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活寄生湯 一類方《千金要方》

獨活寄生湯 一類方 《千金要方》

祛風勝濕的第二張方,一類方,重點方。獨活寄生湯出在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它也是常用於治療痺證。祛風勝濕這一節主要治療風濕之邪侵犯,屬於痺證為主的。獨活寄生湯在治療痺證是痺證日久,它是用於久痺。久痺之後,風寒濕邪反覆侵犯,滯留日久,往往影響人體正氣,造成肝腎兩虛,氣血不足。

從臨床表現來看,痺證日久以後,肝腎虧虛,它痺證,風寒濕邪阻滯經絡骨節還是存在,腰膝疼痛痿軟,肢節屈伸不利或麻不不仁,這組表現,它既有邪實的特點,又有正虛的特點。痺證,風濕阻滯在經絡骨節,腰膝疼痛,這有邪實的一面,這種風濕阻滯之後,氣血不通,日久影響肝腎,從肢節屈伸不利可以反映出來,古人說,伸而不屈,屬於骨病,屈而不伸,屬於筋病。肝主筋,腎主骨。它這個所以發展到肢節屈伸不利,功能障礙,這是涉及一個久痺影響到肝腎。麻不不仁也是一種氣血不足。從正氣來說,氣血不足還可以從畏寒喜溫,肝腎陽氣不足,不能溫煦,心悸氣短,氣血不足,氣虛出現氣短,血不養心出現心悸,舌淡苔白,脈細弱,也是氣血不足,正氣不支的一種表現。

Advertisements

主證分析

痺證日久,肝腎兩虛,氣血不足證。

久痺

痺證日久,肝腎兩虛

腰脊疼痛,痿軟,肢節屈伸不利,或麻不不仁

氣血不足

畏寒,喜溫,心悸氣短,舌淡苔白,脈細弱。

所以從主治證候分析來看,獨活寄生湯證是在痺證日久,造成肝腎兩虛,氣血不足,同時風濕仍然浸漬在經絡,骨節,這是久痺之後邪實正虛的一種特點。

治法

祛風濕止痺痛,補肝腎益氣血。

方解

獨活

祛風濕止痛

細辛

祛風,溫陽氣

防風

風中之潤劑,走十二經,增強獨活的祛風濕作用

秦艽

祛(經絡)風止痛,透邪

桂心

溫陽,活血,通過溫陽活血,增強祛風勝濕止痛

佐1

桑寄生

祛風濕,補肝腎,壯腰膝

改善腰膝屈伸不利,功能障礙

杜仲

牛膝

佐2

當歸

四物湯,養血活血。

Advertisements

(1)氣血不足需要養血。

(2)川芎當歸的活血作用,又有助於祛風濕。

川芎

地黃

白芍

佐3

人蔘

四君子湯差白朮(益氣健脾的基礎方)

人蔘補氣

茯苓健脾滲濕

甘草助人蔘補氣

茯苓

使

甘草

這方用藥較多,但是我們一整理以後,思路是很清楚的。獨活寄生湯以獨活為君,比較一下前面的羌活勝濕湯,羌活勝濕湯用羌活,這裡不用羌活,只用獨活。獨活入少陰經,屬於少陰經,少陰主骨,層次較深,同樣祛風濕,它作用層次較深。所以用於久痺,它做為君葯,祛風濕止痛。久痺之後,往往從腰膝這方面受累較突出,下半身,獨活善治下半身的風寒濕邪而止痛。

臣藥用了細辛、防風、秦艽、桂心,選葯上還是很講究的。細辛也能入少陰經,能夠祛風,也能溫陽氣,說細辛能起發腎氣,同時還能散風。作用也可以入少陰經。增加獨活這方面的散風作用。用防風,前面說過,防風是風中之潤劑,走十二經,適應面較寬,在這裡也是增強獨活的祛風濕作用。秦艽祛風止痛,但它祛風擅長於祛經絡,而且深層次的,層次較深的祛風。也能透邪,對外透邪,在獨活寄生湯中用來祛風透邪。桂心,肉桂心,它有溫陽作用,有活血作用。通過溫陽活血,增強祛風勝濕這些藥物祛風濕止痛。這四味藥物,細辛、防風、秦艽、桂心,增強了獨活的祛風勝濕止痛力量。作為臣葯。從前面我們所講的,這個方所反映的治法和功用來看,這一組君臣葯,重點體現了祛風濕止痺痛的作用。

佐葯有三組。第一組桑寄生、杜仲、牛膝,本身都有不同程度的祛風濕作用。同時又長於補肝腎,壯腰膝。對於久病肝腎不足,這種腰膝受風濕所累,甚至於屈伸不利,功能障礙。通過補腎,祛風濕,有助於改善。

佐葯第二組,當歸、川芎、地黃、芍藥,唐代都寫是芍藥,赤白芍不分,現在一般在這個方里,或者可以用白芍,或者赤白芍聯用。這四胃就是後世的四物湯。是養血活血的四物湯。它配這個在裡面,可以起到兩個作用,(1)氣血不足需要養血。(2)川芎當歸的活血作用,又有助於祛風濕。治風先治血,有助於祛風濕止痛。

第三組人蔘、茯苓,加使葯的甘草。實際上差一個葯就是後世的,(因為獨活寄生湯是唐代的),就是宋代的四君子湯。《和劑局方》的四君子湯,差了白朮。四君子湯是益氣健脾的基礎方,我們補益劑的第一個方。基礎方就是四君子湯。益氣健脾的基礎方,去了白朮。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用人蔘補氣,茯苓健脾滲濕,甘草助人蔘補氣,這樣分析就可以了。當然有的個別還提到,有的書上,或有的人認為,這個方不用白朮,是因為它偏於溫燥。這個說法不客觀,可以不這樣提。為什麼呢?四君子湯,宋代的,唐代的孫思邈用這個獨活寄生湯的時代還沒有四君子湯,一定說他是去掉了白朮,不是這樣的。只是客觀上這個方類似四君子湯,是運用上一種所見略同吧!都用這個益氣健脾。這樣認識就可以了。所以你這個方用一點白朮有沒有壞處?也不至於有那麼大的溫燥,因為這方里本身來說,有地黃、芍藥這一類的益陰養血之品。

所以從獨活寄生湯的構成來看,它祛風濕,止痺痛,這是針對痺證,但是久痺之後,導致肝腎不足,氣血不足。它又有一組類似於四物湯和四君子湯一大部分的補氣養血這個組成。使得全方邪正兼顧,標本兼顧,補瀉結合,考慮比較全面。而且還適合於服用時間較久。

配伍特點

邪正兼顧,祛邪不傷正,扶正不戀邪。雖然用祛風濕的葯祛邪,有一些溫燥之品,但不傷正氣,因為它有一組補氣血的葯。扶正葯容易戀邪,但它和這些祛風濕止痛藥同用,扶正不戀邪。所以照顧比較全面。

臨床運用

辨證要點

痺證日久,邪實正虛,腰膝冷痛(當然這氣血不足了),肢體屈伸不利(一般用到獨活寄生湯都有點功能障礙),心悸氣短,脈細弱(氣血不足的表現)。

隨證加減

痺證痛劇,加制川草烏,白花蛇。川草烏祛風濕止痺痛力量較強,白花蛇也有較強祛風濕作用。痺證痛劇,說明邪實比較突出。

畏寒嚴重(寒甚傷及陽氣了),加附子、乾薑。附子、乾薑聯用增加溫陽祛寒力量。

濕重,臨床往往表現出肢節疼痛,沉重,酸楚,去掉地黃這個滋膩之品,加防己、苡仁、蒼朮,增加燥濕、利濕、除濕力量。

如果從舌像、脈像和癥狀反映正虛,氣血不足不太明顯,去地黃、人蔘。避免壅滯戀邪。

使用注意

痺證屬濕熱實證者忌用。因為這個是邪實正虛。

我們討論到治風劑祛風勝濕,祛風勝濕最後一個方是獨活寄生湯,我們談了它的臨床運用。獨活寄生湯它主要用於久痹。久痹這個病,在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這些病當中,病程日久之後往往會影響血分。中醫理論所說的久病入絡。久病入絡之後,可以導致功能障礙。所以主治里那些關節屈伸不利,這些在臨床治療當中很難恢復。但獨活寄生湯由於邪正兼顧,標本兼顧,有補益肝腎、補養氣血的組合,和祛風濕的組合同時使用。藥性照顧比較全面,所以適合於久服。久服到一定時候,往往還可以適當改善功能。當然一般來說,像肢節屈伸不利,或功能障礙和喪失,完全性的恢復是不太容易的。我們在臨床上用獨活寄生湯為主,然後結合在辨證基礎上加味,有一些病程很久的風濕性關節炎,特別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做為可以改善癥狀,這個方可以改善癥狀,改善功能。療效不錯的。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