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工程師的科研心得分享

作者: fanyan861110 原文:http://bbs.eetop.cn/thread-412882-1-1.html

這段時間經歷太多踏入職場的第一次,第一次引薦別人,也第一次經歷被引薦的人離開,第一次與上層深入探討行業發展並交互多重信息,第一次考博深造,第一次涉足ASIC,第一次做成半年來關鍵技術的積累與創新等等等。各種狀況交織在一起。現在,完全適應工作環境的人與事,也找准研究方向,指導學員與招賢納士逐步跟進。我覺得這裡面有三點非技術收貨可以通過博文的方式記錄與人分享。第一,做技術耐得住寂寞心得體會;第二,與企業/單位以及合作方一起成長,合作共贏;第三,不斷深入專業領域創造意想不到的價值。

Advertisements

一直盼望能通過實際項目踏入微波領域,但到現在一直未能如願。一方面考慮到單位需要微波人才,另一方面也考慮到自己急於踏入該領域。因此,第一次向單位引薦了一名做天線的老鄉學弟,希望他能和我一起完成最初的願望,通曉微波,數字,模擬。在這種「作坊」思想下,使得我一直以來過分看重微波人才。的確,像我導師那輩的雷達專家都是從自製收音機入門,一個個摸射放大器,各波段頻綜,高功率發射機等等逐步起來的。而現在,社會分工越來越細,有的人一輩子就做S波段射頻通道,有的人一輩子就設計天線,一輩子只做一件事做精一件事的人越來越多。不斷的拓寬交際就越發感覺,之前的那種最初的願望正面看是追求系統技術的雄心壯志,反面看則是一種耐不住寂寞的情緒。被引薦來的那位學弟剛剛入職一個月,拿到實習工資就草草決定離開,由於這邊名額條件限制,就打算回校備考電科大(信號處理)博士。事後他才告訴我,而且發現原來他要報考的博導是我之前打過交道的其中一位。人各有志,但我的確認為這也是一種耐不住寂寞的行為。看到天線設計行業的一些弊端就覺得發展前景不好而希望涉足信號處理領域。

Advertisements

合作共贏在業界建立好口碑,建設好的工作、合作環境。這是我這種層次的人對合作共贏的理解。一般人對自己行業里各單位的口碑都不會認識很深,尤其是社交不廣的科研人員,很少很難聽到不同年齡階段過來人的側面評述。而我恰恰在這方面有幾年來多渠道建立起的交際與合作經歷。合作共贏,辦事風格很重要。甲乙方正確合作概念,負責人的眼界與性格,以及下面一個個小嘍嘍負責人的知識結構與性格直接影響到合作的氣氛。合作就是為了各取所長,如果單方面總是想通吃,除了專業質量以及售後服務無法得到保證,而且不斷擴大規模在一個切蛋糕的大時代是很危險的。真正要做好一個系統,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各取所長,從本質上去解決一個個系統問題。正是看到了現在單位在辦事風格,人才結構,以及在業界的合作口碑逐漸意識到合作共贏的平台才是技術不斷創新與保值的根本,規模不需要很大,但一定要做好技術的領先與保值。

換個視角看待專業的價值。當我不在糾結微波技術的時候,全心全意的做高靈敏度,抗干擾等信號處理與通信系統的研究工作時,發現創新設計其實可以做到一步步水到渠成,更讓理解不斷的深化。影響分析可以遍及微波,數字的各個實現階段,這恰恰是求真求實專研精神的可貴之處。信號處理與通信系統相結合的知識架構是現今高端製造業所必備的專業背景之一,也是科技含量的保證。學術其實是可以創造價值的,深入專業領域學術是一條必經之路。通曉其影響分析才能找准改進與創新點,哪怕沒有相關領域的實際工程經驗,立足自己的長項抓准實際問題的本質是可以做到理論指導實踐的。有這樣學術造詣的人才配的上權威專家這個稱號。這種專業追求可以簡述為:不管研究課題成熟度如何,熱度如何,只要是相關專業背景下發現的問題,利用掌握的理論知識和當前的工程化條件,緊扣實際情況展開的研究最後就可以得出獨一無二的研究結果,從而推動創新工作的一步步前進。

在一個安靜和諧的地方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做到兼顧事業與家庭是我的幸福來源。更重要的是科研技術人員在國內完全可以看到幸福的希望,關鍵就在於自己的心態是否適應了自己選擇的行業與平台。專業技術人員越來越多,耐得住寂寞的人鳳毛麟角,專註於自己專業領域的更是少之又少,初涉職場的往往看重表面,忽略發展。職場老手則思前顧后太多,丟了夢想與追求。保持一顆知足感恩的心,不要輕視已經擁有的東西,隨時去發現一些小滿足,快樂就容易得到!人生貴在堅持,科研更是如此。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