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營養素」啥意思(一分鐘讀懂營養標籤)

 在強制或自願執行營養標籤管理的國家,把營養素分為必須標示和可選擇標示兩種。為強調必須標示營養素的重要性,將其命名為「核心營養素」。一般來說,核心營養素應該是對本國最具有公共衛生意義的營養素,也就是對國民健康影響最大的營養素。如美國規定14種,澳大利亞規定6種,我國規定4種:即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

  我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能量和蛋白質的缺乏在邊遠地區仍是主要問題,以致我國兒童的生長遲緩發生率在某些地區高達34%,低體重率高達18%。而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大城市,鹽、脂肪和能量的攝入偏高,如鈉的攝入量在部分地區達到18克/天,遠遠高於我國推薦量(6克/天),成年人體重超重的比例達25%,肥胖率達10.6%。同時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患病率不斷增加。關於預包裝食品的消費調查則顯示,城市人口每天攝入市售的包裝食品佔全天膳食的56%(油鹽醋調料除外),在農村和小城鎮人口佔30%,這個比例說明平衡營養的預包裝食品是影響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

Advertisements

  綜上所述,能量和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在我國是最具有公共衛生意義的營養素,缺乏可以引起營養不良、影響兒童和青少年生長發育和健康;過量則易導致肥胖和慢性病(高血壓、心血管病等)的發生髮展。要求在營養標籤上首先標示出能量和4種核心營養素的含量,這是對企業生產健康食品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國家為引導大眾選擇健康的膳食模式、保護消費者健康所做的基本努力。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專家團 《 生命時報 》

運營人員: 王躍 MZ015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