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失敗的九大原因

李自成失敗的九大原因

老蔡的菜園子

晚明,在崇禎皇帝妄想恢復大明盛世的垂死掙扎中,在自上而下的載撤冗員中,驛卒們紛紛下崗,很不幸,一個叫做李自成的米脂漢子也失去了他賴以生存的職業,而後,丟了飯碗的李自成隨波逐流,身不由己的匯入了轟轟烈烈的明末農民起義的滾滾洪流之中。

無論姚雪垠老先生如何捧高李自成的地位和歷史意義,在我眼裡,李自成依然是一個崛起於末世的草莽英雄,憑藉著個人的努力和膽識,逐漸成為十三家起義隊伍中最為出色的一支,在經歷了壯大與圍剿,蟄伏與修養后,李自成最後給了外憂內困、千瘡百孔、風雨飄揚的晚明政府重重的一擊,迫使多疑而勤勉、刻薄而殘忍的崇禎皇帝在砍殺了自己的家人後,發出了悲哀的感嘆「吾非亡國之君,為何亡國?」自縊於北京煤山之中一棵小樹上。

Advertisements

草寇在推翻現政權后,最迫不及待要做的事情就是龍袍加身,迅速實現潛藏在靈魂深處的帝王夢,李自成也不例外,如果沒有揮師南下滾滾而來的八旗鐵蹄,沒有吳三桂的倒戈相向,中國歷史依然會沿襲成王敗寇的格局和朱元璋的飛鳥盡,良弓藏、走狗烹發展,大順朝和以往的朝庭更迭一樣,所不幸歷史在走到這兒時來了一個大拐彎,短命的大順朝並不順當,李自成在匆匆登基后,又匆匆望風而逃,在局勢一壞再壞下,兵敗如山倒,最後在湖北的九宮山被害身亡,我在惋惜一代英雄的功敗垂成時,不由對歷史驚人的相似感到無奈。

探尋李自成失敗的原因,憑弔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發現歷史的發展有其必然性,更多的時候則由許多不可知的偶然性構成,歷史不是史學家手中玩弄的玄學,更多的時候是一個花技招展的小姑娘,任由當事人隨意塗抹妝飾,尋找李自成成王敗寇的原因,並不代表我對清朝入主中原的抵觸,正如我始終堅信,如果李自成座穩天下,未必不會出現晚清喪權辱國的鴉片戰爭而被西方列強所壓迫。一個朝代的壽終正寢,是由許多糜爛的因素堆積而成,唐朝末年的藩鎮割據,東漢末年的宦官專權,南宋的偏安一隅,明朝的積弱難返,所謂改朝換代,都是病入膏肓,沉痾已久,朝代的變遷,掩蓋不了舊體制致命的硬傷。

Advertisements

傳統認為,李自成兵敗山海關,是大順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其實,早在入主北京之前,農民軍已經帶上了許多隱疾,李自成得天下並未得民心,早期的「闖王來了不納糧」似乎順應了民心,然而李自成在一系列軍事勝利中失去了清醒,追究李自成的敗因,歷史學家有過許多定論,但我認為李自成的短命大順朝是由以下原因所造成的。

一是沒有採納李岩的謀略,即據宛洛,緩出兵。晚明政權此時已是一個紙紮的稻草人,弱不禁風,李自成應該開疆拓土,廣置基層政權,採桑備耕,備戰備荒,鞏固後方,建立一個強大的根據地,而孤軍北上,沿途分兵卻是兵家之大忌。

二是入主北京后,不該馬放南山,刀槍入庫,匆忙登基,不該對晚明舊官僚趕盡殺絕,追繳餉銀,北京的士民對這支已呈「流寇」氣色的隊伍從失望到絕望,大順朝看似強大,實則如無水的戰艦隨時都會拋錨。

三是對關外滿清發展動向不能知己知彼,對這支虎視眈眈的精銳之師缺乏足夠的警惕性和防禦措施。李岩、宋獻策等少數清醒者雖一腔愚忠而不能據理死諫。當滿清提出分疆裂土的緩兵之計時不能從長遠考慮,讓疲於戰爭的士民休養生息,發展壯大以後再與其兵戈相爭。

四是做為大順朝第一人的李自成個人品質已經蛻變,再不能禮賢下士,同舟共濟,醉心於做帝王的享樂安逸之中,納妃即是其中一大敗筆,上行下效,沒有進取心的政權在滿清的虎視眈眈下更象一隻入虎口的綿羊,失去了民心,即動搖了大順朝的統治根本。

五是與吳三桂的和談失敗是兵敗山海關的決定因素,我寧願相信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傳說,這或許是許多偶然歷史事件中一個突發事件,吳三桂已然看清了大順朝許多致命的弱點,陳圓圓事件更象是吳三桂反戈一擊的借口,女人不是決定歷史的必然,陳圓圓不能成為文人士大夫眼中改變歷史的紅顏禍水,而更象一件巨大戰爭機器中的犧牲品,借假陳氏而變滿清三百年統治,是歷史學家的遁詞和無端借口。

六是兵敗后的李自成已經夫去理智,流寇面目暴露無遺,此時李自成尚有遠較潼關南原大戰後更為豐富的資本,但今非昔比,幾十萬精兵良將還不如昔日突圍而去的十八鐵騎,方寸大亂的李自成已經穩不住陣腳,一路潰逃,屠戮良將,誅殺忠臣,李岩兄弟之死大失軍心,田見秀為民開倉賑濟險被斬殺,李自成開始清除異己,宛如自卸臂膀。

七是早在兵發北京前已經絞殺了無數股農民起義軍,雖然壯大了聲勢,但也使多數農民軍首領心寒而分裂,而此時,不能再聯繫其它起義軍做為後援而自絕後路,特別是與已經分庭抗禮的大西王朝張獻忠幾成水火,而不能成犄角之勢牽制滿清。

八是據後來的歷史學家考證,明朝末年流行鼠疫,即歐洲俗稱的黑死病,李自成進京前後,北京周邊地區流行鼠疫。此為一種極易流行的、死亡率很高的且很難控制的可怕疾病。李自成雖然此時已經問鼎天下,雄心勃勃,但是農民軍隊伍染上鼠疫后失去了極強的戰鬥力,兵力再多也沒用,始終無法抵擋滿清的虎狼之師。

九是不能與前明地方割據勢力聯手抗清,不能廣泛掀起漢人反抗夷族入侵的情緒而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最後勢單力孤,束手無策,在湖北九宮山潰散后兵敗被殺。

看似風起雲湧,強大無比的大順朝短短一年多已成灰燼,浩浩蕩蕩的明末農民起義在推翻了明朝政權后自己卻去日無多,李自成把眾多流離失所,食不果腹的農民一腔希望毀之殆盡,李自成的悲劇在史書上極具震憾力,原因在於他已經取得政權,卻又將唾手可得的天下拱手送給了滿清,經歷了晚清的屈辱歷史,人們把更多的怨氣撒在李自成和吳三桂身上,似乎沒有他們,我們就可避免受外國列強宰割的歷史。倘或如此,歷史會有質的改變嗎?在經歷了幾千年的漢民族文化后,我寧願把希望寄托在滿清這支夷族上,只可惜漢文化的親和力和融合力太強大了,從北魏的胡服漢化,元朝的漢蒙一統再到清朝的完全漢化,外族也並沒有給漢文化帶來徹底的變化,大國的坍塌不會因民族的不同,政權的更換而改變,只是時間長短而已。

李自成的悲劇意義並沒有因大順朝的滅亡而不復存在,兩百多年後,一位叫做洪秀全的草莽英雄又接過了李自成的旗幟沿著李自成的道路徐徐走來,李自成和洪秀全這兩位末世英雄幾乎走著相同的軌跡,歷史驚人般相似,這股宿命的色彩似乎格外濃重。有誰吸取了歷史的教訓?天籟中我彷彿聽到了那巨人般洪鐘的大笑,我亦無聲。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