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中藥:地黃

地黃一味滋補中藥叫地黃,歷來有生地黃汁、鮮生地、大生地、干生地、熟生地的區別,現今醫界刪繁就簡,只存下生地黃、熟地黃兩種了,典籍概括它的功效是「滋陰養血」四字而已。古方腎氣丸、六味地黃丸、地黃飲子都以它為主葯組成,沿用迄今,深受大眾青睞。關於地黃的功效以及地黃為主的名方沿革,其實令人糾結和值得深究之處尚多,並非像現今認識的那樣簡單和輿論一律的。

像治療中風后遺偏癱、失語的名方地黃飲子,醫界公認它是金代劉河間發明的,幾百年來鐵板一塊,深信不疑,而史實並非如此。地黃飲子的祖方是秦漢之前《素女經》中的四時補益方,為當時一張通用的時髦補方,《外台》存其梗概,兩方對照,局外人自可胸中了了。至唐孫思邈《千金》治男子五勞七絕有內補散,方葯與劉所謂地黃飲子基本一致,但適應症有區別,孫方補虛,劉方治中風后遺。北宋末年官方編撰《聖濟總錄》,把這張補虛的古方移作中風后腎虛喑痱的專用,稱地黃飲,藥物組成、功用主治與劉河間地黃飲子分毫不差,只是方名結尾少了一個「子」字,《聖濟總錄》成書於公元1118年,劉河間(約1120~1200年)尚未出生,後世把該方掛靠在劉身上,說是發明,既悖史實,也是醫界治學的一種悲哀。

地黃好用不好用?

地黃滋補,但醫界常說它有「泥膈」、礙胃之弊,胃口不好的人斷不能服用,所以丁家學驗常用砂仁拌熟地,以幫助消化吸收。然古代的認識卻與今人大相徑庭,如唐《千金》地黃散,認為地黃有「益氣調中補絕,令人嗜食除熱」的療效,晉《肘后》更主張凡「腹中虛冷,不能飲食,食輒不消」專用地黃來消食開胃,等同吃多酶片幫助消化。晉唐之說,立足臨床言,在淵源上估計與古本草《別錄》所謂(地黃)「利大小腸,去胃中宿食宿食」分不開的。於是古今兩種觀點擺在大家眼前,古說健脾,今說礙胃,截然相反,那個正確呢?我數十年來沿從臨床積慣用地黃,未發現有所謂「泥膈」、礙胃、中滿等副作用,而腸鳴、矢氣、便潤者比比皆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因此我更傾向古說,更佩服葉天士的連「上吐下瀉」也用地黃為主葯來培補中焦。

此外,現今臨床咳嗽多痰禁用地黃,擔心它滋膩滯痰,這個觀念也值得推敲。隨舉宋前古方數則來分析,如《延年》治咳:「生地黃汁、麥冬汁、生薑汁.......」;《深師》療上氣咳嗽(哮喘):「蘇子、生薑汁、白蜜、生地汁、杏仁。」兩方都用地黃汁治嗽,目的在潤肺兩字上,說的透徹一點,靠它來濕潤氣道,稀釋粘痰,促進排痰而通暢氣道,有利於抗炎平喘,其實這正是我們今天治療慢阻肺的主題之一。《未刻本葉案》首案:「嗽而脈數,臟陰虧矣,金水同治。第參之色脈,恐延損怯。熟地、甜北沙、麥冬、茯苓、川石斛、天冬。」天士藉地黃補肺納腎,潤燥治嗽,與世俗禁忌迥別,案語不多。卻字字珠玉,與宋前古人心會的。今日臨床忌用大黃,實是緩解慢阻肺的一大損失。

宋前地黃有五大功能:逐血痺、治嗽、健胃、填精、養陰清熱。今則萎縮為後兩者了,十分可惜的。

——選自《靈蘭剔蘚》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