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兄弟,我們好久不見,你在哪裡?

號外號外!那些讓我們心心念念的假期神劇又回來了!

那日小編還在回顧「情深深雨濛濛」的時候,朋友告訴我湖南台又雙叒叕開始重播「還珠格格」了!這次時隔四年的回歸,電視劇一改過去的渣畫質,不變的是其原有的收視霸主的地位;高清臻享版讓觀眾大呼過癮,更能讓觀眾看清了令妃的小心機和爾泰對小燕子的小心思。

今天你看還珠了嗎

—「貧僧是從東土大唐而來去往西天拜佛求經的」

—「師父都讓妖怪給弄走了,還取什麼經」

—「大師兄,師父又被妖怪給抓走了」

在西遊劇組重聚之時演職人員向觀眾分享了過去的拍攝故事,並展示了從場景到服裝設計的設計手稿,其細緻技藝和還原程度令人讚歎。三十多年間近4000次的重播讓我們覺得西遊還是那個西遊,它伴我成長,而我未長大,你不能老。

Advertisements

《西遊記》手稿與劇照對比圖

當我們沉浸在與老朋友相逢的喜悅氣氛中,令人惋惜的是法海的扮演者乾德門先生去世。老先生生前不僅扮演過經典的法海一角,而且當年一些大火的台劇中也有他的身影。正如其經紀人代發聲明說的那樣,老人家「人生謝幕,已無憾」。

很多年之後,假期神劇的集中亮相炸出了大批網友的花式感慨:電視劇的內容已經不重要了,甚至可以倒背如流,重要的是,它們的出現好像讓自己回到了從前。從前的你痴迷於和同學打片技;從前的你為了贏,可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比賽中;從前的你為了看偶像的演唱會「翻山越嶺」。

故事那麼多,回憶那麼長,可能連自己都記不清過去發生過什麼。但如果,博物館幫你記錄下來,看過記錄的你想到了什麼?

Advertisements

西安市城市記憶博物館

2017年5月,西安市城市記憶博物館正式掛牌成立,它連接了那些幾乎已經消失、不再被提起的記憶,搭建起一個有關城市記憶的時間建築。博物館是在原陝鋼廠五十年代廠房的基礎上改造而成,收藏了100年內城市生活中的600件物件。《本地》書系自創刊之始,著重於記錄城市的生活與發展;受訪的100位普通人與觀眾分享一件與食有關、與自己有關的物;展覽中的舊照片重現了西門、東大街、新城廣場那些名字並不陌生但已樣貌全非的街道的本來面目。

開館之後,博物館還舉辦了第一個特展「市井生活展——廈門 X西安」,市井西安的「城市記憶博物館」與古早廈門的「舊物倉」組成了一帶一路雙城故事。

上圖:西安市城市記憶博物館

下圖:在西安市城市記憶博物館·特展館門前,兩位老人看完展覽,坐在舊椅子上合影。(圖片來源:本地LocaI)

史家衚衕博物館

史家衚衕博物館是一座記錄史家衚衕歷史與文化、承載老北京記憶的衚衕博物館。它既介紹從史家衚衕走出來各行業歷史名人,也注重對當下普通衚衕居民生活狀態、精神風貌的塑造。在這裡,觀眾還能聽到衚衕的「老聲音」。衚衕居民參與的「家的記憶」專題展包括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半導體收音機、一床一桌、兩椅兩箱、木質傢具,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黑白電視、組合傢具、沙發床……

如果以上兩個博物館還沒能完全召喚你的記憶,那麼就去南京博物院在過年期間舉辦的「回家過年」展看看吧。通過「場景復原」的方式,展示不同時期家庭生活場景。在這裡,你會找到許多已經消失的老物件、老票證,看到曾經的樣子。划重點:這個展覽可觸摸!可玩小霸王!可吃大白兔奶糖!聽起來是不是很爽!從60年代到新世紀,無論你是哪個時代,都能在展廳里找到共鳴。

博物館用展覽喚起觀眾回憶的同時,有這麼一群人從「回憶」中走來,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讓老物件有了新生命。天津的孫振洪老先生用自己的雙手恢復了中國民間傳統藝術——拉洋片,彌補了老一輩人小時候因為家庭條件不好沒錢看拉洋片的遺憾;並結合現代元素吸引更多的年輕人關注並熱愛它。蘇州的老盧和他的老伴走入400多戶尋常百姓家,拍攝十萬餘張照片,用自己的視角記錄了蘇州的老巷、老人家、老物件。

圖一:南京博物院「回家過年」展(圖片來源:@偷懶的老牛)

圖二:孫振洪老先生(圖片來源:@二更視頻)

圖三:老盧(圖片來源:@二更視頻)

跟著小編逛了這麼多博物館,見了這麼多老物件,還拜訪了兩位老先生,你是不是想起來……(留言分享哦)

當日子過成了流水賬,你更執著於前方,忽視了當下和過去。「皇上,你還記得當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葵花點穴手」、「這是90年代人們所用的電視機」……聽到這些你停下了腳步,發現自己走進了一家博物館,集中展示的老物件讓你有種偶遇多年老友的感覺,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出了展廳之後,你在留言簿上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記憶對於人們來說是一個放在心底的朋友,只是它很虛幻,只有碰到具體的東西時才會變得真實。博物館是收藏並展示記憶的,我們經常在博物館看到「國」的記憶,沉澱了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我們也希望能在博物館看到「家」的記憶,因為家是最小國。博物館只有關注到每一家,才算是完整展現了整個國。

編輯:西北鍋巴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