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心臟支架,你了解多少?

PCI 的一切始於 1977 年 9 月 16 日,距離現在剛好滿 40 周年。

當時,Andreas Grüntzig 教授於瑞士蘇黎世大學醫院,實施了首例冠狀動脈球囊擴張術(PTCA),對象是一位 38 歲冠狀動脈左前降支近端高度狹窄的患者。自此以後,心臟介入的發展一發不可收拾,主要經歷了如下時代:

創傷小,能解決問題,是經皮冠脈介入治療(PCI)的特點。根據中國冠心病介入的數據,2011-2016 年 5 年間有 257 萬例 PCI,平均每個病人置入 1.5 枚支架,以至於醫院大部分科室都有放過支架的病人。關於心臟支架的事,大家不可不知。

為什麼要放支架

在上世紀 70-90s,PCI 還處於 PTCA 時代,就是在血管狹窄的位置用球囊撐開。顯然,把原來突向管腔的斑塊往外擠壓,很快就會彈性回縮,事實上 PTCA 的再狹窄率高達 50%。為了避免 PTCA 后的彈性回縮,需要把擴張后的血管壁撐起來,支架就應允而生了。

Advertisements

什麼時候需要放支架

目前 PCI 的適應證,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1. 急性冠脈綜合征(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征、不穩定型心絞痛)。可以明顯改善預后,降低死亡率。

2. 嚴重的血管病變,包括左主幹狹窄>50%;前降支近段狹窄>70%;二支或三支冠脈狹窄>70% 並心功能下降(LVEF<40%)。

3. 藥物治療效果欠佳的心絞痛,並且血管狹窄大於 70%,用於改善癥狀。

簡單來說,就是心梗、血管嚴重狹窄或心絞痛藥物效果不佳的病人建議行 PCI,絕大部分情況下,PCI 需要置入支架。

革新換代

支架的革新換代,是為了儘可能長時間並最大限度地保持冠脈血管通暢,具體是想要獲得更低的再狹窄率,和更低的早期、晚期、極晚期血栓事件。

Advertisements

支架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改進的無非是兩個內容,一個是支架本身的材料,一個是支架上塗的藥物及裝載藥物的載體。

第一個階段:金屬裸支架(1993 年)

之所以叫「裸」,是相對於現在的藥物洗脫支架,簡單來說就是金屬網,上面沒有藥物。有了金屬支架的支撐,解決了 PTCA 后彈性回縮的問題。但金屬畢竟是異物,而且擴張后血管損傷併產生炎症反應,平滑肌細胞增生爬到支架裡面,引起支架內的再狹窄。金屬裸支架再狹窄發生率高達 20%~30%。

第二階段:藥物支架 (drug-eluting stent)(2003 年)

既然支架再狹窄的原因是炎症引起的平滑肌細胞增殖,那麼用藥物抑制細胞增殖就可能是不錯的選擇。把藥物塗在支架上,慢慢釋放,抑制血管擴張之後的細胞增殖,這就是目前臨床使用最廣泛的藥物洗脫支架(DES)。的確,支架再狹窄明顯下降,到 10% 以下。

根據 2016 年中國冠心病介入的數據,中國 DES 使用比例為(DES)占 99.60%,因此臨床上碰到的絕大部分是藥物支架。而根據塗的藥物不同以及聚合物(藥物的載體)的不同,又分為兩代,第一代藥物支架塗層主要為紫杉醇和雷帕黴素,第二代藥物支架塗層主要為佐他莫司和依維莫司。

目前認為,第二代藥物支架在支架再狹窄、晚期支架內血栓等方面可能優於第一代藥物支架 [2]。

第三階段:生物可降解支架 (BVS)

在理想情況下,支架作用完成、血管重新塑形后,我們希望支架可以溶解、消失,從而避免持續異物刺激。另外,這種可降解的支架可以給病人留有多次導管治療的餘地。基於此,第三代的生物可降解支架應運而生。

雖然目前 FDA 已批准了生物可降解支架的臨床應用,但要取代藥物支架仍為時過早。

2017 年 3 月 18 日在第 66 屆美國心臟病學會(ACC)年會上,發布了 ABSORB III 研究 2 年隨訪結果。該研究比較了冠心病患者中依維莫司洗脫完全可降解支架(BVS)和藥物洗脫金屬支架的遠期效果。結果顯示:與應用金屬支架患者相比,應用 BVS 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增加 [3]。

接受 Absorb BVS(吸收)的患者靶病變失敗風險顯著高於金屬支架組(10.9% 比 7.8%,p = 0.03)靶血管心肌梗死事件率顯著高於金屬支架組(7.3% 比 4.9%,p = 0.04)。接受 Absorb BVS 的患者確定和極有可能的支架血栓率為 1.9%,是金屬支架組的 2 倍以上(金屬支架組為 0.8%)。

因此,FDA 提出對雅培第一代全吸收式生物冠狀動脈支架 Absorb 應謹慎使用,特別是在極小血管病變上。緊接著波科(另一生產支架的大公司)宣布放棄可降解支架項目。生物可降解支架未來的走向,可能需要更多的技術更新和更完善的手術操作規範。

支架在冠脈以外的影響

支架放進去,冠脈血流改善了,但也帶來一些血管以外的問題。

(1)首先是務必要使用抗血小板藥物。

根據 2017 年 ESC 雙聯抗血小板指南,對於接受 PCI 的穩定性冠心病患者,不論植入支架類型(藥物支架還是裸金屬支架),均推薦阿司匹林 + 氯吡格雷的 DAPT 方案 6 個月。(I,A)

支架置入后,血管內皮會逐漸覆蓋到支架表面,從而使支架不再與血液中的血小板、凝血因子等直接接觸。然而,不同支架再內皮化時間是不同的,因此「務必」要雙抗的時間也不同,裸金屬支架至少為 1 個月,藥物支架推薦為 6 個月,生物可降解支架為 12 個月。第二代的藥物支架藥物釋放更快,再內皮也更快,如有必要雙抗時間可縮短至 3 個月。

(2)支架置入后對抗血小板藥物的高要求,主要是帶來了外科手術時機的問題。小到拔牙、切息肉,大到各種腫瘤手術,急診手術,這不停抗血小板藥物怕手術出血,停了又怕支架內血栓。

首先,指南不推薦在 1 個月內停用雙聯抗血小板藥物,進行擇期非心臟手術(Ⅲ,B)。6 個月後停用抗血小板藥物是相對安全的。而在 1~6 個月之間,需要多學科的專家團隊(外科、心內科、麻醉科等),按照手術的緊迫性,血栓的風險制定個體化的方案。另外,目前第二代藥物支架再內皮化更快,如有必要,在 3 個月後停用抗血小板藥物可能是相對安全。

那藥物要停多久呢,替格瑞洛至少在術前 3 天停用,氯吡格雷至少在術前 5 天停用,普拉格雷至少在術前 7 天停用。(Ⅱa,B)雖有目前指南推薦外科手術前不必要常規停用阿司匹林,但按照國內的習慣,常停用 5 天。

(3)可否做 MR:幾乎所有市面上的冠脈支架產品, 都經過測試, 並且已經註明磁共振 (MR) 安全。所有的支架產品在 ≤ 3T 的磁共振檢查中都是安全的,而且有研究者證實可以在置入支架的當天進行 MR 檢查。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