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脾虛證的中醫治療經驗分享

點擊文章末尾藍色「了解更多」,體驗【中醫智庫】,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內經》中曾提到過脾氣虛證,癥狀涉及現代醫學消化系統和非消化系統疾病。《內經》中對病、症、證三者之間的區別不是很清楚。中醫學經過後世醫家的發展,對於脾虛證又相繼提出了脾陰虛、脾陽虛的概念。現代學者認為脾虛證是一個上位概念,包括脾氣虛證、脾陰虛證、脾陽虛證。中醫認為脾主運化即指脾具有將水谷化為精微,並將精微物質轉輸至全身各臟腑組織的功能,實際上,就是脾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和運輸的功能。故《註解傷寒論》載:"脾,坤土也。脾助胃氣消磨水谷,脾不轉,則胃中水谷不得消磨。"脾主運化即是西醫所說的消化功能,所以一旦脾主運化功能失調就會使得消化吸收產生相應的病證。

Advertisements

1.辯證依據

"脾虛"一名出自《素問·臟氣法時論》,泛指脾之陰陽、氣血不足的各種病證。其病機多因飲食不調、寒溫過度、勞倦、憂思過度或久病傷脾所致。症見頗多。

脾陽虛又稱脾胃虛寒,症見納呆腹脹、脘腹痛而喜溫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溫、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腫、畏寒喜暖、小便清長或不利、婦女白帶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潤,脈沉遲等。治宜健脾溫中,代表方劑為理中湯。

脾陰虛為脾胃的陰液不足,而影響受納運化功能的病證。症見口乾唇燥,口渴喜飲,口淡乏味,飢不欲食,體倦乏力,肌肉消瘦,大便乾結,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等。治宜健脾養陰,代表方劑為葉氏養胃湯。

2.治療經驗

2.1脾氣虛證

李某某,女,42歲。主訴:納呆食少、乏力6個月。患者納呆食少、乏力,自汗,倦怠、消瘦、舌質淡,體胖大,邊見齒痕,苔白膩,診脈沉細。給予香砂六君子湯加減。處方:党參30g、炒白朮30g、茯苓20g、甘草6g、半夏6g、陳皮6g、香附10g、砂仁10g、黃芪30g、防風15g、炒麥芽15g。7劑,1劑/d,水煎分服。

Advertisements

二診患者較前好轉,又有腹脹。以前方加枳實12g、厚朴12g行氣除脹,7劑,1劑/d,水煎分服。

患者三診,四診以原方加減,病情較前明顯好轉,已與常人無異。

脾氣虛在脾虛證的初期,最主要的臨床表現是納呆食少、便溏以及乏力自汗,而在這個過程中還伴有倦怠、消瘦、舌質淡,體胖大,邊見齒痕,苔白膩,診脈沉細等現象。在這個時候主要的治療方法就是益氣健脾。常用的方葯如下:党參30g、炒白朮30g、茯苓20g、甘草6g、半夏6g、陳皮6g。如果患者納呆食少明顯,那麼可以添加香附、砂仁以理氣健脾;患者伴隨便溏則可添加訶子和罌粟殼以止瀉澀腸。

甘味葯入脾經,有益氣健中、補養脾胃的功效,味甘性溫者有補氣助陽之功,常用藥如人蔘、党參、黃芪、白朮、山藥、白扁豆、蓮子肉、炙甘草、大棗等,適用於以脾胃氣虛為主的病證[2]。白朮是健脾益氣助運化的要葯,炒用功效更佳。白朮與党參皆為健脾的要葯,但白朮健脾助運,党參益氣健脾,二者各有所長。脾氣健運,納運復常,則情得以好轉。

2.2脾陽虛證

趙某某,男,67歲。主訴:脘腹痛而喜溫喜按、大便稀溏。患者納呆腹脹、脘腹痛而喜溫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溫、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舌淡胖嫩,舌苔白潤,脈沉遲。給予附子理中湯合四神丸加減。處方:乾薑10g、生曬參10g、甘草6g、附子(黑順片)6g、吳茱萸6g、五味子6g、肉豆蔻15g、補骨脂15g,7劑,1劑/d,水煎分服。二診患者較前好轉,以原方30劑,1劑/d,水煎分服。患者自行調養治癒。

脾陽虛證多在脾氣虛證的基礎上,出現虛寒癥狀。脾陽不足,運化功能遲緩,不能溫運水谷,則水氣內停,陰寒內盛,濕阻氣滯,清濁不分,升降失職,而成脾虛寒諸證。脾陽虛臨床常表現為:納呆腹脹、脘腹痛而喜溫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溫、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腫、畏寒喜暖、小便清長或不利,舌淡胖嫩,舌苔白潤,脈沉遲等。臨證多以理中湯為基礎,藥用乾薑10g、生曬參10g、甘草6g、常用附子(黑順片),以成附子理中湯。陽虛及腎者,加入桂附八味丸,少火生氣,以助脾陽。清濁不分者,常發泄瀉,應予四神丸治之。

脾陽虛常與腎陽虛相合為病,為脾虛之重證,亦多有變證在其中,治療時不拘一格,以溫為主,兼有健脾,利水,止瀉,溫陽,化氣等多種方法,不一而足。脾為中焦大主,脾安則五臟安,因而治療時不拘一格,隨證治之。

脾氣虛證和脾陽虛證是脾病虛證不同的發展階段,初起是脾氣虛,繼之可累及脾臟陽氣,而出現脾陽虛證,較之脾氣虛證病情更加深入。

2.3脾陰虛證

梁某某,男,82歲。主訴:口乾便秘。患者口乾唇燥,口渴喜飲,飢不欲食,體倦乏力,肌肉消瘦,大便乾結,舌紅無苔,脈細數等。給予附子葉氏養胃湯:北沙參20g、麥冬20g、石斛20g、玉竹20g、桑葉10g、甘草6g、白扁豆15g、生地黃30g,7劑,1劑/d,水煎分服。二診患者較前好轉,以原方7劑,1劑/d,水煎分服。患者三診余證消失,

脾陰虛者,可因熱性病包括熱性傳染病後期,高熱傷陰,或胃病過用溫燥之品而傷陰,或素體陰虛內熱以及其他疾病傷及胃陰。臨床常表現為:口乾唇燥,口渴喜飲,口淡乏味,飢不欲食,體倦乏力,肌肉消瘦,大便乾結,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等。葯過於溫燥則傷陰,用藥宜甘涼柔潤之品,以滋養脾陰,如北沙參、麥冬、石斛、玉竹等,臨證多以葉氏養胃湯為基礎,藥用北沙參20g、麥冬20g、石斛20g、玉竹20g、桑葉10g、甘草6g、白扁豆10g氣鬱者加鬱金、木香以理氣除脹。

脾性喜燥惡濕,健脾祛濕多用溫燥之品,加重脾陰虛,養陰、滋陰則助濕,易傷脾胃,同時治之,療效不顯。凡此之時宜先調理脾胃,務必使津液生化有源,促使脾之陰復。應用健脾胃之葯,宜淡滲輕靈平和,不宜過用芳香溫燥之品,以免燥濕傷陰。

3.討論

脾虛多有變證,下面試述一二。脾虛易生濕,濕濁困脾,進一步影響脾的運化功能。據脾虛輕重,祛濕常用淡滲利濕、芳香化濕、苦以燥濕、溫化寒濕等法,但應注意切不可傷脾之陰。脾與肝關係密切,肝主疏泄,喜條達,與脾胃的正常升降功能有關。無論情志傷肝、木郁乘土,或飲食損傷脾胃,還是脾胃久病虛弱、土壅木郁,均可導致肝脾失調或肝胃不和,脾、胃、肝三者相互影響,治療時應酌情同以調理。脾氣虛弱,影響胃的腐熟消化。脾胃互為表裡,脾虛易導致胃滯,胃失和降,飲食積滯,又易影響脾的運化。若益氣健脾而不消胃滯,則胃已積之滯難除;僅消胃滯而不健脾,則脾氣益傷,即使胃之積滯暫去,猶有復積之虞。脾胃宜同治,不可單治一方。

點擊文章末尾藍色「了解更多」,體驗【中醫智庫】,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