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有必,不得解脫

作者簡介: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母音老人蔘學,2000年後,遵母音老人囑咐,隨緣傳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門。

原文:

「29」問:「孔門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禮樂,多少實用。及曾晳說來,卻似耍的事,聖人卻許他,是意何如?」曰:「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著一邊,能此未必能彼。曾點這意思卻無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無入而不自得』矣。三子所謂『汝器也』,曾點便有不器意。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無實者,故夫子亦皆許之。」

釋義:

人之志向,志在世事,哪怕是志在天下人的吃飯穿衣、幸福生活,那也不是聖學之志。聖學之志,在「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聖學之志,在「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聖學之志,用陽明先生的話說,就是滅人慾,存天理,以至於純乎天理。這都是心境上的事,而不是世功上的事,乃至齊家、治國、平天下,也不是世功上的事。若是世功上的事,那麼,孔子的世功,則家有不齊,國有不治,天下有不平,何以稱聖人?若從修養上來看,孔子不但家齊、國治,天下亦平。世人看聖學,總往世功上看,總往世功上學,志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結果,從古自今,也沒有一個家齊、國治、天下平的人。既然人人都做不到,儒家聖賢豈不是盡說些永遠做不到的事?豈有這樣的烏托邦聖人?志在世事,落於世功,那就永遠也明不了明德,那就永遠也致不了良知,那就永遠也平不了天下,那就永遠也成不了聖人。

Advertisements

聖賢之學,志在良知,安在良知,以至於純乎良知,或曰純乎天理。良知心體,不是個孤零零的獨懸之理,而是一個遍含萬事萬物的本真之我,所以,才有孟子的「萬物皆備於我」,才有莊子的「萬物與我一體」,才有佛家的「體相一如」。

良知與世事,是一非二。世事是良知之相,良知是世事之體。體之與相,豈能是二?致了良知的人,安在良知,應事顯德,事父自然是孝,事君自然是忠,交友自然是信,治民自然是仁,這便是聖人的良知流行,這便是聖人的功德莊嚴。聖人與良知不二,隨緣應作,不落窠臼,則無枷鎖。

世人之所以受枷鎖,只因有意必固我,他固執一個意見,固執一個必定,固執一個死板,固執一個人我。意必固我極強的人,便會極度的煩惱。意必固我不強的人,便會不那麼煩惱。無意必固我的人,便無意必固我所導致的煩惱,所謂素其位而行,無入而不自得焉。

Advertisements

佛家也有這樣的說法,「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執著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執著於「意必固我」,就是人為地製造幻網,將自己囚禁在其中。若欲解脫這張幻網,唯有直下識得這個良知心體,以良知之眼而觀世間萬相,則見這世間萬相,極幻而極妙,極妙而極真。這時的人生境界,便是純乎天理的人生境界,便是天下太平的人生境界。

子路、冉有、公西華所言之志,落在世功,且有極美的人生意境,非一般世俗之輩可比。然而,向世功上落實,在世功上紮根,猶如一條繩索,一頭系著人,一頭系著事,人事相待,二元相對,便入了二元。二元相對,則萬相紛出。愚者不辨真假,認幻當真,趣入其中,愈解而縛愈堅,愈辯而義愈淵,何由得出離?

曾皙之志,意必固我,其情極淡,是個悠閑的境界。當然,落在悠閑,也是人慾。若不悟本,若不明心,也出不得這個悠閑,出不得這個人欲。

若人悟了本,致了知,上上升進,以至於無為,以至於至善,以至於天下平,這裡,無心於事而大用流行,無事於心而歷歷目前,事事無礙,本自解脫,是名天下太平。曾皙的境界,與聖人的境界極其相似,故孔子曰「吾與點也」。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