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天!亞洲人因基因突變!無法降解乙醛5.4億人喝酒致癌風險高!

過量飲酒的代價不光是宿醉和傷身那麼簡單。4日報道,劍橋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飲酒會「損傷」幹細胞,從而提高罹患癌症的風險。

在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的1類致癌物清單上,酒精位列其中。英國的一項研究指出,該國4%的癌症由酒精引起,也就相當於每年12800人因酒精患癌。然而,飲酒究竟如何致癌,此前並沒有明確的分子機制證明兩者間的關聯。

英國劍橋大學MRC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科坦·帕特爾(KetanPatel)教授及其同事最新的一項研究指出,酒精可以損傷幹細胞的DNA,從而增加癌症發生幾率。這是科學家首次揭開飲酒和癌症之間的關聯,該成果於1月4日凌晨發表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

Advertisements

研究描述的「損傷」主要發生在造血幹細胞中。研究人員通過染色體分析和DNA測序發現,酒精的初級代謝產物乙醛會導致小鼠造血幹細胞DNA雙鏈斷裂。此前已有研究證實,在體外細胞培養試驗中,乙醛的確會導致癌症。

論文指出,雖然部分DNA斷裂隨後被修復,但是殘留損害仍影響廣泛,包括某些區域被刪除,染色體重排。而這些遺傳變化接下來會被傳遞到無數源自這些造血幹細胞的後代。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的造血幹細胞能分化為各種血細胞前體細胞,最終生成各種血細胞成分,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

帕特爾表示:「一些癌症發展的源頭就在於DNA損傷,雖然這些損傷通常是偶然發生,但我們的研究可以證明,飲酒會增加DNA損害的風險。」

Advertisements

當然,對大多數人來說,乙醛這種代謝產物往往是身體的「過客」,會被乙醛脫氫酶2(Aldh2)氧化為醋酸鹽。但研究人員在小鼠實驗中進一步發現,對喪失乙醛脫氫酶的小鼠被給予酒精時,其細胞中DNA損傷是正常小鼠的四倍。

上述結論意味著,對人體而言,能否藉助乙醛脫氫酶有效清除酒精至關重要。但研究人員指出,部分人群會攜帶兩種突變基因,即Aldh2和Fancd2,這會讓他們更易受到酒精影響,最直接的表現則是身體不適。以亞洲人為例,約有5.4億人口攜帶一種Aldh2基因突變,導致他們無法降解乙醛!

酒精早已被IARC列為1類致癌物,人體至少有7個部位的癌症都和它有著明確的聯繫:口咽、喉部、食管、肝臟、結腸、直腸和乳腺。在這其中,隨著飲酒風險增加幅度最大的是口腔、咽部和食道部位的癌症。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平均每天攝入酒精50克以上的人在這些方面的患病風險大約是不飲酒者的4~7倍。

帕特爾補充說:「我們這項研究強調的是,身體不能有效清除酒精會導致酒精相關的DNA損傷風險增加,從而也就導致相應的癌症。但重要的還有,酒精清除和DNA修復系統並不完美,酒精仍然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導致癌症,即使在防禦機制完好無損的人群中。」

報告顯示,亞太地區喝酒居中上水平,喝酒最多的是韓國,每年人均喝下約12.3升純酒精,列世界第13位。中國和日本每年人均在7.5升至9.9升之間。美國、巴西等國也處於這個水平。北非和中東地區屬於酒類消費最少地區

在中國,白酒行業風波不斷。從國務院提出「三公經費瘦身」、「塑化劑事件」,到中央軍委下發「禁酒令」,白酒市場一度遭到冷遇,但這些並沒影響人們對白酒的鐘愛。搜狐酒評網的調查共有28.5萬名網友參與,其中74%的人仍將白酒視為第一選擇,其次是啤酒和紅酒,分別佔21.5%和8.8%。

中國人喝酒的地域差異也很明顯,「酒量最高的省市」前十位分別是:山東、河北、江蘇、河南、北京、遼寧、安徽、山西、吉林和湖北。其中,72%的山東網友年夜飯喝了超過三兩以上的白酒,35%的人喝了半斤以上。江蘇緊隨其後,有68%的人喝了三兩以上的白酒,喝半斤以上的佔33%。排名第三的河北也不甘示弱,67%的人喝了三兩以上,31%的人喝了半斤以上。在飲酒量方面,山東人依然拔得頭籌,日均飲酒中所含酒精為83.1毫升,相當於3.8兩45度白酒或4瓶500毫升的瓶裝啤酒,酒精完全被人體分解需要5小時54分鐘。

調查還顯示,今年春節喝白酒的人群中,30—50歲的中青年人成為主力軍,佔到73%,18—29歲的消費者佔18%,50歲以上的人僅佔0.9%。另外,有26個省市區的數萬名網友春節假期里每天都在喝酒。

雖然春節長假里喝酒仍是主旋律,未成年人喝酒人數也減少了一半。

儘管如此,我國酒業市場仍然繁榮。儘管去年國家頒布的一系列政策對高檔白酒市場衝擊不小,一些高檔酒水的銷售額也明顯下降,但中低檔白酒依然很暢銷。本次調查顯示,價位在三五百元的白酒最受歡迎,紅酒銷量也是一路飄紅。

根據國際葡萄酒與烈酒研究機構預測未來5年,中國的酒精飲料增長率將達到63.2%,成為全球酒類消費增長的「引擎」。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