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化城與歸化城

土默特地區在遼、金、元時期曾有過豐州城,位於呼和浩特東二十公里一帶,元末明初的戰亂使其成為廢墟。阿勒坦汗成為土默特部領主后,就曾遣使明邊,索木工、畫工、鐵工往豐州蓋城,但這一要求遭到了明朝的拒絕。「隆慶議和」之後,戰爭消弭,明蒙貿易的往來頻繁,促使畜牧業、農業得到進一步發展,土默特部成為塞外最富有的部落。而地處大板升城一帶的板升,則更為富足,在和平來臨之際,阿勒坦汗立即啟動了城市的建設。

1.福化城

當年,阿勒坦汗建起大板升城,是以帝都形式建造的,這座城堡作為大明金國的統治中心長達幾十年,除了作為蒙古金國的首城外,其產生的政治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坐落在寶豐山下的大板升城,作為土默特萬戶的政治、經濟、軍事的統治中心,是阿勒坦汗苦心經營、多次擴展並逐漸完善的一個城堡式建築。至「隆慶議和」阿勒坦汗被明朝封為順義王,四年以後1575年(萬曆三年),大板升城義成了「城寺合一、政教并行」的福化城。據方孔炤《全邊略記》記載:萬曆一年(1575年)十月,「俺答請城名,上賜其城名曰福化」。(見全二,大同略)「萬曆三年乙亥,賜俺答城名福化」。(見卷十二,師中表)《明史紀事本末》載:「萬曆三年十月,俺答乞佛像蟒段,且城市成,求賜名。賜城名福化,量給其請」。

Advertisements

根據以上記載,從萬曆三年隨著明廷的賜名,大板升城正式改為福化城了。

關於大板升城更名福化城的這一記載,在歷史上曾出現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版本,即福化城與歸化城的記載。由於這兩個內容不同記載的出現,使得多年來從事學術研究的學者們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分別得出了不同的結論。即一為大板升城是福化城之說,而另一種結論為福化城與歸化城之說。

在《明神宗實錄》卷四十三中出現的是另一種記載:「俺答遣夷使乞佛像、經書、蟒段等物,所蓋城寺,乞賜城名,鎮臣以聞。部覆謂:俺答恪守盟約,禁戢部落,迄今五載,勞委可嘉,所請勿拒也。上然之,賜城名『歸化』,佛經、像佛,許該鎮量寫、鑄給與。」

談遷的《國榷》:「萬曆三年(1575)十月丙子,俺答乞佛像蟒緞,且城市成,求賜名,賜城曰歸化,量給佛像」。(見卷七十一)

Advertisements

對此,《萬曆武功錄·俺答列傳下》也有同樣的記載:萬曆三年(1575)「其九月,俺答市水泉。其十月,又市得勝。是月。俺答請城名,上以貢事積功勞,會五年,法當上賞,於是賜金幣,名其城曰歸化。」

發生在同是萬曆三年的一件事,卻出現了兩個不同版本的記載,於是史學界也出現了兩種結論。即「福化城」與「歸化城」之說,。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塞北文豪榮祥先生所撰的《「福化城」考略》中提出「福化城」與明廷所賜的「歸化城」應該是各在一地,互相之間沒有任何關係,並認定「福化城」就是今天的美岱召,之所以發生混淆,是因為明代史學家對塞外缺乏了解。而薄音湖先生1985在《內蒙古大學學報》第二期上發表的文章,引述了《明神宗實錄》萬曆三年「賜城名歸化」的同時,斷定「在歸化城之外應該還有一座福化城」。認為:「總之按照上述史料所示,俺答在封貢后確建了兩座城,如果我們把它們看作一個是歸化,—個是福化,那麼史料中明帝既賜俺答『歸化』又賜《國榷》的觀點,認定「福化城根本不存在」。認為「所蓋城寺」的「寺」應為「市」。持「福化城」的學者認為,《全邊略記》的記載是準確的,即萬曆三年賜城名「福化」,呼和浩特建成后又賜城名「歸化」。按上述記載「福化城」即美岱召,歸化城為今呼和浩特。

上述兩條記載均出自萬曆三年,無疑告訴人們阿勒坦汗建城是存在的事。但在同一年份,山現了「一個「福化」一個「歸化」,說明其中有一個是錯誤的記載,持「福化城」觀點的學者指出,問題是出自《明神宗實錄》上,是它將「福化」,誤載為「歸化」,所以長期引發史學界的不同爭議。一些學者在考證兩條記載的同時,懷疑《全邊略記》的記載,,「前後顛倒」,薄音湖先生為了證明《全邊略記》的記載無誤,以明朝封疆大吏鄭洛的《扶夷紀略》兩條記載予以佐證,在《明美岱召泰和門石刻考》一文中提出「在內蒙古土默特右旗有一座被稱作美岱召的明代建築,最初是由著名的土默特部首領俺答汗於1577——1580年修建的,名叫福化城……1606年,俺答汗之孫大成矮吉的妻子托克對瑪齊克布延圖達賴哈屯『用各色寶石造成彌勒佛像,懇請開光,(邁達哩)乃持誦秘密壇城,散花之際,天降花雨……』(見沈曾植、張爾田《蒙古源流箋證》)。人們普遍認為,這位哈屯是在福化城塑造彌勒佛像的。而為佛像開光的喇嘛邁達哩之名亦為彌勒佛,所以福化城從此以美岱召(邁達哩異譯)一名流傳至今。根據方孔炤《全邊略記》、《明史紀事本末》的史料記載和薄音湖先生的考證,「福化城」就是今天的美岱召。除此而外,著名學者胡鍾達先生也辯明在「所蓋城寺」上,明代文獻中有誤將萬曆三年建成的城名記為歸化。同時,一些學者認為阿勒坦汗在同一文書先「乞佛像、經文」,後為「所蓋城寺,乞賜城名」,與美岱召當時的情況十分吻合。萬曆三年阿勒坦汗皈依佛教后,在阿興喇嘛的鼓動下,立即投入到皈依三寶的佛事活動中,為全身心向佛,阿勒坦汗向明朝索要佛像、經書,請賜城名,而此時儘管歸化城已建成,但尚未有寺,弘慈寺(大召)萬曆八年才竣工。因此,阿勒坦汗在福化城建寺是完全有可能的。

關於美岱召的建設情況與使用情況,可大致經歷幾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大板升城期間,其功能是阿勒坦汗統治中心,第二階段為福化城期間,即「隆慶議和」后,阿勒坦汗為構建其「政教并行」體制,於1575年建成了大雄寶殿之佛殿,福化城即源於此時。第三階段為1575年呼和浩特建成后,阿勒坦汗權力中心逐漸東移,到1606年之前,五蘭比吉接管了美岱召,此間美岱召城改寺的工作逐漸完成,美岱召進入完全意義上的寺廟期。我們今天所看到美岱召,基本是那個時期的大體原貌。

2.歸化城

隆慶議和之後,繼大板升城即福化城建成不久,阿勒坦汗立即啟動了對庫庫和屯(即呼和浩特,只是漢譯過程發音的不同)的建設。庫庫和屯(蒙古語,青色的城),就是現在的呼和浩特玉泉區一帶,原建築曾毀於戰火。關於呼和浩特的建城年代,曾有過不同的說法,有考證呼和浩特建於1581年的論文,後來一些見諸報端的文章也將呼和浩特的建城時間說成是1581年。1981年呼和浩特曾舉辦過建城400周年大慶,後來經過學者們的不斷探討,1985年內大學者薄音湖先生,以最新的研究成果,撰寫了《呼和浩特城(歸化)建城年代重考》的論文,確定了呼和浩特建成於1575年(明萬曆三年),此外手抄本的《阿勒坦汗傳》也記載呼和浩特建城的年代。該記載說:

名聖阿勒坦汗於公水猴年,

又倡導仿照失陷之大都修建庫庫和屯,

商定統領十二土默特大眾,以無比精工修築(此城),

於哈魯兀納山陽(大青山之南)哈敦木倫(黃河)河邊,

地瑞全備的吉祥之地,

巧建擁有八座奇美樓閣的城市,及玉宇宮殿之情如此這般。

上述記載的「水公猴年」即壬申,隆慶六年,這年恰好是公元1572年。而「哈魯兀納山陽」即大青山陽坡的意思,「哈敦木倫河邊」是流經土默特部的黃河。所有的這些資料均表明,在土默川上修建呼和浩特是1572年,而建成時間是1575年。

就呼和浩特的建城背景看,公元1571年正是阿勒坦汗與明朝達成通貢互市協議,受封「順義王」的時候,互市貿易使商業日趨繁榮,也促進了生產的發展,增進了民族間的相互往來和了解。土默特部除畜牧業之外,農業、手工業也有了較大的發展。這種「各安生業,同樂太平」的大好形勢,為建築城池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在土默特部非常強盛的情況下,土默川成了該部的核心,於是需要一座城市管理板升、接待使者、處理政務。在1572年,阿勒坦汗召集舉世無雙的能工巧匠開始建城。

這座城初建時稱「庫庫和屯」即呼和浩特,只是早先音譯用字的不同,其含義為「青色的城」。「庫庫和屯」建在青山腳下,遠看青山疊嶂,鬱鬱蔥蔥,十分壯美,其冠名緊扣美景,是恰到好處的。

經過四年的建造,明萬曆三年,城市基本建成,阿勒坦汗請明廷為新建的城市命名,被賜名為「歸化」,但土默特地區的蒙古人仍按自已的習慣稱之為呼和浩特。

公元十六世紀,阿勒坦汗在土默特萬戶主政以後,畜牧業、農業和手工業等產業的發展,使飽受戰亂之苦的土默川出現了欣欣向榮的景象。這種情況使得早在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就有建城打算的阿勒坦汗再次重啟希望藍圖。他也想到了效仿先人建一座美麗的城市,作為政權建設,迎賓驛站之設。然而在蒙明嚴重對立的情況下,他的這一宏偉藍圖是無法實現的。如1560年大同總兵劉漢出搗豐州,將板升燒絕,使阿勒坦汗多年經營的板升幾乎是毀滅殆盡。因此,只有和平的環境到來之際,阿勒坦汗才能放手實現他城市建設的宏偉抱負。從《阿勒坦汗傳》的記載里,我們可以看到當年的呼和浩特是一座背靠青山,南臨黑河,沃野茫茫,環境優雅的草原城市,誠如榮祥先生生前描述的那樣:「青山似屏,黑水如帶,碧野平蕪,一望無際……環境之佳,冠冕塞北」。《阿勒坦汗傳》記載了呼和浩特的盛況,榮祥先生的描述更為我們展現了四百多年前呼和浩特的美景,,然而最能體現呼和浩特城市特色的,是以青色為這座城市的命名,1575年(萬曆三年),城市建成后,阿勒坦汗請明朝為這座城市命名,被當時的萬曆皇帝賜名曰「歸化」,是歸順明朝接受教化的意思。

剛建成的呼和浩特規模很小,城周圍只有2里,城牆高2.4丈,僅有南北二門。南門是在今天的人民電影院街東口處。北門是在今大北街北口。因為城的規模不大,1581年(萬曆九年),阿勒坦汗又修建了周長川公里的呼和浩特外城,使這座美麗的城市具備了更大的規模,在阿勒坦汗的請求下,明朝對建城所需的顏料、車輛、糧食、建築工匠、設計工匠曾給予大力的支援,使呼和浩特這座青色的城市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土默川上。

關於呼和浩特的城市狀況,《阿拉坦汗傳》曾有過描述,當時的記載是城內有八座奇美樓閣」、「玉宇宮殿」,。還有記載的是繪於1580年(萬曆八年)的《順義王俺答貢馬錶圖》中,畫有一座具有很多建築、規模宏麗的大城,這座城可以佐證是當時的呼和浩特。

在呼和浩特城市建築中的一項最重要的內容就是佛教召廟的建設。大召寺,意為大廟。位於呼和浩特舊城西南部,1580年由阿勒坦汗建成,是土默特部最大的一座黃教寺院。大召的修建同樣得到了明朝的支持,建成后明廷賜名為「弘慈寺」,因召中供奉銀制的釋迦牟尼像,亦稱「銀佛寺」,即釋迦牟尼寺。銀制的釋迦牟尼坐像高三米,共用白銀1.5噸,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銀佛之一,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1586年,三世達賴喇嘛法駕蒞臨呼和浩特,主持了銀佛寺的開光法會,從此大召便成為土默特地區最大並最有名的寺院。以後隨著寺院的逐漸擴建,今天我們所見到大召已是佔地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的宏偉寺院,是呼和浩特地區現存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建築。寺內的宗教文物眾多,尤以鎮寺三寶最為著名。除銀佛外,龍雕、壁畫是三寶中的兩寶。龍雕即銀佛座前兩根通天柱上雕塑的兩條金色的蟠龍,高約10米,張牙舞爪,盤旋而上,造型剛勁而靈動,歷經400餘年,竟沒有一點裂縫,其雕塑藝術之精湛,令人嘆為觀止,,大召的壁畫題材豐富,畫面生動。內容以佛教人物、故事為主,描繪了天上人間及地獄的各種景象。其中佛祖與外道六師辯經、鬥法圖最為精美,其畫面整體連貫,又獨立成章,共繪有神佛、凡俗等各種人物770餘人,其場面宏大壯觀,反映出當時繪畫藝術的高超水平。因用天然顏料繪製,雖歷經數百年,仍然色澤鮮艷。

1582年1月13日(萬曆九年臘月十九日),阿勒坦汗逝世,滿珠錫里·胡圖克率眾誦經七七日,而後將阿勒坦汗遺體葬於大青山陽。1585年,鎖南嘉措應三娘子和順義王都隆森格汗的邀請,前來土默特部舉行法會,超度阿勒坦汗的亡靈。三世達賴喇嘛到達土默特部后,法駕駐錫釋迦牟尼寺,並在此寺唪經祝福。以祓除黃金家族之魔障,1586年三世達賴主持了釋迦牟尼佛像加戴金冠的開光儀式。同年年初,三世達賴喇嘛主持了阿勒坦汗遺體的火化儀式。公元1588年3月26日,三世達賴逝世於草原后,阿勒坦汗曾孫雲丹嘉措是歷代達賴喇嘛中唯一的一位蒙古人。作為四世達賴喇嘛的雲丹嘉措因為年幼,不便進入雪域高原。便暫住庫庫和屯的大召寺,直至十三歲時才離開了大召寺。

上述這一藏傳佛教歷史上極為重大的事件,對呼和浩特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從此呼和浩特召廟林立,席力圖召、烏素圖召、小召相繼建成。使呼和浩特成為一座神聖的召城。

明末清初,由於戰亂使呼和浩特遭受到了破壞,許多建築毀於戰火,直到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康熙帝西征時才對呼和浩特加以擴建,新建的城由二門改為四門,擴建后的呼和浩特城區範圍,北至現在的大北街北口,南到大北街南端,東到南順城街,西到小北街,略顯凸字型。儘管經歷了戰火的破壞,但當時的呼和浩特仍然不失其美麗壯觀。清代詩人高其倬在《青城懷古》中曾描寫經歷戰火之後的呼和浩特:

築城絕塞跨岡陵,門啟重關殿百層。

宴罷白沉千帳月,獵回紅上六街燈。

夜江欲渡金源馬,秋使方征渤海鷹。

劫火東延名勝盡,前塵難問再來僧。

短短五十六個字,在我們面前展現了一幅生機盎然的草原城市概況圖,這使人感覺到彷彿與揚鞭的牧人在一起,領略呼和浩特的恢弘與豪邁,建築的精美與宏偉。

斯人已去,往事如煙。美岱召、庫庫和屯留下了一段蒙漢人民和合、友好的佳話。蘇卜蓋、畢克齊的大小古城,儘管其遺迹已蕩然無存。但它們同樣是滄桑歲月在歷史長河的印證。「從北京,到南京,紅火不過個歸化城。」這個傳承了四百年的口語至今仍是一些老年人樂此不彼的話題,由此可見呼和浩特在歷史上的影響之大。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