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魚之樂:王東嶽的辯證哲學

| 晾書石

(一)

大家好,歡迎路過晾書石。石主最近讀的一本書的王東嶽老師的哲學隨筆集《知魚之樂》。

身為自由學者的王東嶽是近年來哲學屆一位頗有爭議的人物——因為他自己提出了一個新的假說,一個新的萬物演化規律「遞弱代償」。乍一聽,還挺費解。其實,一解釋的話挺容易理解,只是此原理爭議甚大,王老先生大有「劍走偏鋒」「語不驚人」之氣概。

王東嶽 (圖片源自網路)

概括來講,王東嶽認為,愈原始愈簡單的物類其存在度愈高,愈后衍愈複雜的物類其存在度愈低,並且存在度呈一個遞減趨勢。在他的另一篇哲學專著《物演通論》里,他對「遞弱代償」原理進行了詳細解讀,他認為,自有生物以來,隨著生物屬性或者能動性的提高(代償度升高),生物的可生存性傾向就逐步接近於零。

通俗來講,自有生物以來,包括人在內的各種生靈,在時間軸上的存在是越來越短的,這是因為生物的存在能力或者說是對於自然外界的適應能力是遞減的。他舉例說明,原始的低等生物比如海綿、水母和魚類,時常處於悠然麻木的無聊情境中,於是他們衍化數億年而迄今不衰;進化到脊椎動物乃至哺乳動物階段,儘管他們的智商大幅提高,但是絕滅速度卻是在驟然加快,就像恐龍這樣盛極一時的霸主也難逃被生物界淘汰的命運。

這其實就是對我們習以為常的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的一種批判與否定,王東嶽認為,隨著物種的進化,生物自身的穩態是越來越低的,更容易受到自然的威脅與侵害,也就是說,就物種自身的生存屬性來講,生物的進化是越進化越弱的。

那生物的各種技能進化如何解釋?王東嶽提出一個「代償」的概念——隨著存在度的遞減,后衍物種為了保證自身能夠穩定衍存,就會相應地增加和發展自己續存的能力及結構屬性,這種現象就是「代償」。他認為,生物的各種生存技能的提升實際上是對於自身生存屬性降低的一種代償,是物種為了生存下去而不得的開發出的借力。以人類來講,我們發展了自然科技,我們有了社會分工,但人類對於自然的適應能力卻遠遠不及歷史上的各物種,我們不能像鳥類一樣在空中翱翔,不能像魚兒一樣在水中呼吸,我們還要與各種疾病相抗爭,我們有了疫苗,有了視力聽力的各種輔助工具……所以,就人類自身來講,我們是遞弱的。

(二)

「遞弱代償」原理之所以在社會學界引起廣泛爭議,還在於王東嶽將此自然學上的判斷引申至社會學各領域,在《知魚之樂》中,他對「智慧」「進步」「辯證哲學」「科學」「真善美」都表達出「頗有微詞」的戲謔之情。

王東嶽對於哥白尼的科學觀提出不同看法 (圖片源自網路)

比如在開篇第一節《有為與無為》中,他對我們傳統概念中的「有為」也即主觀能動性這麼評價:「有為無非是為了達成存在或者維持存在,倘若無為更見成效,有為豈非多此一舉?」,頗有老莊「無為而治」的味道;

在第四節《平庸者偉岸》裡面,他讚賞庸人的存在理念,意旨創新者常敗,遺傳守舊在維繫存續,庸人們不肯創新,是他們慧眼獨具,大智大德;

在第十節《哥白尼與內耳前庭》中,他不甚贊同智能飛躍與科技進步,將哥白尼對於自然真理的追逐比喻為「猴子搬苞谷」,邊撿邊棄,徒勞無功;

在第十二節《莊周夢蝶與笛卡爾的疑慮》中,他質疑理性知識,他說「我們憑什麼認定,理性知識必然就是感覺誤差的糾偏而不是失真的順延?」

在第十五節《善的缺憾與輝煌》中,他說「善一開始就抱有一個不善的動機,善惡因此註定要歸於一體」……

石主認為,且不論作者的立場和論點能否立得住,就其涉及的這諸多領域中的辯證思維,實值得人加以借鑒、思索。當然,石主也有很多期待與東嶽老師及諸君探討的地方:在「遞弱代償」的基本面上,作者多少有些反智主義的傾向,說到人來的未來與生存問題,我們掌握的科技與技能難道不是加分項?愚認為,對後天技術的運用也是一種能力,作者如果把觀點降低一個層次,可能更會被理解,比如說,科學技術與工藝的運用讓人類自身某方面能力退化,建議個體不要過分依賴外在條件,這就很好。對於作者關於「社會分工」質疑,竊認為,人要作為一個整體來存在,來應對可能存在的危機,專業精研與協作共存是必須而且必要的,應正視人類區別於其他單細胞無機物的能動作用和社會意識。諸如此類,尚有很多論點存有疑慮。

(三)

儘管,王東嶽拋出的「遞弱代償」原理遭到廣泛爭議,但,不可否認,正如石主上文所言,《知魚之樂》書中諸多的小故事,還是頗為耐人尋味的,很有辯證思維,很有啟發意義,閃爍著智慧光芒。

《知魚之樂》 (圖片源自網路)

比如,作者在闡述邏輯與事實的關係時,讓我第一次發現西方哲學與中國傳統哲學有相匯相通之處。作者將維特根斯坦邏輯學時講到「世界是事實的總和,而不是事物的總和」,講到「邏輯」與「事實」的關係。石主以為,這其實就與中國宋代程朱理學的觀念是相互照應的,西方的「邏輯」就是中國理學派的「理」。程頤、朱熹認為,如果有一物,就必有一理,理為形而上,物為形而下。雖然理學的根本宗旨在與教誨人們尊天理、守正道,宜加以批判。但唯心之挂念不失為強化自身修養的一種思維方式。(王東嶽在書中有很大篇幅在闡述中西哲學的對比,石主也有所感,將再擇篇章予以探析。)

再比如,作者在闡述文明發展的背後規律時,提到,不圓滿和不穩定是進一步分化前衍的先決條件。他以古希臘—古羅馬—基督教文明為例,作了闡述,分析該文明在政治、經濟、文化各個層面上的動蕩、搖擺和分化,最終推動資本主義形態的到來。這與我們常講的「分久必合」也略有相通之處。反觀中國數千年文明,也是在激蕩的時代(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民國)容易出現思想的萌發與文明的迸發,繼而隱性地推動後續的帝國奠基與建設,推動中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這也恰似馬克思主義哲學里的對立統一規律,事物發展的螺旋式上升規律。

而石主認為給我們帶來最大的啟示,是人類要有充分的危機感,以一個物種的概念來應對我們可能會面臨的各種危難,長存敬天保命之心,審時度勢,通權達變,強化我們的存在意識,切勿盲目自大,而成坐井之蛙。

石主才德淺薄,略作粗淺解讀。晾書石,石非寶石,卻常存書香,歡迎諸君石上留名,共享高見。請關注「晾書石」,更多精彩,期待與您見面。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