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羅素與《西方哲學史》

羅素,1872年生於英國的一個貴族家庭,195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970年以98歲的高齡去世。

在教育上,羅素提出了培養學生「活力、勇氣、敏感、智慧」四品質說;在政治上,他倡導和平主義,反對侵略戰爭;在文學上,他提倡清晰的思路和簡潔流暢的文風。他一生充滿曲折和傳奇,引發各種讚譽和詆毀。但他自己認為,在漫長的人生中,只有三種簡單而又強烈的情感支配著他,那就是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和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

羅素獲得諾貝爾獎的主要根據就是《西方哲學史》。該書的特點是很明顯的。第一,它行文簡潔流暢,思路清晰,內容幽默易懂。它沒有一般哲學著作的那種艱澀,卻有文字作品吸引人的特色。第二,它不是單純的哲學邏輯的運演,而是把哲學的發展放在政治和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中,闡述哲學歷史與政治、社會歷史之間的聯繫。第三,它是70多歲的著名哲學家在總結自己豐富的哲學經歷基礎上寫就的哲學史著作。

Advertisements

羅素認為,哲學是某種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的東西。它和神學一樣,包含著人類對於那些迄今仍為確切的知識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像科學一樣是訴之於人類的理性而不是訴之於權威的,不管是傳統的權威還是啟示的權威。

他將哲學家們分成希望加強社會約束的人與希望放鬆社會約束的人。強調社會團結和社會約束的哲學家構成紀律主義者陣營,而強調個人自由和放鬆社會約束的人構成自由主義者陣營。前者傾向於宗教,後者則傾向於科學;前者推崇崇高,後者則推崇理性。由此出發,羅素把西方哲學的發展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古代哲學時期,它開始於紀元前6世紀的希臘。在它經過了古代的歷程之後,隨著基督教的興起與羅馬的滅亡,它就又浸沒於神學之中。第二個時期是天主教哲學時期,自11世紀起至14世紀為止,這是一個天主教支配哲學的時期。第三個時期是近代哲學時期,自17世紀開始,這是一個受著科學支配的時期。

Advertisements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以其獨特的角度、思路和闡述方式使它成為一部非常難得的哲學史著作。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