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飲食,遠離脾虛

合理飲食,遠離脾虛

脾是人體的一個重要的淋巴器官,有造血、濾血、清除衰老血細胞及參與免疫反應等功能。因其含血量豐富,能夠緊急向其他器官補充血液,所以有"人體血庫"之稱。有後天之本之稱。

脾虛是中醫的說法,而中醫的脾也絕非僅是我們的脾臟,而是一個統管身體運化的系統,按照五行看,脾屬於土,位於中,也是身體很重要的器官,身體最重要的器官有5個臟器:心肝脾肺腎,其中每一個器官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脾也同樣重要,我們經常聽到一個詞:脾胃虛,就會告訴我們脾和運化、消化有關,一般脾虛就會導致胃腸虛,這是相輔相成的。


因脾氣虛損引起的一系列脾臟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現象及病證。包括脾氣虛、脾陽虛、中氣下陷、脾不統血等證型。多數是因飲食失調、勞逸失度或久病體虛所引起。

Advertisements

脾有運化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輸布水液以及統攝血液等作用。脾虛則運化失常,並可出現營養障礙,水液失於布散而生濕釀痰,或發生失血等症。具體表現為:

1.脾氣虛

腹脹納少,食欲不振,而且進食以後感覺腹脹厲害,精神懶惰,神疲乏力,形體消瘦,或肥胖浮腫,舌苔淡白。

2.脾陽虛

大便都是稀的,很難成形,納少腹脹,還伴有隱隱的腹痛,喜歡溫暖,怕冷,手腳冰涼。皮膚沒有光澤或浮腫,小便短少或白帶多而清晰色白,舌苔白滑。

3.中氣下陷

在脾氣虛症基礎上,有氣陷臨床表現,如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等。

4.脾不統血

在脾氣虛症基礎上,有慢性出血臨床表現,如月經過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見脾氣虛弱的一些癥狀。

脾虛也常常表現為以下的五大癥狀。

Advertisements

癥狀一:食慾下降

在中醫理論中,當濕氣進入體內后最容易傷脾。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吃到體內的各種食物和液體,把這些物質轉化為能夠被人體利用的營養物質,為人體新陳代謝提供新的能量。

大多數人在夏季濕熱的環境中,都會出現食慾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慾不受影響,有較強的飢餓感,可是吃了東西后卻有飽脹的感覺,這也是胃強脾弱的表現。

癥狀二:舌苔有變化

舌頭的變化是脾的外在表現。健康的舌頭表面應為紅色,看上去很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輕薄且非常乾淨。如果舌頭邊緣已經出現明顯的齒痕,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

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髮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同時,在夏季,脾濕的人也常常感覺口內粘膩,面色晦暗發黃。

癥狀三:濕氣重

濕氣重的人還可能在短期內體重明顯增加,嚴重時會出現下肢水腫等問題。

身體肥胖的人,90%都是體質虛弱者。體虛是身體脾胃功能減弱衰退導致的。體虛會導致新陳代謝減慢,機體活力減弱,從而消耗營養的能力減低,營養不能消耗掉於是堆積在體內,形成肥胖。

癥狀四:早起不適

清晨起床,如果感覺胸悶氣短、頭暈腦漲時,說明我們的脾胃功能較為虛弱。

中醫認為,脾氣一虛,肺氣先絕。也就是說脾與肺的功能是相互影響的。脾虛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肺金失養,就容易出現氣短,動則氣促等肺氣虛的表現。

癥狀五:入廁宿便異常

如果出現宿便形狀軟爛、黏膩即為脾濕的癥狀,說明消化功能出現異常現象。

所以脾虛之人一定要注意飲食調理,要忌口。你想知道脾虛的人有哪些飲食禁忌嗎?你想知道脾虛的人吃什麼能緩解脾虛的癥狀嗎?馬上跟著小編去看看吧!

脾虛之人不能吃的食物

1.枸杞子


枸杞性平,味甘。但古代醫家也有認為,枸杞性寒。外邪實熱,脾虛有濕及泄瀉者忌服。《本草經疏》:脾胃薄弱,時時泄瀉者勿入。《本草匯言》:脾胃有寒痰冷癖者勿入。

2.山楂


又叫棠株、山裡紅。能開胃消食,但有損害脾胃之弊,脾胃虛弱者慎服。如《本草綱目》:「凡脾弱,食物不克化,胸腹酸刺脹悶者,於每食后嚼二三枚絕佳,但不可多食,恐反克伐也。」《本草經疏》:「脾胃虛,兼有積滯者,當與補藥同施,亦不宜過用。」《得配本草》:氣虛便溏,脾虛不食,二者禁用。服人蔘者忌之。元•朱丹溪還認為:「山楂,若胃中無食積,脾虛不能運化,不思食者,多服之,反克伐脾胃生髮之氣也。」因此,脾虛之人勿食之,更忌多食常食之。

3.梨子


梨性偏寒助濕,多吃會傷脾胃,故脾胃虛寒、畏冷食者應少吃。正如《飲食須知》中所言:「多食令人寒中,損脾,生食多成冷痢。」《本草經疏》亦云:「脾虛泄瀉,法咸忌之。」清•王孟英也曾指出:「中虛寒瀉者忌之。」因此,凡脾虛之人,尤其是脾胃虛寒而致的大便稀薄和外感風寒而致的咳嗽痰白者忌用。

4.螺螄


螺螄,是方形環棱螺的俗稱,為田螺科動物方形環棱螺或其他同屬動物的全體。性寒,味甘咸。正因其性質大涼,《隨息居飲食譜》中才明確告誡:「多食寒中,脾虛者忌。」

性寒,味甘,雖有清熱作用,但對脾胃虛寒之體則不相宜。正如《本草匯言》中指出:「此物體性大寒,善解一切熱瘴。胃中有冷飲,腹中有久泄不實,不宜食之。」姚可成《食物本草》亦說:「多食令人腹痛不消。」故凡脾虛者,法當忌食之。

5.牡蠣肉


性質微寒,味甘咸,雖有滋陰養血作用,但多食久食則導致脾胃虛寒,加重消化系統慢性疾病的病情,凡因脾虛所致的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消化不良症、慢性腹瀉者均忌多食。清•黃宮綉還說:「脾虛精滑者忌。」

6.


蚌肉性寒,味甘咸,能滋陰、清熱,但脾虛之人不宜多食,食之易傷脾胃陽氣。所以,清代食醫王孟英在《隨息居飲食譜》中告誡:「蚌,甘咸寒。多食寒中,脾虛便滑者皆忌。」

7.甲魚


有涼血滋陰作用,屬於清補食品,滋膩之物,多食久食則有礙脾之運化功能,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尤其是脾胃素虛之人,應當忌食之,正如《本草從新》中所告誡:「脾虛者大忌。」

8.鴨肉


性涼之物。《飲食須知》中曾說:「鴨肉味甘性寒,滑中發冷氣。」清•王孟英亦云:「多食滯氣,滑中,凡為陽虛脾弱,……皆忌之。」因此,脾虛之人,尤其是脾陽不足者忌食鴨肉。

9.甜菜


又叫君達菜。其性涼,有損脾氣。如《本草求真》中指出:「脾虛人服之,則有腹痛之患,氣虛人服之,則有動氣之憂,滑腸人服之,則有泄瀉之虞。」由此可見,對脾氣虛弱,尤其是脾虛便溏之人,不宜多食常食之。

應對脾虛應多吃的食物

1.糯米


糯米又被稱作「江米」,糯米味甘、性溫,入脾、胃、肺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虛汗之功效。

食物相宜

【糯米+紅棗】健脾益氣,適用於體虛氣弱、心悸失眠者。

【糯米+蓮藕】健脾止瀉、清熱生津,涼血散瘀、益氣養生。

【糯米+山藥】補益脾胃、斂汗止渴、益氣補腎。

2.薏苡仁


味甘淡,屬性微寒。具有利水滲濕和止瀉的作用。對於腹瀉、食慾下降等脾虛癥狀都適用。《和劑局方》:與人蔘、茯苓、白朮等合用,如參苓白朮散能滲除脾濕,健脾止瀉。

3.粳米


粳米又被稱為「大米」。性平味甘,對於脾胃以及肌肉的保健都具有益處。可以用來治療、改善因脾虛所致身體消瘦、煩悶、泄瀉、下痢等癥狀。

4.小麥


小麥屬於性涼味甘的五穀類食物。具有健心護腎、清熱止渴的功效。適用於口乾舌燥、心煩不安、食欲不振等脾虛癥狀。

5.甘薯


甘薯又被稱作「紅薯」,屬於性平味甘的食物。常吃能夠健脾益胃,治療和改善疳積瘦弱,腹脹瀉痢等身體不適癥狀。

6芝麻油


芝麻油性涼味甘,能夠潤滑腸道、預防大便乾結、幫助身體排毒解毒、治療食積腹痛、潰瘍等症。

不要因為貪圖一時的口腹之慾而影響了自己的身體健康哦,那樣就太得不償失了!脾虛的小夥伴在日常飲食中要注意飲食哦!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