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藏釋迦牟尼佛骨舍利-洞景佛寺

孟定洞景佛寺位於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國家級口岸-孟定鎮的洞景寨,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其建築結構及陳設屬南傳上座部佛教山林派。大殿內有釋迦牟尼金色大佛一尊及彌勒睡佛22尊,神采各異。因埋藏釋迦牟尼「舍利子」而聞名東南亞。

該寺佔地面積為106畝。名為佛寺,實則內含一寺一塔。寺稱洞景佛寺,塔叫洞景佛塔。「洞景」在傣語中是鎖骨的意思。而流傳的種種傳說也使洞景佛寺蒙上了神奇的色彩。據傣族《佛經》記載,孟定洞景佛寺始建於傣歷874年(即公元1512年),迄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

據洞景佛寺史載,釋迦牟尼圓寂后,其屍焚而得晶骨,即「舍利子」晶骨分為八份傳遍各地,具有超乘公德的佛力,即以普渡眾生。釋迦牟尼「舍利子」一部份傳入孟定並埋藏於洞景佛寺內。1994年在重修佛塔時挖掘出佛像69尊及珠寶、銅像、小塔等物品,同時出土的兩片銅刻銘文中記載了該寺藏有聖物「舍利子」的事實,其中掘出一節長約3厘米的呈晶體橢圓形的佛骨(釋迦牟尼「舍利子」)。「舍利子」的發現給洞景佛寺蒙上了神秘的色彩,以致影響到整個東南亞,洞景佛寺也因此形成了一個佛祖救世濟世,普渡眾生的佛教聖地。

Advertisements

佛寺庭院四周環境優美,花香醉人。佛殿正門朱紅彩繪,10扇格子門上雕刻有釋迦牟尼修行成佛的全過程,畫面逼真傳神,金光熠熠。殿門前兩側塑有雨沙貢和瓦頌塔莉兩尊神像。位於右邊的雨沙貢據說是佛寺專管記事的神。而左邊的瓦頌塔莉則是幫助釋迦牟尼成佛的女神。釋迦牟尼不為凡塵動心,終於修行成了佛祖,以大慈大悲之心普渡眾生。

佛殿中塑有1尊高大的釋迦牟尼佛像。佛像前後還分別附有1尊彌勒睡佛像和文殊菩薩塑像共22尊,這些塑像神采各異,栩栩如生。在朱梁畫棟的映襯下,整個佛殿顯得金碧輝煌。佛殿樑柱懸挂著的紅、綠、黃、白等顏色的幡,據說是信徒死後登天的雲梯。幡腳刺繡著各種精美花鳥圖案,可謂是傣族手工刺繡藝術的精華。佛寺殿柱旁立著的一隻象腳鼓,大約3米高,這樣的長鼓,大概只有佛主和菩薩才能敲得動了。

Advertisements

出了佛寺,沿台階而上,到佛寺右面的山崗平台上,就可以見到臨滄境內最大的佛塔——洞景白塔。據說,洞景白塔的建造比洞景佛寺還要早,具體時間年代已無實物可以考證。

據洞景佛寺史載,釋迦牟尼圓寂后,起屍焚而得晶骨,即「舍利子」。晶骨分為8份,傳遍各地,以普渡眾生。釋迦牟尼「舍利子」一部分傳入孟定,埋藏於洞景佛寺內。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