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炎,不僅僅只是關節痛!

類風濕關節炎不但可以累及關節,還可以累及關節外的組織和器官。當患者出現關節外表現時,常提示預后不良。

作者:李擁軍 尹智功 郭玉榮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系統性自身免疫病,病變不但可以累及關節,還可以累及關節外的組織和器官。 當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出現關節外表現時,常提示預后不良。本文對類風濕關節炎關節外表現進行整理,以期引起廣大患者和醫務工作者的重視。

由於類風濕關節炎可直接累及心臟,也是動脈粥樣硬化和缺血性心肌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同時該病的治療藥物也可能對心臟造成損害,故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常伴有心血管併發症。其表現形式多樣,如心包炎、心包積液、心臟瓣膜關閉不全、心律失常、房室傳導阻滯、心室舒張功能減退,少部分患者的心電圖可出現非特異性ST-T改變。

Advertisements

類風濕關節炎可出現肺間質改變,多見於晚期病人,表現為乾咳、進行性呼吸困難,CT檢查有助於早期診斷,典型的肺部CT表現為毛玻璃樣、網格樣改變。胸膜炎也很常見,且多見於男性,典型表現為胸痛、呼吸困難,查體可發現胸膜摩擦音。肺內有時也可見到類風濕結節,是類風濕關節炎特異的肺部表現。隨著心臟彩超的廣泛開展,肺動脈高壓的發現較以前增多,早期可無任何臨床表現,提示預后欠佳。

類風濕關節炎累及腎臟病變的情況並不少見,病理組織學所見各型腎小球病變均可在類風濕關節炎中出現。臨床可見鏡下血尿、蛋白尿,少數可出現腎病綜合征。消炎止痛藥常引起腎間質損害,表現為尿α1微球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增多。腎澱粉樣變性是一種罕見的併發症,可導致腎功能衰竭。

Advertisements

消化道

類風濕關節炎病情活動時可出現食慾不佳、腹脹不適。消炎止痛藥和抗風濕葯的運用,也常導致消化道癥狀,表現為上腹痛,噁心欲吐,有消化道出血時則表現為黑便。

神經系統

常見末梢神經損害,表現為肢體遠端麻木,感覺減退,甚至有襪套樣感覺,病變晚期可出現運動障礙:病程久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偶可出現寰樞關節半脫位,若進行性加重,壓迫脊髓,可出現肢體癱瘓。正中神經受壓,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出現麻木、刺痛或燒灼樣痛,白天勞作后或夜間休息時癥狀更加明顯,被稱為「腕管綜合征」。

血液系統

貧血很常見,多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與病情未得到控制和慢性消耗有關,也有可能是非甾體消炎止痛藥對胃腸道損害,造成慢性小量失血所致。常見血小板增多,與疾病的活動相關,病情控制后可降至正常。類風濕關節炎合併白細胞減少、脾腫大時被稱為「Felty綜合征」。有肺部病變時,亦可有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現象。

血管炎

多累及中小血管,常是關節外表現的病理基礎。臨床上常見表現形式有遠端動脈炎,可表現為甲皺梗死、指端壞死、皮膚潰瘍、瘀點或紫癜;內臟動脈炎,如腦部的血管炎可表現為腦血管意外,腸道血管炎表現為腹痛、腸出血、腸穿孔,心臟冠狀動脈血管炎表現為心肌梗死。

類風濕結節

類風濕結節多見於關節突出或經常受壓部位,也可見於內臟器官,結節大小不等,直徑數毫米至數厘米,質硬,無自覺癥狀或輕微壓痛。它的出現提示著疾病的活動,給予積極抗風濕治療后,大部分類風濕結節可以消退。

溫馨提示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致殘性疾病,診療過程中不僅要關注關節病變,更要關注關節外表現,關節外表現複雜多樣,且較隱匿,易被忽視,當出現關節外表現時,多提示預后不佳,需給予積極的抗風濕治療。至於如何聯合使用傳統改善病情抗風濕葯,如何使用生物製劑,如何使用激素控制痛情,需在專科醫師指導下制訂個體化、規範化治療方案,分階段達標治療。治療目標不僅是要達到臨床癥狀的緩解,若有可能,還要達到影像學緩解

—END—

類風濕講堂是類風濕的健康管理平台,歡迎訂閱,也歡迎類風濕患者加入類風濕交流群(543175878)交流分享經驗~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