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懷著匠心精神做的「年糕」每天賣出一百多斤!

吳紅香與她的年糕生意

在冶山街道四合農貿市場內,有一位農村婦女每年中秋節后就將自己家做的年糕拿出來賣,一直要賣到來年的三四月份,平均一天都要賣到一百多斤的年糕。這位賣年糕的農婦叫吳紅香,周圍群眾都誇她的年糕好。

一個菜籃,一桿秤,一張凳子,一包塑料袋,攤主背著一個裝錢的包,菜籃裡面裝滿了四四方方的年糕,簡單的幾樣東西構成了攤主吳紅香全部的家當。吳紅香賣的年糕軟、香、糯,老少皆宜,大多消費者只認他們家的年糕。

手工製作 蒸年糕也是門技術活

在冶山觀音山路,「年糕大戶」吳紅香的家裡瀰漫著清甜的米香,在外間的兩間屋子裡,由幾張木板拼接的案台上鋪滿了剛出爐熱騰騰的年糕,牆邊的籮筐里,晾好的年糕堆的高高的。

裡間的玻璃小院內,一個大盆中正泡著糯米,一個大盆中放著處理好的麵粉,雖然氣溫在零下,但因為鍋里一直蒸著年糕,小院里很是暖和,院子的玻璃頂上瀰漫著一層霧氣,時不時有凝聚的水珠滴下來。

Advertisements

「做年糕,看似簡單,其實不易。」吳紅香笑著說。

01

淘米、浸泡、磨面

吳紅香告訴我們,想把年糕做的軟糯,從原材料就要開始注意了。先把大米和糯米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淘洗,然後要將米浸泡,浸泡時間大概要10個小時,然後再淘米,之後晾2個小時,然後拿機器磨面。

02

灑「水花」是關鍵

最關鍵的就是給面洒水,俗話說灑「水花」,就是在磨好的面上灑一點水,使麵粉在蒸的過程中不會因為乾燥而出現開裂或者變硬的情況,如果水多了,年糕就成不了型,水少了就會太干。吳紅香一開始做年糕的時候始終拿不準,經常出現年糕破碎的情況,後來在公公的幫助下才慢慢學會了灑「水花」。

03

篩、定型

蒸年糕用的鍋要大,火候要到位,為此吳紅香還專門砌了老灶台,用柴火燒制年糕。

Advertisements

吳紅香的丈夫在劈木頭

待火燒起來后,她再洗手弄麵粉,用專門的缽子,然後將制糕的模具放在上面,再把麵粉放在篩子上面,在模具上篩,讓細面落入模具中。

待水燒開之後,將模具翻面,拿下模具,一個個年糕就做好了。

04

蒸、晾

將已成型的年糕放到鍋里蒸,幾分鐘之後,這一籠糕就蒸好了,然後再把下一籠放入鍋里,如此反覆。

冒著熱氣、軟糯香甜的年糕出爐啦!

大家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將蒸好的年糕倒扣在乾淨的案板上晾曬,再小心翼翼地將上面的紗網揭除。

質量過關,賣的是口碑

說起吳紅香的年糕,在菜場賣菜的趙樹芳表示,她們家的年糕真的很好吃,在菜場銷售這麼多年,從來沒有人說她們家年糕不好的。

「我們的年糕都是純手工製作,口感跟你在超市買的絕對不一樣!」說起自家的年糕,吳紅香自豪地說。

現在市場上很多賣的年糕都會使用一點食品添加劑,使得年糕看起來十分亮眼,但是自己家一直都沒有使用,堅持使用最原始的方法來做,雖然看起來沒有那麼亮,但是原汁原味,自己賣得安心,消費者吃得也放心。

吳紅香的夫家姓周,周家祖祖輩輩都製作年糕,可以說是「年糕世家」了。吳紅香嫁進門后,就開始學做年糕,到現在也有二十多個年頭了。吳紅香和家人一起靠著製作年糕這門手藝日子,把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她清晰地記得,一開始賣年糕的時候,只有0.7元一斤,當時鎮上也只有她一個人賣年糕,所以生意一直不錯。如今,她們家的年糕已經賣到了4.5元一斤,現在近年關,一天能銷售到四五百斤。

20年的酸甜苦辣

天未亮,吳紅香和家人將做好的年糕拿到鎮上售賣

吳紅香一家每年從10月份開始做年糕,一直到來年清明前後,每天都要用三四百斤的米。4點起床,一直忙到晚上,這是吳紅香做年糕以來的作息。趕上逢集,早上2點就得起床,6點鐘把做好的年糕運到市場上去售賣,中午收攤,回來之後接著做年糕,一直要忙到晚上十點。

因為常年浸水,她的手又紅又腫,還有一些小裂口。吳紅香說,自己做了20多年的年糕,支撐她一直做下去的,就是有人喜歡吃她做的年糕,她和很多的顧客都成了老朋友了。就在前幾天,一個朋友晚上突然想吃年糕,就連夜開車來買,到她家的時候都9點多鐘了。

「除去夏天停產,現在每年的產量都要接近2萬斤,一些外地的客人會特地開車來買年糕。我現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註冊個品牌能走進南京的市場,讓市民都能嘗到我們的年糕!」吳紅香笑著說。

想嘗嘗新鮮出鍋的年糕,就來冶山街道觀音山路吧,從南京市裡開車過來,最快1個多小時就能到啦!具體地址如圖↓↓↓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