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喝普洱的老茶油們「不為人知」的那些事

記得2015年的初春,也是明前茶採摘最好的時節,我登上南糯山尋找古茶園。在海拔1500米的山間的小路旁,坐落著一個廢棄的小學校。我試探著走進去看了眼,競然有個婦女帶著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在玩耍。我好奇的走近,被熱情的女主人引進了屋裡喝茶。

走進茶山 練茶丹

原來,這家人放棄了上海的優越的環境,走進大山「煉茶丹」。據說,男主人是中醫世家,喜愛普洱,尋找了很久后,終於在南糯山上找到一片生態茶園,煉就「茶丹」。他們只喝南糯山的古樹茶,只選擇初春最好的一芽兩葉做成的茶,只用山泉水沖泡, 老茶油們唯一的選擇非一般人能比,令人汗顏。

當然,這是我親眼所見過最為講究,最為執著的老茶油。

靜和工一 造訪位於南糯山廢棄學校里的一間茶室

Advertisements

目睹已煉出的茶丹

只看山頭,不問茶

雲南有古六大茶山,包括慢撒、蠻磚、攸樂、椅邦、莽枝、革登。雲南地形環境複雜,雨量分佈不均,樹種存在一些差異,因此,同為普洱茶也會出現「北苦南澀」、「東柔西剛」的特質。每個山頭的茶也涇渭分明,當然,這針對老茶油而言,只有他們才能真正喝出差別。因此,這也造就了普洱茶的山頭茶。

舉個栗子,易武,原屬古代曼散茶區,比較有名的象麻黑、三合村、落水洞、張家灣,這些村落出的茶,香揚,水柔,韻長,被很多老茶油追逐,每年春天都會瘋擁而至,在當天的農戶家,看其採茶,制茶,收茶。更有甚者,親自動手操作,不僅滿足內心的喜愛,更成為傳奇故事的始作俑者。

以苦澀為霸氣著稱的「班章」已經被炒作的價格極高,其村落入口每年春天都會嚴禁進村者,防止攜帶其它茶葉混稱老班章。諸如此類的規矩,崎嶇顛坡的山路,都無法阻止老茶油們上山的決心。

Advertisements

老班章村的村口

倉儲有道,喝才懂

說說普洱茶的倉儲。所謂「濕倉」指傳統香港倉在快速陳化的倉儲,高溫、高濕、不通風。所謂「干倉」故名思意,主要在北方存儲的茶,其溫度、濕度均為正常環境自然陳化。一般入倉茶的湯色較暗而深,不清亮,但湯滑水甜,口感飽滿,缺點是因為高溫高濕的環境,永遠會加雜著倉味。未入倉茶,就是沒有刻苦加濕、加溫、不通風,隨自然四季變化,自然陳化。未入倉茶湯色金黃、黃紅、琥珀色、透亮,更沒有倉味。

對於一般人而言,入倉茶和未入倉茶容易分辨,但對於翻倉茶、退倉茶,如果不去尋根求源,就很難辨析了。

古董印級,有多少

古董茶、印級茶,最早在香港流傳。古董茶意指「同慶號」、「同興號」、「黃文興」、「干利宋聘號」、「猛景緊茶」、「福祿貢茶」等,1957年以前的私人茶號茶品。

舉個栗子,「八中茶」,是中國茶業公司於1951年9月註冊「中茶牌」商標,同年通知全國直屬茶葉公司統一使用。當時的設計為「外八中紅字,內綠茶字」,稱為「八中茶」,有中國茶葉銷往四面八方之意。

古董茶  八中字樣

那甲、乙級藍印又是什麼樣呢?就是以畫印的方式,在底部印有「甲級」、「乙級」字樣,發圖來看吧。

甲級印

乙級印

這些老茶散落民間,數量稀缺,能夠拿出真茶的可謂古董,但是,年代久遠,哪些是真茶,哪些是假茶,只有老茶油們才能知曉。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