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教你正確認識心腦血管疾病

據統計,目前我國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數已超過2.7億,心血管疾病已成為我國人口的第一大疾病死因,也是造成死亡率最高的非傳染性疾病。然而,與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複發率、高醫療費用相對應的卻是我國心血管病低知曉率、低治療率。

據京華網健康頻道特邀中醫顧問、天津國泰醫院心腦血管疾病專家崔軍主任介紹,絕大多數心血管疾病患者根本不清楚自己的心臟病究竟有多嚴重,甚至一些醫務人員也認為「有癥狀」才應該做心臟檢查,這一系列理解誤區導致了我國近50萬心臟猝死患者得不到早期篩查和及時救治。對此,崔軍主任呼籲,正確認識心臟疾病,嚴謹對待「隱形殺手」,是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的關鍵。

近期,崔軍主任根據35年從醫經驗,總結了心血管疾病認識的誤區,並針對這些誤區給出了正確建議。

Advertisements

誤區一:年輕人無需擔憂心血管病。

解答:當下若不注意,未來一定會出問題。要想遠離心血管病,現在就要養成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誤區二:我的父母有心血管病,我一定也會得病,預防無用。

解答:有家族病史僅僅表明,自己未來的危險高於其他人,但若及早預防,如多運動、健康飲食、控制糖攝取,對預防心血管病仍有奇效!

誤區三:我還年輕,無需擔心膽固醇過高。人到中年,才會出現血脂高吧。

解答:建議,20歲就應該查血脂,之後每5年查1次;若家人肥胖或膽固醇過高,開始查血脂的時間還應更早。

誤區四:有心臟病的人,為減輕心臟負擔,一點活動都不能做。

解答:大錯特錯!在心臟病發作之後,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儘早開始規律的活動;有慢性病的人,每周至少要有2~2.5小時中等程度的活動。

Advertisements

誤區五:有心臟病的人,會感覺到胸口疼痛。只要有胸口痛就,就是心臟病。

解答:不一定。胸部疼痛是典型的癥狀,電視劇也常這樣演。但很多時候,心臟病發作之前,沒有胸口疼痛的感覺,而是氣短、想吐、頭暈眼花等。為謹慎起見,有不舒服的話,還是到醫院檢查的好。

誤區六:我的腿有點痛,不太舒服,年紀大了就會這樣,不可能與心血管病有關係。

解答:腿部感覺疼痛,尤其是走路時出現的疼痛,很可能是下肢血管出了問題。下肢動脈出現動脈粥樣硬化的人,往往會發生嚴重的心血管病,如心梗、腦中風等。目前有病在腿上,險在心上的說法。

誤區七:有高血壓,就應該有不舒服的表現。身體不痛不癢,就是沒事。

解答:別忘了,高血壓的綽號是「沉默殺手」,不量血壓就不知道自己有沒有高血壓。除高血壓外,高脂血症和糖尿病都不會有癥狀。甚至有些嚴重的心血管病,都沒有表現。

誤區八:心力衰竭就是心臟停止跳動。

解答:心臟突然不跳了,叫心臟驟停,不叫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心臟沒勁兒了,有呼吸困難和憋氣、水腫等癥狀。心臟不跳了,人就不行了。

誤區九:心跳快就是心臟病的前兆。

解答:心跳快的原因很多,不一定有心臟病,比如、甲亢、運動、情緒緊張和發熱等。有些心律失常也表現為心跳快,需要至醫院檢查才能確定。

誤區十:糖尿病患者,只要按時吃藥控制血糖,就會預防心臟病。

解答:就算血糖值控制穩定,只能延緩或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無法完全避免。有糖尿病的人還要控制高血壓、服用他汀控制血脂,以及強化的生活方式干預,才會最大程度的預防心臟病。

更多健康諮詢、疾病疑問、養生科普,可關注官方微信號:tjgt120

運營人員: 趙穎 MX007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