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兵敗的致命原因

李自成於崇禎十七年正月初一日在西安建大順國,改元永昌,二月初即率眾渡河東征,三月二十九日攻克北京,只用了兩個月時間,其興也何勃?四月二十二日迎戰吳三桂,不日敗歸,四月二十八日在武英殿匆匆登基,次日晨曦就不得不逃出京城。從進京、入宮、兵敗、登基到西撤、潛遁總共只有40天時間,其亡也何忽?

這種迅速敗亡的局面,決不能簡單地用「驕傲」二字來解釋。何況各種史料都記載,李自成本人不好色,不飲酒,不貪財利,而且很樸素,「脫粟粗糲,與其上下共甘苦」,進京時「氈笠縹衣,乘烏駁馬」,即使在京殿上他也「戴尖頂白氈帽,藍布上馬衣」。要說驕傲,在眾多開國君主中李自成本人還是一個較少驕傲的人。

李自成失敗的直接原因是軍事指揮失當,李自成失敗的深層原因是政治謀略失誤。

在軍事指揮上,從戰略到戰術都有失當之處。在戰略上,首先從西安出兵攻打北京本身就犯了戰略判斷的錯誤。李自成在西安草創開國,立足未穩,東征時能動用的兵力總共才20萬左右,千里懸軍,長途奔襲,大軍的給養補充等都有困難。明王朝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李自成要鞏固已佔領的縣城,不得不分兵把守,進軍的士兵隨著戰線的拉長而日漸減少,最後進京時大約只有8萬兵丁。

雖然開始時起義軍士氣很高,一路勝利,但攻下北京后已是強弩之末,經不起各地敵軍的反撲了。更要命的是,對關外的大清一直沒有在戰略上予以正視,山海關僅僅派了幾千兵去鎮守,以至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時李自成只得「親自出征,倉惶而去,倉惶而敗,倉惶而返」。在戰術上,李自成的軍隊擅攻不擅守,擅於流動作戰,對領地逐漸擴大后如何攻守兼顧並不擅長,對如何鞏固根據地,營建新佔領區更缺乏章法,以至山海關一仗戰敗后,就進退失度,潰不成軍。

在政治謀略上,對敵我雙方力量的判斷和應對措施都有失誤。對敵方力量的估計錯誤已如上述,對敵方的鬥爭方式除一味死打硬拼外,也拿不出其他分化、瓦解等政治辦法。尤其是對明朝官員和士紳敲索追贓,「拷掠酷甚」,「殺人無虛日」,這就大大增加了敵方的反抗力量,打亂了己方的力量布局。

李自成進京前後沒有及時對自己的隊伍進行整頓,嚴飭軍紀。起義軍一進京城就忘乎所以,難以約束了。李自成動員農民起義的口號簡單地表述為「迎闖王,不納糧」。「不納糧」能起到早期動員的作用,但絕對起不到後期鞏固發展的作用。軍隊打仗,當然要糧。不僅要糧,還要布、財、物等一應軍需和日常生活必需品。

農民不納糧了,這些物資就只好強取之於官員和士紳了,只好分掉社會上已有的浮財了。這種政策,自然是難以久計的。李自成攻進北京,看似節節勝利,其實已經矛盾百出,捉襟見肘了。對於這一切,李自成都沒有預見到,更沒有相應的對策。作為一個文化不高、閱歷有限的年輕統帥,李自成顯然還沒有足夠成熟的政治智慧和謀略。

李自成在用人方面也有嚴重的政治錯誤。在起義軍領導集團中,牛金星、劉宗敏等有嚴重錯誤的人始終身居高位,最後起義大業竟就壞在了這般人手裡。歷史上成功的起義領導人身邊都有德才兼備的謀主,如劉邦的張良,朱元璋的劉伯溫,而李自成倚仗的竟是牛金星這樣一個缺德少才的小人,他的失敗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了。

至於李自成的起義缺乏先進的理論指導,並不代表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方面的政治原因,那是屬於農民起義中帶有共性的問題,李自成自然也不例外,這就不在這裡討論了。總之,不能簡單地把李自成的失敗看成是勝利進京后變得驕傲了,腐敗了,由此導致了失敗。李自成在軍事上政治上的種種失誤才是迅速敗亡的根本原因。

(原題:《李自成失敗的主要原因不是驕傲》。來源:《郭沫若學刊》2004年第四期。本文題目為編者改動與原文無關,由於版式需要,去掉相關註釋,並做了摘編處理。詳見原文。)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