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恢復天然成熟蜜生產問題

閱讀前先點 關注,以免錯過明天的蜂業資訊!

我國有著生產天然成熟蜜的悠久歷史和豐富經驗。由於價格不能體現價值,蜂蜜價格度間差距小等原因,導致從20世紀70年代末起,逐漸形成的低度蜜生產局面,一直延續到21世紀的今天。低度蜜加工成「濃縮蜜」出口,是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低價貿易的主要根源之一。為了中國蜂業迅速發展,樹立和恢復我國蜂蜜形象,務必採取強有力的措施返璞歸真,回到天然成熟蜜生產方式上來,還其自然本色。

蜂蜜是大自然賦給人類的營養佳品,要保持它的形象和魅力,得到人們的喜愛和青睞,務必天然、成熟、純凈、營養和安全。「返璞歸真」比喻恰當與否且不論之,但它的用意是指要從低度蜜(又稱不成熟蜜、稀蜜)生產經人們「加工」才完全成熟的蜂蜜,返回到由蜜蜂自己釀造的天然成熟蜜的生產方式上來,還其天然營養保健品自然本色。

Advertisements

所謂蜂蜜,系指蜜蜂主要採集蜜源植物蜜腺分泌的花蜜,經過反覆釀造而成的黏稠透明或半透明的甜味物質。這裡明確告訴人們:一是蜂蜜的原料是來自蜜蜂採集來的花蜜;二是黏稠的蜂蜜是經過蜜蜂反覆釀製的封蓋成熟蜜,而不是人們「加工」成熟的。含水量在20%以下,主要是單糖飽和液,蔗糖等含量一般不超過5%;澱粉酶值在8以上;酸度小於4;保持原有的色香味等等。而不成熟的低度蜜達不到以上要求,含水量高,營養價值低,香味淡,適口性差,易發酵變質,不利長期保存。

1 蜂蜜生產方式上的「變態」

天然成熟蜜的獲得,是利用蜜蜂生命活動規律和它的特殊本能採集花蜜釀製成熟後由養蜂者搖取的。這種應順自然的生產方式,具有極大優越性,蜜蜂群體即是「生物加工廠」,生產出優質蜂蜜,對人們來說投資少,省工省時,是高效率低成本的生產方式,一次性獲得天然成熟蜜。可是現在卻不是這樣,養蜂者頻頻取蜜,稱之「高產經驗」取得的低度蜜,實際上是花蜜或是花蜜向蜂蜜轉化的過渡型糖液,人們採取加熱濃縮辦法完成了后熟階段的轉化,而得到的是「濃縮蜜」。我國「蜜蜂採集『蜂蜜』+人工濃縮」為成熟蜜兩次性(兩步)的生產方式,卻成為主流,天然成熟蜜的生產基本不復存在。和「蜂釀蜜」常態生產方式相比較,經過加熱濃縮的「人釀蜜」不能不說是蜂蜜生產方式上的一種「變態」行為。雖然人工操作控溫濃縮,仍會使蜂蜜中一部分活性物質喪失,色澤加深,蜜味變淡,適口性差,如要和天然成熟蜜相比,其「變態」之舉則沒取得積極效果。

Advertisements

世界上養蜂發達國家和地區,他們也是一次性生產成熟蜜。飼養強群,採用多箱體生產,配備足夠的空脾,到一個花期結束時,一次性地脫蜂、運蜜脾到車間取蜜,經過濾、裝瓶投放市場,取得了高價的回報效應。

2 我國低度蜜生產格局的形成

我國養蜂取蜜的歷史有2000多年,一直生產天然成熟蜜。在漫長的舊式養蜂時期,養蜂者一年只取1~2次蜜,多者3~4次,割下蜂巢兩側封蓋蜜脾,以布裹之而榨取。到了20世紀初開始推廣活框養蜂,搖蜜機所取到的蜂蜜亦是成熟蜜。用割蜜刀削去蜜房蠟蓋則是取蜜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低度蜜生產開始抬頭。

1982年中華全國供銷總社制訂了蜂蜜「三等四級」標準以及商業部頒布的蜂蜜理化指標中,允許生產和收購含水量25%的39波美度蜂蜜,並擴大開來[1]。在當時蜂蜜度間價差很小時情況下,受經濟利益的驅使低度蜜生產盛行全國。直到現在36波美度、37波美度甚至35波美度特稀「蜂蜜」行銷於市或成為「加工」的原料。張功勛也有同樣的敘述(2004):20世紀60年代,收購部門拒收不成熟蜂蜜。由於沒有市場只能生產成熟蜜;到了70年代收購部門把蜂蜜劃分等級收購,隨市場開放有蜜就有人要,加上成熟蜜和不成熟蜜一個價,促使養蜂者生產不成熟蜜。

3 長期維持低度蜜生產的癥結

世人都知道低度蜜質量差,但有趣的是長期維持著低度蜜的生產狀態。其癥結卻是一個值得探討和商榷的問題,作者只能是拋磚引玉地輕率撰寫此文,以求解決這個「頑症」。長期維護低度蜜生產癥結有以下諸種議論:一是養蜂者不願意生產成熟蜜;二是加工企業壓低蜜價,樂意收購低度蜜;三是沒有貫徹執行優質優價政策;四是生產低度蜜經歷了30多年,習慣於這種生產方式,積重難返;五是主管部門於20世紀80年代,把蜂蜜由二類農副產品降為三類,實行議價議銷后,沒有及時調控和有效引導等。既然知道生產低度蜜影響出口和內銷,「應停止生產和收購」。

近兩年來作者利用養蜂會議、下鄉指導、科普宣傳、辦培訓班以及個別訪問等形式,先後調查養蜂者(主要是蜂農)和蜂業界企業家、科技人員110多人。對養蜂者粗略統計:有85%左右的人願意生產、完全有條件生產天然成熟蜜;有近12%的人認為養蜂者左右不了蜜價,只要有收益生產低度蜜也可以;有3%~5%的人態度不明朗,這些人多半是初學養蜂的年輕人,對天然成熟蜜認識不深。

養蜂者生產出來的低度蜜有市場,目前主要去向是賣給加工企業,經過濃縮成為「成熟蜜」。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蜂產品加工企業如雨後春筍迅速興起,數量驟增。以安徽省為例,1978年前加工廠是個空白,而今加工能力較強的企業已達20多家,全國加工企業更多。每年爭相收購低度蜜。據了解,有的廠家不收購成熟蜜或不給好價。對此,養蜂者不生產成熟蜜就不足為奇了,甚至有的養蜂者向成熟蜜內對水,變成低度蜜出售。雖不是普遍現象,但需要我們頭腦更加清醒去對待它,蜂業發展的路如何走?這決不是像春秋時杞國一個人的那種「杞人憂天」。

養蜂者和加工企業是我國蜂業中的兩大主體,都為蜂業發展作出貢獻,特別是面對嚴峻的國際貿易激烈競爭,出口企業承擔著巨大壓力,以爭取多出口創匯。但就恢復天然成熟蜜生產而論,價格不合理,蜂蜜度間價差小,沒有實行優質優價政策,這是長期維持低度蜜生產中的癥結和存在問題的核心和關鍵。能解決此問題,給「南征北戰」風餐露宿的生產者以合理蜜價,生產天然成熟蜜一定會蔚然成風,低度蜜生產習慣迅速改變,不是積重難返。

4 蜂蜜「返璞歸真」勢在必行

由現在生產低度蜜的格局改為生產天然成熟蜜的局面,是國內外形勢的需要。從20世紀70年代末起,30多年生產低度蜜的習慣,回歸到生產天然成熟蜜狀態難度存在,他涉及到方方面面。為了我國蜂業發展和前途,應順回歸自然歷史潮流,要強忍陣痛決心「歸真」。

4.(1) 一切為了消費者

要強化市場監督管理,凈化市場,做到蜂蜜等蜂產品不攙假不造假,向消費者提供純凈、安全的產品,當然是保護消費者利益的一個方面。而另一個重要方面則是:投放市場的蜂蜜應是天然成熟的,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保護蜂蜜天然色香味和它的全部營養成分,才能更加得到消費者歡迎並逐步擴大國內市場。

4.(2) 增強市場競爭力

我國蜂蜜市場競爭能力不強,蒙受很大損失。其中一個突出問題,即使我國蜂蜜進入國際市場,只能是低價成交,以數量求效益,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濃縮蜜」而不是天然成熟蜜,很難競爭過其他國家。要想扭轉這種局面,務必「返璞歸真」生產天然成熟蜜,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優質高價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我國蜂蜜噸價提高了,出口企業便從中獲得較大的收益,而不是蠅頭小利。

4.(3) 有利於蜂群管理和繁殖發展

生產成熟蜜,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勞動強度,增加人均管理蜂群數。另一方面可避免由於頻頻取蜜即開箱、抖蜂、提脾而給蜂群生息、繁衍以及採集活動等帶來不良影響。

5 恢復天然成熟蜜生產的措施

歐美等針對我國蜂蜜出口,製造的「殺蟲脒事件」(1987)、「重金屬、丙三醇事件」(2000)、「氯黴素殘留超標事件」(2002)等使我國蜂蜜貿易嚴重受挫。同樣,長期處於低噸價出口的「濃縮蜜」亦給我國蜂蜜在世界貿易競爭中塗上一層不悅色彩。為了使我國蜂蜜在世界貿易中立於不敗之地,要少一點議論和呼籲,多一點「真槍實彈」的措施,儘快恢復天然成熟蜜生產。

a.蜂業主管部門會同商業、外貿、中國養蜂學會、中國蜂產品協會等,應認真做好產銷協調事宜,擬訂和調整蜂蜜指導性價格,積極引導養蜂者生產天然成熟蜜。

b.從國家蜂業發展和前途出發,以質量提高我國蜂蜜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恢復20世紀60年代的規定,不收購39波美度以及以下的不成熟蜂蜜。不做到這一點,生產天然成熟蜜將是一句空話。

c.貫徹優質優價政策,要採用拉開蜂蜜度間差價這一有效措施,促進天然成熟蜜生產。試行以40波美度蜂蜜為基點,濃度每升一度,蜜價提高20%以上(2.3)採取激勵辦法,必然調動起蜂農生產天然成熟蜜的積極性。

d.養蜂者和企業(包括收購商)簽訂合同,建立互信互惠關係。養蜂者保證提供天然成熟蜜,企業應優惠收購。收購天然成熟蜜也能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不是無利可圖。第一、進廠的天然成熟蜜,勿需再費錢費時進行較複雜的濃縮工序,加工成本大大降低。第二、以優質蜜為原料,為創名牌打下了基礎。第三、重要的直接效益是天然成熟蜜投放國際市場,可以大大提高噸位價。第四、能迅速、有效地恢復中國蜂蜜形象和地位,大大增強競爭力,取得長遠的經濟效益,這也是加工出口企業發展壯大的出路所在。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