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化療的副作用

對於白血病這種俗稱「血癌」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而言,非實體瘤的特性決定了其治療方法是以化學治療為主。按毒副反應累及範圍可分為局部反應與全身反應,按不良反應發生的時間可分為急性(short-time)慢性(long-time)和持續性(permanent),也有人將其分為近期反應與遠期反應;按毒副反應的轉歸分為可逆毒性與不可逆毒性:按毒副作用所致後果分為致死毒性與非致死性毒性,按毒性發生所累及的系統分為血液毒性、消化道毒性、心臟毒性、神經毒性、肺、肝、腎等毒性等。WHO將用藥后3個月以內發生的毒性稱為急性和亞急性毒性,用藥后3 個月至數年產生的毒性稱為慢性和後期毒性。上述對毒副反應的分類在實際臨床,教學、科研等領城E 用時,可以有不同的側重點。以下具體談談化療的毒副作用。

Advertisements

(一) 局部不良反應

1.包括化療藥物血普外滲對血管周圍皮膚、皮下組織等造成的損傷,臨床表現為滲漏血管周圍皮膚紅腫、疼痛,常為輕至中度疼痛,偶見劇痛,重者可致皮下組織壞死、感染,最終形成局部硬結、纖維化、孿縮等。

2.靜脈炎是由化療藥物對靜脈血管璧直接刺激所致的無菌性炎性反應。

(二) 全身毒副反應

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胃腸道反應、造血系統毒性(骨髓抑制)、脫髮、過敏等,部分抗癌藥物可引起心臟.神經.肺、肝.腎、生殖系統毒性等。此外尚有後期出現的不良反應等。現分述如下。

  1. 造血系統毒性抗癌藥物幾乎都有不同程度的造血系統毒性,常導致不能按標準劑量用藥,甚至被迫停葯,影響了化療的效果,是白血病化療主要劑量限制性毒性。

    Advertisements

(1) 骨髓抑制: 為抗癌藥物最常見的毒性反應,大多數抗癌藥物均可引起骨髓受抑,且多數抗白血病藥物在常規劑量內即可抑制骨髓中各系干/祖細胞分裂增殖。

(2) 凝血障礙: 有些化療藥物可引起凝血障加重了患者出血程度和危險性。

2. 消化道毒性

抗癌藥物所致消化道(胃腸道) 毒性主要表現為食慾差、噁心、嘔吐和口腔等消化道黏膜炎或潰瘍、腹瀉或便秘,甚至導致機體電解質案亂。胃腸道反應往往是患者難以進行化療的主要原因。

(1) 噁心與嘔吐: 大多數細胞毒藥物都可導致不同程度的噁心嘔吐,嚴重的噁心嘔吐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和恐懼,直接影響患者正常飲食、營養吸收、體力恢復和化療,須重視並積極處置。

(2)消化道黏膜損害:口炎、咽喉炎、胃腸道黏膜水腫炎症、水樣便甚至血便,重者危及生命。

3. 心臟毒性:抗白血病藥物對心血管系統毒性,其發生率雖遠不及血液毒性 、消化道毒性高,但鑒於心臟對於生命的特殊重要性,一直頗受臨床學家重視。

4. 腎毒性:藥物及其代謝產物亦經腎排出,促紅細胞生成素由腎產生,參與造血調控。

5. 神經性系統

6. 皮膚及其附屬器反應:抗癌藥物引起皮膚及其附屬器反應可為全身性,亦可為局部。表現為:過敏性反應、蕁麻疹、紅斑浮腫、皮膚色素沉著、皮疹、面部潮紅、反射區迴響反應、脫髮。

白血病化療有那麼多副作用,但是患者本人應保持平和樂觀心態,正確對待化療的副作用。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同時在化療前就要開始服用第三代的去壁的孢子粉,能夠增加患者自身免疫力,抵抗這些毒副作用,同時增加化療的作用效果!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