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內風濕偏方

推拿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什麼方法?

推拿法(一)

(1)取穴;指掌關節取合谷、后溪、二間、中渚、勞宮、四縫;腕關節取曲池、天井、小海、手三里、等;肩關節取肩貞、天宗、肩井、臂?;踝關節取崑崙、丘墟、懸鐘、解溪、商丘、太溪、申脈;膝關節取膝眼、陽陵泉、陰陵泉、委中、梁丘、豐隆、足三里;髖關節取環跳、秩邊、髀關、承扶;下頜關節取下關、合谷、翳風、頰車、內庭;脊柱關節取病變部位相應的督脈和膀胱經有關穴位。

(2)操作手法

①上肢:a.病人取仰卧或坐位,先用推法和一指禪推法,繼用滾法、揉法,沿指、腕、肘反覆施術,在受累關節處作重點治療。b.捻指間關節;按掐四縫、勞宮;點陽溪、大陵、曲澤,拿合谷、曲池、肩井。c.屈伸、搖、搓、拔伸各受累關節。d.擦熱患處再施拍打諸法,使熱透入關節。

Advertisements

②下肢:a.病人取卧位,先用推法和一指禪推法沿足太陽經施推、滾、揉、運諸法。b. 拿太溪、崑崙、委中;點承扶、環跳、秩邊;擦熱患處再施拍打諸手法,使熱透入關節。

③下頜關節:凡下頜關節受累者可推下關,頰車;按太陽、翳風、外關;拿合谷、內庭。

以上推拿隔日1次,30次為1療程。療程間休息期內囑病人進行關節功能鍛煉。1月後再進行下1療程治療。

推拿法(二)

(1)病變在四肢者

①取穴:以病變關節為治療重點。常取八邪、陽溪、陽池、陽谷、內關、外關、后溪、小海、天井、曲池、曲澤、肩貞、天宗、八風、商丘、解溪、丘墟、照海、崑崙、太溪、申脈、飛揚、承山、懸鐘、陰陵泉、陽陵泉、膝眼、鶴頂、血海、梁丘、秩邊、環跳、承扶。

Advertisements

②操作手法:a.病人取坐姿,術者按常規用滾法在患肢手臂內、外側施治。從肩至腕部,上下往返3~4遍。b.接上勢,術者循患臂上下循經用拿法,同時重點在肩、肘、腕部配合按、揉曲池、曲澤、手三里、合谷等穴。指間關節作捻法,然後在病變關節施以按揉局部穴位以疼為俞。最後再用揉法施於患肢,並配合被動活動有關關節而結束上肢治療。時間約10分鐘。c.病人仰卧,術者一手握住病人踝關節上方,另一手以滾法從大腿前部及內、外側至小腿外側施術,同時被動伸展活動下肢。隨即在踝關節處以滾法治療,同時伸展內、外翻活動該關節。再循髖、膝關節、踝關節上下先按揉伏兔、梁丘、丘墟、八風等穴。時間約10分鐘。d.病人俯卧,術者以滾法施於臀部至小腿后側,並重點施術於髖、膝關節,然後再按揉環跳、秩邊、承扶、承山、委中、飛揚、懸鐘、太溪、申脈、崑崙等穴。時間約5分鐘。

(2)病變在脊柱者

①取穴:以脊柱兩旁肌肉為治療重點。常取夾脊、大椎、大杼、風門、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腎俞、命門、志室、腰陽關穴。

②操作手法:a.病人俯卧,在病人腰背部沿脊柱及其兩側用滾法施術,並配合后抬腿活動,時間約5分鐘。b.病人取坐姿,術者於後方用滾法、拿法交替施於頸項兩側及肩部,同時配合頸部前後旋轉及俯卧活動,再拿肩井,時間約2分鐘。c.接上勢,用按揉法從頸至腰臀部循經施於上述穴位,先取夾脊,再取其餘穴位,最後平推脊柱以熱為度(本過程病人坐姿 和俯卧均可),再按肩井結束治療。時間約10分鐘。

以上治療連續10天為1療程,每天治療1次,療程間休息3~6天前後。

藥酒能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嗎?

酒性辛溫走竄,有祛風散寒,舒筋活血的作用。用酒將治療風寒濕痹之有效中藥進行炮製,則藥力借酒力通達四肢關節,使氣血行而風濕除,筋骨強而痹病癒。長時間飲用對治療慢性風濕性關節炎有有些好療效。

常用的有虎骨酒、史國公藥酒治療風濕痹疼兼有肝腎虧虛;馮了性藥酒治療痹證之寒濕偏重者;三蛇藥酒治療風痹肌膚不仁;丁公藤風濕藥酒治療瘀血痹疼;五加皮酒治療痹證而有中氣不足者。此外還有虎骨木瓜酒、虎骨追風酒、豹骨木瓜酒,參茸虎骨酒,蘄蛇藥酒等等。也可用威靈仙、牛膝、杜仲、木瓜、桑枝、党參、黃芪、當歸、白芍等中藥1~3味,加入酒中浸泡,自製成藥酒。每回10~15ml,每日2次。

服用藥酒應注意陰虛有熱或外感風熱或風濕熱痹以及高血壓、孕婦等均應禁服。還應注意藥酒內不要兌入其他酒類或就果菜飲用。

除內服外,史國公藥酒、虎骨酒、木瓜酒等還可擦患部,或加點穴按摩,或加用小木棒叩擊,亦有一定療效。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常用什麼藥酒?

(1)三蛇酒

藥物組成:烏梢蛇1500g,大白花蛇200g,蝮蛇100g,生地500g,冰糖5000g,白酒100kg。

將三種蛇剁去頭,用酒洗潤切成短節乾燥,冰糖加熱熔化待用。將白酒裝入酒罈。三蛇、生地直接倒入酒中,加蓋密閉,每天攪拌1次,10~15天開壇過濾,加入冰糖即可。

功效:除風祛濕,溫經散寒,通絡止疼。

主治:風寒濕痹。

用法:每回5ml,每日3次。

(2)馮了性藥酒

藥物組成:羌活、威靈仙、五加皮、丁公藤、桂枝、獨活、青蒿子、麻黃、白芷、小茴香、當歸、川芎、梔子、防己、白酒。

功效:祛風散寒,活血通絡。

主治:適用於痹病風濕痹阻證。

用法:每回10ml,每日1次。

(3)除濕酒

藥物組成:虎骨(豹骨代)、防己、雲苓、杜仲、松節、秦艽、狗脊、茄根各12g,續斷、伸筋草各9g,獨活、蠶矢各6g,木瓜、枸杞、蒼耳子、?薟草各12g,桑枝15g,牛膝12g。

將上藥浸於糧酒2500g中,過5日即成。

功效:除風散寒,祛濕通絡。

主治:風寒濕痹證。

用法:口服,每回10ml,每日1次。

(4)虎骨木瓜酒

藥物組成:制虎骨(豹骨代)、當歸、川芎、續斷、五加皮、川牛膝、天麻、紅花、白茄根各50g,桑枝200g,秦艽、防風各25g,木瓜150g。

上藥共研粗末,以絹盛,浸入好高粱酒10kg中,浸至7日,濾去渣,澄清后加冰糖1kg。

功效:散寒除風,祛濕通絡,活瘀止疼。

主治:風寒濕痹證。

用法:隨量飲用。

(5)木瓜牛膝酒

藥物組成:木瓜120g,牛膝60g,桑寄生60g。將上藥浸入大麴酒500ml中7天。

功效:活血化瘀,通絡止疼。

主治:風濕性關節炎屬瘀血痹阻者。

用法:每服10ml,每日2次。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什麼物理療法?

物理療法可促進氣血運行,舒筋通絡,減輕疼疼。常用的物理療法有:

(1)離子導入:乾薑、桂枝、赤芍、當歸各2g,羌活、葛根、川芎、海桐皮、薑黃、乳香各 1g,裝入25cm×15cm的袋中,縫合置蒸鍋內加熱至氣透出布袋,取出稍降溫至40℃~42℃ ,熱敷患處加直流電導入。

(2)紅外線照射:腫疼部位照射,每日1次,每回15~20分鐘。

(3)蠟療:將蠟袋加溫軟化后,置於患處,每日1次,每回15~20分鐘。

(4)按摩療法:可先用推、理、揉手法,輕輕按摩,使患部肌肉鬆弛,氣血暢行;繼用點、按、捏、拿手法,達到舒筋活絡止疼的目的;最後用搖、滾、揉手法,作善後處理。每回30~50分鐘,2~3天1次。

以上療法可單獨實施,也可相互結合。如熏洗后加按摩或理療,紅外線照射后加外敷等。進行各種輔助療法時,應加註意。採用熱療時,如熏洗、蠟療不要燙傷皮膚;外敷藥有不少對皮膚刺激性有些大,應每日或及時更換,不可久敷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