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氣葯、理氣葯該如何運用?聽國醫大師來講解!

人蔘、黃芪、陳皮、木香,這些補氣葯、理氣葯都是很常見也很常用的一些中藥,但很多人對這些葯的實際運用,卻還有很多偏差,從單味葯到方劑的使用,其實都是大有玄機的。今天就分享一點國醫大師方和謙運用補氣葯、理氣葯的經驗,愛中醫的你,千萬要細讀喲~

方師對補氣葯、理氣葯從單味葯到方劑的使用闡述了個人的經驗。在臨床中方師常用的補氣葯有:人蔘、黃芪、白朮、茯苓、大棗、黃精、山藥等;常用的理氣葯有:陳皮、厚朴、萊菔子、香附、烏葯、藿香、紫蘇、青皮、木香、白芷、枳殼、砂仁、薄荷等。

中醫學說對氣的解釋是多種的。方師認為氣的實質是代表一種機體動態的反應。在古代氣不僅在醫學上用,在哲學、科學方面都曾有過氣的解釋,總而言之,氣是在有形態的物質基礎上的功能活動。《幼學》中說:「宇宙之間,混沌初開,氣之輕清者,上升為天,下降者為地。」醫學上用氣來解釋很多現象,分析各種物質狀態,稱作陰陽之氣,四時之氣等。如陰氣、陽氣,哲學上記載於《易經》,醫學上記載首見於《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陽者,天地之道也……故治病必求於本,本於陰陽。」四時之氣記載於《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素問·五臟生成》、《素問·經脈別論》等篇章中。氣有一元化、多元化概念,一元化是對氣多種現象的分析,正常的氣稱為「正氣」,疾病的病氣稱為「邪氣」。《內經》云:「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李東垣言道:元氣、谷氣、衛氣、榮氣、清氣,升發諸陽上升之氣,精氣,包括氣血精液,均此一氣化生,此為正氣。從病的角度講,《素問·邪氣臟腑病形》言:「百病皆生於氣。」治療應以調氣,調氣又有補氣、泄氣、疏解等不同治療方法。從五臟六腑到分類用藥,氣血可作為疾病的主體來看,也可以作為一個用藥的方針來看。氣虛則補之,氣實則瀉之。

1.補氣葯

人蔘:近代使用的有人蔘、党參、上党參。人蔘為吉林野山參、還有種植人蔘、高麗參等,均可大補元氣。党參臨床應用最多,還有孩兒參(太子參)比党參溫補性差,可用到15~30g。經驗:一般狀態下,補中益氣党參最佳,用量10~15g。虛證、脫證、急症、不足等情況下用人蔘,如搶救中獨參湯的使用,生脈飲中人蔘的使用。蒸曬者為紅人蔘,溫補作用強,未曬制的為白人蔘、高麗參,補氣作用更強。人蔘使用一定要去蘆。無論人蔘、党參、太子參、高麗參、紅人蔘均具有補中培中的作用,而西洋參溫補不如人蔘,但西洋參具有補氣生津作用。

人蔘在方劑中的應用:如炙甘草湯,《傷寒論》177條:「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始於表虛終於里虛。炙甘草湯方劑中有人蔘,用在里虛,補氣治里。又如生脈散出自《備急千金要方》,治暑熱傷氣之虛證。後世將生脈散製成口服液、注射劑,用於補氣養陰,治療氣陰兩虛證,方中有人蔘補氣治虛。另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保元湯,方中人蔘、黃芪、炙甘草。人參與黃芪相伍補氣培中,固脫止汗,固護後天的元氣。而由參術苓草組成的四君子湯不溫不燥,氣味平和,為補氣的基礎方。《脾胃論》中的補中益氣湯作為補氣的代表方劑,側重調理脾胃之氣,方中的當歸和血,陳皮理後天的脾胃之氣,柴胡、升麻升舉清陽,使脾胃之氣達於外,使參術芪草之補益之性達於體外,使該方補而不滯。人蔘具有補元氣的作用,產後體虛可以用紅參一兩,使產後恢復期縮短,這就是獨參湯的使用。

黃芪:有生炙兩種,具有補氣固托,健脾止汗功效。生則固表,炙則健脾、益氣培中。黃芪固表止汗有實腠理之功,為止汗峻補之劑。參芪合用,謂之保元湯培補元氣。治中風有參附湯、芪附湯、術附湯,用之益氣回陽救逆。黃芪每每與防風同用,是因黃芪得防風配伍效果更好。如玉屏風散,防風走表,黃芪實腠理,防風得黃芪走表作用加倍。外科癰疽出現陰證時,壞死組織不能脫落,不能返陽,此時重用黃芪可以扶正。又如貞芪扶正顆粒,可以作為腫瘤手術后恢復期用藥,重在益氣調補後天。當歸補血湯中有黃芪一兩,當歸二錢,其意義在於重用黃芪,發揮以氣生血的作用,達氣血雙補的目的。在急症中,配人蔘,配伍成參芪術附,可用於回陽救逆。

白朮:苦溫性燥,能除濕健脾,為補脾要葯。藥用有炒白朮、生白朮之分,炒則性燥,燥濕健脾,生則性稍緩。祛濕之所以健脾,因脾主運化水濕,為後天之本,白朮健脾祛濕,脾虛作脹,白朮不能離也。仲景用白朮健脾除濕的方劑有五苓散、枳術丸(《金匱要略·水氣病》)。《傷寒論》「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可用理中湯,方中亦有白朮。另外,張仲景在妊娠安胎方面的安胎散(《金匱要略》),則是由當歸、白朮組成,因白朮有安胎、保胎的作用。凡有脾氣不足,白朮盡可應用。但當病壅滯之時,用白朮還應加炒枳殼、木香、砂仁等行氣葯,以增白朮補之又不壅滯之力。

茯苓:為松樹根多年化生的物質,有赤茯苓、白茯苓之分,中心沒有變化的部分叫茯神木,外皮叫茯苓皮,性甘淡平,甘能益脾氣,淡能滲水濕,並具有安神培中作用。但補益之性不及白朮。在四君子湯中為臣佐葯,脾虛之人可用其益脾滲濕之作用。在治腎虛病中也可作臣佐葯,如六味地黃湯中,配山藥以瀉腎濁。茯苓配酸棗仁、柏子仁、遠志則可安神定志。

大棗:甘平,補益脾陰。仲景有苓桂姜棗湯,通過益心氣,健脾氣,治心下悸。仲景在氣逆證中也用棗,如《金匱要略·奔豚氣》「奔豚,氣上沖胸,腹痛,往來寒熱,奔豚湯主之。」又如逍遙散中大棗的應用,可緩脾氣。大棗在峻瀉藥中常配伍使用,如十棗湯中的大棗可起到緩大戟、甘遂毒藥之猛烈的作用。

黃精:性甘溫,脾腎雙補。可替代熟地、當歸,但其性壅滯。如九轉黃精丸中,當歸走血,黃精走氣,為氣血雙補方劑,性偏溫熱,因此,外感風寒偏溫者盡量不用。

山藥:有生炒之分,質滑性澀,固脫止瀉,固遺精。所以參苓白朮散中炒山藥為要葯,肺脾腎俱補。六味地黃丸中也有山藥。如缺人蔘時,山藥可以代替人蔘,以固脫止汗補虛。

2.調氣葯(理氣葯)

紫蘇:降氣,在咳喘痰證里應用,在其他胸腹疾患中也有應用。如藿香正氣散中有紫蘇。紫蘇有降氣止痛的作用,可緩解平滑肌,能緩解胎痙,有安胎之用,故胎孕不忌。在表紫蘇能發汗,在里能調經,和當歸、川芎同用,散血活瘀調營;配杏仁、白芥子、萊菔子,能消痰定喘;蘇梗配砂仁和胃寬中,因此方師在和肝湯中就加有蘇梗。

厚朴:為木本,又叫川厚朴,苦辛溫,為理氣的代表葯。呼吸系統中咳喘病證常應用此葯,如仲景之經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湯可治「喘家作」,以及「發汗后,腹脹滿,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蔘湯主之」。在時方中常用此葯,如平胃散(蒼朮、厚朴、陳皮、甘草),大承氣湯(大黃、厚朴、枳實、芒硝)。方中厚朴行氣作用強,如果真氣不行,定要慎用、少用,或不用。

陳皮:苦辛,同補藥則補,如補中益氣湯;同瀉藥則瀉,除痰潤腸如瀉腸丸,降逆止嘔,如二陳湯。陳皮是理氣葯中使用最廣泛的。但陳皮性燥,陰氣大傷者少用。

附:橘核可用於疝氣及外生殖器的疾患。橘葉對於氣機阻滯腫脹的病症,如乳腺炎、附睾炎、斜疝的治療均有良好效果。

香附:藥性緩和。與川芎相對應,川芎為血中之氣葯,香附為氣中之血葯。與烏葯相比,均為理氣葯,胸腹部理氣常用藥,香附偏於和調肝膽,烏葯順氣,偏於胸腹腔氣滯。含有香附的方劑如越鞠丸(芎蒼曲附梔),可行六郁之氣。含烏葯的如烏葯順氣丸,為化瘀理氣,胸腹止痛的常用方劑。艾附暖宮丸主治婦科月經不調,故香附為婦科常用藥。

白芷:氣溫味香散,上走頭面,散濕止癢,能通竅走表。從木香與白芷來看,反應諸香皆有散之用。如外科病證:丹毒、乳腺炎常用,方如仙方活命飲。另吳鞠通在腹瀉中也有應用,如《溫病條辨·中焦篇》中的茵陳白芷湯。白芷對於治療功能性頭痛,也有一定療效。

枳殼:枳殼性緩,枳實性猛。仲景《傷寒論》諸方中用的均是枳實。消化疾患中,緩則用枳殼,如保和丸、枳術丸,可促進新陳代謝。枳殼與陳皮為同一植物,枳殼、枳實、陳皮、青皮均有調氣作用。

薄荷:先涼后溫。臨床上,頭痛走表應用;里證開郁亦用,如逍遙散;痔漏、腸風、瘧疾都可使用。

方師再三告誡:治氣要重視五臟之氣,肺脾腎之氣,也稱為上中下三元的三焦之氣。《靈樞》:「上焦開發,宣五穀味,中焦受氣取汁,下焦腎間動氣。」氣葯外可走表,內可行里,補虛瀉實,以氣當先。但要注意「氣有餘便是火」,「氣要不足便是寒」。補虛要注意化寒,瀉實要注意清降。氣不足時需兼顧肺脾腎,氣實則需通理三焦之氣。

本文選自《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國醫大師卷:方和謙》(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方和謙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

平台推薦最受歡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隨時揉一揉,趕走病煩憂!

上火分虛實,別選錯了「滅火器」!

本平台為雲南省中醫藥管理局主辦的官方今日頭條號,如您還未訂閱,請添加訂閱,免費獲取更多實用權威健康養生內容,或可關注「雲南中醫」微信號(yunnanzhongyi)。

溫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