」,「務在強兵並敵」,賈誼《過秦論》所謂「追亡逐北」,「宰割天下」等等,都突出表現了當時社會的急進風格和秦國的強大威勢。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又有所謂「昭襄業帝」的評價,也說明了這一時期秦人的歷史成就對於實現「大一統」的意義。

Advertisements

人們都可以明顯地看到,當時的時代精神的風格,表現出推崇勇力,比競智思,奮發有為,積極進取的特徵。

歷史在當時為煥發人們的才智,為催化社會的演進,為激活文化的生機,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據司馬遷《史記·六國年表》的記載,從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秦並天下,這二百二十五年間,前後一共有九十二位君主在政治舞台上進行表演,其中享國四十年以上的有八人,享國五十年以上的,有趙簡子六十年,楚惠王五十七年,齊宣公五十一年,周赧王五十九年,秦昭襄王五十六年。

戰國晚期在位的兩位老年君主,就是周赧王姬延和秦昭襄王嬴稷。

前者所統治的是當時最弱小的國家,後者所統治的,則是當時最強大的國家。

前者的國家,恰恰又是敗亡在後者的國家手中。

Advertisements

在公元前256年,周赧王去世,第二年.秦昭襄王就正式出兵滅掉了西周。七年之後。秦又滅東周,周王朝於是滅亡.

秦昭襄王又是秦國歷史上在位年代最長的君主。

在他所處的時代,秦國已經成為實力壓倒列強的,任何人都不能輕視的大國了。

也正是在秦昭襄王時代,泰國表現出了能夠實現統一的國力。當時,只有秦國有充沛的實力能夠實現統一,已經成為比較明顯的歷史趨向。

秦昭襄王時代,是秦人東向擴張的全盛時代。不過。按照秦昭襄王既定的東征戰略,可能秦軍本來是並不急於和在軍事上相當強大的趙人直接交鋒的,而是應當先征服魏國和韓國,控制中原地區的大部。

根據民間廣泛流傳的遠古時代的傳說,秦人和趙人其實原本同出一源。而趙國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實際上已經完成了大規模的社會文化改革,已經成為雄鎮北方的軍事強國。趙國又多山地,出產貧薄,因而秦國東征軍之兵鋒所向,起初可能並沒有以趙國為主要目標。

秦國和趙國的這次大規模的直接的軍事交鋒,是由於韓國上黨郡的歸屬而偶然引發的。

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秦軍猛攻韓國的野王(今河南沁陽)。野王守軍被迫投降,於是韓國上黨郡與國都鄭(今河南新鄭)之間的聯繫被切斷,成為事實上的飛地。

上黨郡太守馮亭於是與百姓商議:我們和鄭地的交通聯繫已經斷絕,顯然投法子得到韓國的保護和援救了,秦軍逼近,韓國無力抗拒,我們不如以上黨之地歸趙。趙國如果接受上黨,秦人憤怒,一定會進攻趙國的。趙國受到攻擊,就一定會親近韓國。韓趙合力為一,那麼就可以抵禦秦人了。

大家同意馮亭的意見。馮亭於是派人報告趙王,表示歸附之意。趙孝成王和平陽君、平原君商議。平陽君說,不能接受,如果接受的話,禍患將會大於收益。平原君則說:平白無故得到一郡之地,當然應當接受了。趙國於是接收了上黨之地,封馮亭為華陽君。

秦昭襄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1年),秦軍連續攻克韓國的緱氏(今河南登封西北)、藺(今山西離石西)兩縣。第二年,秦國派左庶長王齕進一步加緊對韓國的攻勢,秦軍奪取了上黨(今山西屯留南)。上黨的民眾紛紛流亡,逃奔到趙國。趙國在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屯據重兵,以護衛上黨流民。

寨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四月,王齕所部秦軍進攻長平。秦趙長平之戰爆發了。

在最初的交戰中,秦軍斬殺趙軍一名都尉。趙孝成王與平陽君趙豹商議與秦人媾和,派貴族鄭朱作為使者人秦。秦昭襄王接待了鄭朱,卻並不肯與趙國和談。

在長平戰場上,秦軍初獲小勝,但是不久就因趙軍名將廉頗「固壁不戰」,避其銳氣的戰術而受到阻滯。秦軍多次挑戰,廉頗都不應戰。靡頗準備以這樣的方式首先挫殺秦軍的銳勢,然後等待有利時機再出擊。而兩軍長期相持,對於遠征千里的秦軍來說,實際上意味著走向失敗。秦軍歷來善於突進急擊,只有速戰才能成就大功,而攻勢一旦受挫,往往就會導致士氣的凋敗和進攻實力的摧折。秦軍主將王齕長期求戰不得,秦軍所面臨的高山夜寒,糧草不繼,士卒病傷等不利條件,都使他為久困長平而深深憂慮。

為了戰勝趙國名將廉頗,秦昭襄王決意派戰功累累的將軍白起出任長平秦軍的統帥。

白起,眉縣人,行伍出身,勇於拼戰.善於用兵。秦昭襄王十三年(公元前294年),他已經以軍功累進,升到秦國二十級軍功爵制的第十級「左庶長」,統率大軍進攻韓國的新城(今河南伊川西南)。第二年,白起軍功爵升至第十二級「左更」,在伊闕(今河南洛陽南)與韓魏聯軍會戰,斬首二十四萬,俘虜其主將公孫喜,攻克五城。於是白起升任秦國國君之下的最高軍事長官「國尉」。白起又率軍渡過黃河,攻佔了韓國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以東的大片土地,一舉將秦國的疆域擴展到河汾平原。秦昭襄王十五年(公元前292年),白起軍功爵已經升到第十六級「大良造」,與當年商鞅地位最高時相當。同年,白起又率軍進攻魏國,佔領了大小六十一城。第二年,白起的部隊又攻佔了王屋山下的戰略要地垣城(今山西垣曲東南)。

白起作為主將第一次和趙軍直接作戰,是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他率軍攻趙,佔領了太行山區的光狼城(今山西高平西)。

白起將軍最為顯赫的戰功,是秦昭襄王二十八年至二十九年(公元前279年至前278年)進攻楚國時所取得的。當時,秦軍兵鋒凌厲,起初即一舉攻克楚國鄢(今湖北宜城)、鄧(今湖北襄樊北)等五城,第二年又出其不意,以神奇的躍進速度,插入楚國腹地,竟然攻陷了楚國國都郢城(今湖北江陵),火燒夷陵(今湖北宜昌)。秦軍的前鋒甚至一直推進到臨近漢江和長江交匯處的竟陵(今湖北潛江西)。楚頃襄王被迫出逃,後來不得不把國都遷移到陳地。秦國在郢城設立了南郡。於是,秦的疆土第一次擴張到江漢平原的富庶地區。將軍白起因此再次得以升遷,被封為「武安君」。武安君白起又繼續揮師渡江南下,控制了巫郡和黔中郡的廣大地區。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武安君白起又率軍進攻魏國.攻克華陽城(今河南鄭州南),威脅韓國國都鄭(今河南新鄭),殲滅三晉聯軍十三萬,又擊敗趙將賈偃部,沉殺其部卒二萬人於黃河中。

秦昭襄王四十三年(公元前264年),白起以進攻韓國陘城(今山西曲沃西北)為起點,連續拔五城,斬首五萬。第二年,他率領的秦軍又完成了切斷南陽太行交通道路的戰略任務。光狼城爭奪戰和這兩次軍事行動,都是在太行山地進行的。

白起被任命為「上將軍」。「上將軍」,是秦國自此首次設置的最顯赫的軍職。

秦軍和趙軍都集聚了全力,準備在這裡作拚死的一搏。兩軍的將領內心都非常清楚,此次決戰對於秦、趙兩國,不僅關係到軍勢之盛衰,也關係到國運之興亡,關係到民氣之生死。白起和廉頗作為一代名將,想來都切望在戰場上能夠直接交手,一試高低。不過,他們雖然在長平曾經親率兩軍對壘,歷史卻終究沒有給他們面對面直接進行較量的機會。

長平戰區廉頗積糧之處,後來稱作「米山」。明末人李雪山曾經作《詠米山》詩,由米山勝跡追念名將廉頗,其中寫道:「積雪如山夜唱籌,廉頗為趙破秦謀。將軍老去三軍散,一夜青山盡白頭。」可惜將軍之勝謀,卻最終沒有條件能夠得以實踐,名將廉頗無故被趙王解職,使戰局急轉。

趙孝成王命令由趙括取代廉頗,任長平趙軍的最高統帥。趙括是曾經於閼與(今山西和順)之戰戰勝秦軍的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自幼熟讀兵書,勤習弓馬,成年後,更是儀錶雍容,言談不凡,被看作「將門出將」的典範。趙括的母親馬服君夫人上書反對任命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為長平軍主將,卻並沒有能改變趙孝成王的決定。

趙括開始在長平前線行使指揮權之後,兩軍相持的形勢果然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即趙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0年)九月,在長平山地,秦軍與趙軍的大決戰開始了。經過激戰,上將軍白起指揮的秦軍完成了對趙括屬下四十餘萬趙軍的分割包圍。被圍困的長平趙軍,軍糧補給已經完全斷絕。

出於對長平之戰特殊的戰略意義的重視,秦昭襄王風塵僕僕,親自前往河內。這是秦國的國君巡幸秦國的國土,所至於是東端的空前的歷史紀錄。《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記載,秦王聞聽趙國糧運道路已經切斷,親自來到河內地方,賜民爵各一級,調發年齡在十五歲以上的男子都參軍,集結於長平,阻斷趙國援兵的通路。秦昭襄王的河內之行,對於調動兵員,督察糧運,全力加強長平前線的作戰能力,有非常大的意義。秦軍對趙軍遠方來援的堵截,也因此具備了成功的條件。

長平被秦軍牢牢圍定的趙軍士卒,絕糧長達四十六天。數十萬人經歷了空前嚴峻的生存能力的考驗。

在趙軍主力被秦軍分割,並且陷入秦軍包圍之後,趙括將軍只能把擺脫困境,反敗為勝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圍外來援上。但是他沒有想到秦昭襄王竟然會親臨河內,親自督察長平戰事,阻斷各國援趙的通路;也沒有想到秦軍主將白起竟然會有全殲數十萬趙軍的魄力。

按照兵法的常規,白起如果確實試圖全殲長平趙軍主力,那麼,在比較雙方軍勢時,應當看到,秦軍其實並不佔據優勝於趙軍的地位。第一,趙軍先至長平.而秦軍則后至。《孫子.虛實》說:「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后處戰地而趨敵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第二,秦軍的數量對於趙軍也沒有形成壓倒的優勢。《孫子.謀攻》說:「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秦軍絕對沒有十倍於趙軍的兵力,卻竟然要實行包圍趙軍的戰略。

在選擇基本戰術時,白起似乎也違背了兵法的基本原則:比如,秦軍嚴密包圍趙軍而不留出路。而《孫子·軍爭》說,「圍師遺闕」。另外,秦軍圍定趙軍后,儘管掌握著戰爭的主動權,然而卻遲遲不發動進攻。而《孫子·九地》說:「兵之情主速。」主張用兵利於速勝,不利於持久。《孫子·作戰》還說:「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白起顯然也違背了兵法的這一原則。

白起看起來處處都違背了兵法的原則,然而在戰役中,秦軍實際上卻並沒有因此遭受到什麼挫敗,而且從戰局的總趨勢看,恰恰相反,秦軍越來越佔有優勢,而趙軍的劣勢也越來越明顯。

在已經找尋不到出路的情況下,心傲而志高的趙括髮起了拚死的最後一搏。據《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記載,至於九月,趙軍士兵絕糧四十六日,於是自相殘殺,出現了人吃人的情形。又出兵攻擊秦軍營壘,其將軍趙括親自率領精銳士出擊,秦軍射殺趙括。趙軍大敗,四十萬戰士向武安君投降。

如何妥善地處置這些趙軍降卒,成為上將軍白起面臨的難題。

他再三思索,最終確定了一種徹底解決的方式。長平,於是在歷史上留下了永遠不能磨滅的悲苦記憶。《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記載,武安君白起考慮到,此前秦軍已經佔領上黨,上黨民眾不願意歸順秦人而歸於趙國。趙軍士卒也必有反覆之心。如果不盡行處死,恐怕以後不免發生變亂。於是將降卒全部坑殺,只留下年少者二百四十人遣返歸趙。

白起率領的秦軍前後殺死趙軍四十五萬人。

長平坑殺趙國降卒事件發生后,趙國人心大受震動。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