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年前,醫分四等,食醫高於疾醫|史話

導讀

食醫就是專門給皇帝搭配用膳的醫官。看似簡單,不就解決了中午想晚餐吃什麼的問題嗎?怎麼就比御醫要高級了。非也,食醫分分鐘要比普通治病醫生要深謀遠慮的多。

食醫是宮廷醫師之首

公元前1000多年,周武王滅掉商以後,建立西周,從西周到以後東周的春秋、戰國時期,是宮廷醫療的一個漸進發展時期。

周代最高的醫療行政長官叫做「醫師」,他負責整個醫藥的行政管理和藥品的管理,醫生根據不同職責分成了四類:食醫、疾醫、瘍醫和獸醫

食醫二人,位居中士,在醫生中地位最高,他們是負責周王及王后飲食的專職營養醫生,主要任務是保證王室的健康。食醫是由「膳夫」來領導的,膳夫是周代飲食官吏的最高管理者,位居上士,王室的飲食由他們統一安排。

Advertisements

疾醫八人,位居中士,他們是負責王室疾病的內科醫生;瘍醫八人,則是外科醫生,地位次於疾醫,屬於下士,負責治療一些皮膚外傷、骨折等疾病。獸醫四人,顧名思義,就是治療家畜疾病的醫生。

通過食療養生自周朝以來就有

從醫生的分類上看,反映出周代非常重視帝王的健康養生,通過食療來達到養生目的是當時所推崇的方式,因此食醫的地位要比疾醫、瘍醫還要高;

當然當時醫療水平還比較低,疾醫、瘍醫在治癒疾病方面還不能得到王室更多的信任,這也是導致他們的地位不高的原因。

實際上,食醫分分鐘懂的比普通醫生要多

食醫是周代官方衛生機構中負責帝王飲食衛生專科及其醫生,是掌管宮廷飲食滋味溫涼及分量調配的醫官。《周禮.天官.食醫》:「食醫,掌和王之六食、六飲、六膳、百羞、百醬、八珍之齊。」「食醫」這一名稱,也是出自這裡。

Advertisements

食醫負責調配王室貴族飲食的寒溫、滋味、營養等,相當於現代的營養師。確實和電視劇中的大長今形象相仿。

不過,飲食的製作、烹飪是廚師的事,食醫主要是對食、飲、膳、羞進行調和與搭配,對飲食寒溫的確定,可以與四季的氣溫相比擬:

主食應當溫,羹湯應當熱,醬應當涼,而飲料與酒應當寒;對飲食五味與季節的搭配也有講究:春天多吃酸味食品,夏天多吃苦味食品,秋天多吃辛味食品,冬天多吃鹹味食品

無論哪一季節都要作甘甜滑潤的食品加以調和食用,可潤腸通便。至於肉食與主食的配合也有適宜的方法:

牛肉應與粳米飯配食,羊肉應與粘黃米飯配食,豬肉應與高粱米飯配食,狗肉應與小米飯配食,鵝肉應與麥飯配食,魚應與菰米飯配食。

如此複雜、講究的飲食調配,是對天子、王侯及上等貴族之家的食膳而言的,但也充分說明,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古人就對飲食養生健身提出了較為系統的辦法。

王宮中把「食醫」列於眾醫之首,又說明了當時對食養、食療的重視。雖然這些做法還欠科學與全面,但仍不失它的參考、借鑒價值。

如今食療,已經風靡全球

後來醫事分科越來越細,到元代分為十三科,雖然沒再設「食醫」這個科目,但食養、食療已經為廣大醫務人員所接受,其中的方法也融化到了各科的治療與保健之中。

清代著名醫家徐大椿在《用藥如用兵論》一文中,指出:「聖人之所以全民生也,五穀為養,五果不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而毒藥則以之攻邪。」聖人用來保全人民生命的健康的方法是:用主食作營養品,用水果作輔助品,用肉類作補品,用蔬菜作充養品,而藥物是用來治療疾病的。這就比較全面地介紹了飲食的養生保健的內容與作用。

現代生活中,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飲食養生保健的重要,食療也出現了從未有過的大普及。

醫院有營養醫師,葯膳房有葯膳師,賓館、酒家有廚師,而各家各戶都有主管操持飲食的人,他們所關注的不再只是「吃飽」,而是要「吃好」。所以食療已經普及到了全國的每一個角落,再也不是天子王侯們膳食房和食醫的專利了。

現代食醫已經進步到個性化科學食療,是一次更大的進步,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根據個人身體飲食的過剩和缺乏來科學調節飲食結構防病治病,終於誕生了科學食醫。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