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與《史記》

《史記》,原名《太史公書》,治司馬遷著,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這段時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歷史。此書「網羅天下舊聞」,囊括各種歷史資料,融為一體,並努力貫古通今,在敘述史實的過程中總結歷史「成財興衰」的規律。更重要的是,司馬遷在自序中指出,此書的寫作目的,在於「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這種打通一切領域,自立學說,評述歷史的氣魄,前無古人,也使《史記》不僅成為一部偉大的歷史著作,還成為一本極其出色的歷史哲學著作。司馬造繼承先秦史家秉筆直書的傳統,以過人的膽量,嚴謹的調查研究,去偽存真,寫成此書,歷代學者「皆稱遷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質,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漢書.司馬遷傳》)

Advertisements

《史記》的文學藝術價值也極高。《史記》通過尖銳的矛盾衝突和典型的細節描寫,塑造了眾多個性鮮明的歷史人物典型;在敘事技巧上,善於剪裁,繁簡得當,故事性、戲劇性極強,語言精鍊生動,情感濃厚。《史記》的文章也成了後世學習文學的典範。

《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前145-前74)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天山西河津)人,中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是太史令,掌天文、測候、圖書之搜集整理以及歷史之編撰。司馬遷自小受父親熏陶,「年十歲則誦讀古文「,接受了系統的文化教育,二十歲時開始漫遊,幾乎走遍大江南北,獲得了廣博的學識見聞,且在皇帝身邊做了二十餘年郎中,為修撰《史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司馬談卒,三年後,司馬遷為太史令(38歲),開始搜集資料,發憤修撰《史記》。天漢三年(前98),司馬遷造李陵之禍,被判宮刑,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獲赦出獄,做了中書令,掌握皇帝的文書機要,繼續發憤著書。大約在武帝征和二年(前91,司馬遷55歲),書成,歷時達18年。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