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性不規則陰道出血,不可掉以輕心

51歲的女性王某,月經不規律已經1年多了,最近陰道出血幾乎沒有停止過,每天都需要用衛生巾或護墊。

女兒建議她去醫院看看,她覺得自己沒有什麼不舒服的,出血量又不多,應該過一段時間就該絕經了,沒有必要去醫院檢查。

2、3個月以後,她覺得肚子有點脹,食慾也沒以前好了,以為是「消化不良」,到醫院掛了個內科號。

醫生給她做了檢查之後,轉到了婦產科,最後診斷為「子宮內膜癌」,已經是晚期。

王女士自認為處於快要絕經的年齡,月經紊亂是正常的,殊不知,女性到了這個年齡就是「多事之秋」,腫瘤發病率上升。

當然,王女士的情況並不多見,她這個年齡出現陰道出血,多是「功能性子宮出血」,也就是子宮卵巢沒有器質性病變。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圍絕經期陰道出血的問題。

什麼是圍絕經期?

圍絕經期是指卵巢功能開始衰退直到絕經后1年內的時期。有的女性40歲就開始了,短的1-2年,長的甚至10-20年。

我們前面有一篇題為「趁早補充激素,還能預防老年慢性病,您知道嗎?」的文章,講到了女性到了一定年齡就會出現諸如潮熱、睡眠障礙、情緒改變、泌尿生殖道不適、腰酸背痛、月經改變等一系列預示著卵巢功能衰退的表現。這一系列癥狀稱為「絕經綜合征」,其中月經改變是每一個女性都會出現的,只是表現不一:

好長時間(超過45天)來一次;

一個月來好幾次(十天半個月就來一回);

出血時間很長(經期超過7天);

出血量很多(出血量超過80ml);

月經不規律(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來月經)

為什麼圍絕經期會出現月經異常?

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卵巢功能逐漸衰退,激素水平下降是必然的,隨之而來的自然就是月經問題。

月經周期越來越長,月經量越來越少,直到徹底絕經,這是理想的絕經模式,但只有您夠幸運(10%女性),才能如此順利地渡過圍絕經期。

既然是自然現象,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王女士認為的那樣,是不是就不需要治療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有少部分是由於器質性病變(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內膜癌、宮頸癌前病變/癌、子宮肌瘤等)造成的,即使沒有器質性病變,出血時間長、出血量多,會出現繼發貧血、感染,影響健康

所以,當您出現:

月經周期縮短至小於21天;

出血多、持續時間長;

月經不規律;

有其他合併癥狀(發熱、頭暈、頭痛等)。

應儘快去醫院就診。

註:如果您超過兩個月沒來月經,最好也到醫院就診,因為長時間不來月經,子宮內膜持續增生,再次來月經就容易導致大量出血。

需要做什麼檢查?

婦科檢查是為了確定有無宮頸問題,生殖道及盆腔有無感染等。

如果檢查時沒有陰道出血,應行宮頸刮片(TCT)及人乳頭瘤病毒(HPV)篩查,排除宮頸病變。

做B超的目的是排除子宮器質性病變:子宮內膜息肉、增生、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等。

抽血檢查看看有沒有貧血、感染、凝血功能異常、肝腎功異常、甲狀腺功能異常等。

我們建議年齡35歲以上女性應首先行子宮內膜取樣(診斷性刮宮或宮腔鏡下活檢),不建議先行藥物治療

對於年齡≥45歲、長期不規則子宮出血、有子宮內膜癌高危因素(如高血壓、肥胖、糖尿病等)、B超提示子宮內膜過度增厚回聲不均勻者更應該行診斷性刮宮,有條件者首選宮腔鏡直視下活檢。

如何治療?

1、功能性子宮出血:

止血:孕激素、刮宮、口服避孕藥;

調整周期:雌孕激素序貫;

減少經量:放置曼月樂環(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 LNG-IUS) ;

防止子宮內膜病變:周期性使用孕激素或上曼月樂環。

註:圍絕經期使用口服復方避孕藥只作為緊急止血時可供選擇的一種方法,不適宜用於調整周期及預防複發。在用於止血時要注意監測凝血功能,警惕血栓形成風險,控制出血后儘快減量和停用。

藥物治療效果不好或者不適合用藥,沒有生育要求,不能定期到醫院檢查者,可以手術治療:子宮內膜切除術、子宮切除術。

2、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癌:

無生育要求者行子宮切除術;

有生育要求者,經醫生綜合評估,您充分了解風險之後可採用全周期連續高效合成孕激素行子宮內膜萎縮治療,如甲羥孕酮、甲地孕酮等,3—6個月後行診斷性刮宮,同時吸宮,取出所有子宮內膜送病理檢查。

3、由於子宮內膜息肉、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引起的出血,多數都要行手術治療,如息肉切除術、肌瘤剔除術、全子宮切除術等。

如何預防?

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

豆類: 黃豆、豌豆、斑豆、青豆等;

水果:蔓越莓、西梅、杏;

蔬菜:西蘭花、菜花;

全麥、亞麻籽。

女性到了圍絕經期,出現月經不正常是必然的,但不可掉以輕心,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排除器質性病變,根據病因進行治療,只有這樣才能安全平穩地過度到絕經期。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