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定向---祖師楊筠松的風水故事

在於都寬田鄉楊公壩{芒筒壩},「管氏宗祠」內祖宗堂前面有兩個小廳祠,左廊廳為「尚羲祠」,現祠內設有供桌、香爐等敬神用具,供奉楊救貧雕像和「敕封金紫光祿大夫楊公筠松先師」神位。右為供奉祖宗的大廳。原來祠堂是經風水祖師楊救貧指點朝向建造的,還留下了楊救貧「板登定向」建祠的傳說。

唐 朝未期,管姓人居住在芒筒壩,人丁逐漸興旺起來,姓事活動,越來越多,於是姓中族紳聚眾商議,決定建一座管氏宗祠,因是全姓大事,千秋偉業,務必選吉日擇良地,要請一個有名的地理先生來擇址定向。當時,楊救貧住在興國的三僚(原屬於都管轄),做風水地理很有名氣,管姓人決定請他到芒筒壩選址建祠堂,楊救貧到了以後,對該地進行了勘察,覺得只有河邊(現祠堂所在地)是塊佳地,對祠堂做什麼方位,什麼時候動工等有關事項交待后離開了,並表示動工之日,一定早來。

Advertisements

到了動工吉日,楊救貧早早來到工地,見管姓頭人還沒來,只有忙著做工的人,他順勢拉來一張板凳面朝梅江坐下,一邊觀察對岸山巒、梅江水的走勢,一邊調整所坐板凳的位置方向,直到認為心滿意足后,才靜下心來休息。等了好一會兒,也不見頭人來,工地上的人忙著整地幹活也沒人理睬他,見沒人理自己,就和來的時候一樣悄悄地走了。管姓頭人在家等楊救貧,快到吉時了,還沒見人,到工地一問, 眾人都異口同聲的說, 沒有看到,其中一個人補充說:「只看見一個手拿竹杖,腳穿草鞋,身著襤褸長衫的老頭,這裡走走,那裡看看,看了很久,坐了會兒,就走了」。頭人才知道楊救貧早來過工地了,就急忙派人分頭去追,追上后,向楊救貧賠禮,並請他回芒筒壩來,楊救貧心平氣和的對管氏族人說:「走到這裡我就不回去了,我已經給祠堂定好了向,剛才我坐的那張板凳的位置就是立大門的地方,坐的朝向就是大門的朝向,你們按照板凳的位向落基就可以了」。於是,管姓人按照板凳的方向將祠堂建起來了。

Advertisements

後來,楊救貧路過盲筒壩,去看管氏祠堂,發現坐山向與他定的方位有偏差,但祠堂已建好,而且方位有利管姓人丁興旺,也沒有多說,只是感到很內疚,很不安。再後來因祠堂位於梅江河邊,屢遭水患,又因土木結構,曾先後衝倒過幾次,修復過幾次,最後一次沖毀僅存基址,管姓人也感灰心。到康熙年間,管姓族紳仲清因楊救貧送夢要他牽頭將祠堂重修,大家議后,決定在原址按原方位建祠,因水患之故,為防大水沖廢,就用石料修建管氏宗祠,自康熙丙戌始,戊子年全面竣工,這就是我們現在見到的管氏祠堂。

管氏人為了紀念楊救貧,在祠堂內設其神位。現在祠堂中廳牆上還可看到這樣一首詩,曰:「板凳定向顯靈通,人丁興旺在族中,管氏宗祠今猶在,芒筒壩人稱楊公」。

管氏宗祠簡介; 管氏宗祠臨近梅江,宗祠座東北朝西南, 磚木結構, 硬山頂, 風火牆, 三進二天井面闊15.2米, 進深40.9米, 高11米, 佔地面積1063平方米。祠前築有圍牆,祠堂大門前蹲著一對硃砂岩雕刻的赤石獅,刻工精細,線條流暢,神形兼備,栩栩如生,因此祠前院子又稱「獅子院」。

祠堂門面為三間四柱三檐牌坊式門樓,門額上嵌陰刻「管氏宗祠」 石匾,門罩上雕刻八仙和各種花卉圖案。大門邊有一對抱鼓石,從大門走進祠內,一進門便是舞台,舞台前面有個天井,天井兩邊各有一座供觀眾看戲的走馬樓。中進的大廳,左設「藏經所」,右設「試卜軒」,都為辦學而設,在中門的門楣上,懸挂著一塊「繼述堂」的大匾。後進是祖宗堂,神龕上擺放管氏歷代祖先的神牌。祖宗堂前面還有兩個小祠,左廊廳為「尚羲祠」為紀念楊救貧而設,現祠內安放著楊救貧雕像,立神位供奉楊救貧。右廊廳為「崇功祠」為修祠有功的仲清所設。

祖宗堂後面還有一棟橫屋,分上下二層,供外來人祭祀或演戲的在此歇宿。祠內上下二廳均設澡井,木雕雀替門窗 , 精工細作。

該宗祠不僅規模之大,設計之巧,裝飾之美,最特別是在祠內建祠,而且是另設別姓人的神位,享受族人的祭拜,是極為少見的。相傳為唐代風水祖師楊救貧選址建造的,而且留下「板登定向」建祠的傳說。原祠因洪水沖塌,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原址上按原朝向重建,並經嘉慶三年,光緒二十年和近代多次重修。管氏宗祠是楊公村管氏宗族文化活動的主要場所。同時,幾百年來,數不清的海內外風水師來到這裡祈拜楊公並探尋楊公風水真諦。以其歷史和建築藝術價值,2004年9月被列為「于都縣文物保護單位」。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