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這樣下去,樂器就全毀了,趕緊改正,為時不晚

中國是四大古國之一,文化流傳五千多年,文化底蘊深厚。在古代,許多貴族通常都會「四術」(爆發起家的不算

)。當然,這四術也是貴族必會的基本功。那麼這四術究竟是什麼呢?那就是「詩、書、禮、樂」。對於對歷史有

研究的小夥伴肯定知道這分別代表什麼,沒錯,詩指的就是詩作,代表經書有《詩經》,書是指讀書,代表經書有

《尚書》,禮是指禮節,代表經書有《儀禮》《周禮》,樂指的是樂器或音樂,代表經書有《樂經》。(一般都是

以詩書,禮樂來劃分的)。今天主要寫「樂」,也就是古代樂器。

我國古代樂器文化非常昌盛,世界上許多樂器的身上都有中國古樂器的影子,那麼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呢?

其一就是古代貴族的推崇,古代貴族在聚會遊玩都會帶著樂師。所以,為了討好上級等一系列活動,樂器也就發展

Advertisements

的很快了。其二就是貿易,在古代貿易可不僅僅就是為了金錢,還有文化等,隨之好的樂器也就流傳出去了。

歷史不斷迭代,古樂器也隨之消失,或者被改良,或者被傳到國外成為別國的樂器。很多歷史上有名的樂器就只能

存在於史書上,那些不出名的就被歷史所泯滅,永遠的消失了。讓我們看一看有哪些樂器消失了或者被傳出去了。

一、尺八

相傳尺八源於東漢,但是並無史書記載,而最早記載尺八的文字存在於《新唐書·列傳》卷三十二:「貞觀

(627—649年)時,祖孝孫增損樂律,與音家王長通、白明達更質難,不能決。太宗詔侍臣舉善音者……侍中王珪

、魏微盛稱才制尺八,凡十二枚,長短不同,與律諧契。」可見尺八在隋唐時是宮廷的主要樂器,可以獨奏,也可

Advertisements

以伴奏或者合奏,它是一種竹制管樂器,因為全長一尺八,故名為「尺八」。到了宋代,尺八被宋人與蕭、笛等混

為一談,認為「尺八」就是蕭、笛的別稱。北宋禮部侍郎陳暘編撰《樂書》說得更直接:「簫管(簫、尺八、中管

、豎笛)之制,六孔,旁一孔加竹膜焉。足黃鐘一均聲。或謂之尺八管,或謂之豎笛,或謂之中管。尺八其長數也

,後世宮懸用之。」由此可見,宋代人對笛、蕭、尺八為一物的認識很堅定。所以,「尺八」就「失傳」了。不過

,此樂器雖然在我國宋代就不見了蹤影,但是它還存在於世上。但是很可惜,它存在與日本,它還是日本的國器。

據日本《中日交通史》記載,唐朝264年,日本派遣19次使者學習中國文化。在回國時還將「尺八」送給使者,所以

,我國古樂器現於日本也就不足為奇了,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吧。

二、箜篌

箜篌是古代的彈弦樂器,最初被稱為「坎侯」或「空侯」。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在古代箜篌有三種形制,分別

為卧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箜篌在古代除了作為宮廷雅樂外,在民間也流傳很廣泛,但在十四世紀不在流行,

慢慢消失在歷史中。現在古箜篌只存在於史書中或者壁畫浮雕中。在《孔雀東南飛》中就提到箜篌,「十三能織素

,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唐代詩人李賀的《李憑箜篌引》「吳絲蜀

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也有記載。

三、五弦琵琶

源於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的彈撥弦鳴樂器,簡稱為「五弦」公元五六世紀盛行於北朝,被當時的統治者所喜愛

。在隋唐時期盛行,到了宋代,五弦琵琶退出了舞台,被四弦琵琶所取代。白居易在《五弦彈》中寫道:「五弦彈

、五弦彈,聽者傾耳心寥寥,趙壁知君入骨愛,五弦一一為君彈。第一第二弦索索,秋風拂松疏韻落。第三第四弦

泠泠,夜鶴憶子籠中鳴。第五弦聲最掩抑,隴水凍咽流不得。五弦並奏君試聽,凄凄切切復錚錚。」這首詩對五弦

琵琶的弦音描寫的十分細緻。目前世界上僅存最早的五弦琵琶在日本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中,它是在唐朝由唐朝宮

廷贈給日本聖武天皇的藝術品。如今,它已經成為世界藝術寶庫的稀世珍寶。

四、築

築是古代傳統的弦樂器,似琴非琴。有十三根弦,弦下有柱。起源於楚地,演奏聲悲亢而激越,先秦時代流傳廣泛

,於宋代失傳,千百年來只有文字記載未曾有實物發現。1993年,考古學家在西漢漁陽墓中發現實物。被稱為「天

下第一築」。在《戰國策》荊軻刺秦中就有記載「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可見「築

」的感染力。

五、瑟

瑟是中國傳統撥弦樂器也是我國最早的彈弦樂器之一。形狀似琴,有25根弦,弦的粗細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

聲音階定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稱「五十弦」。李商隱的代表作《錦瑟》中有瑟的描述「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詩經》中有記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賓,鼓瑟鼓琴」。

還有那些你知道的已經消失的樂器或者瀕臨失傳的樂器呢?快快在評論區與我交流哦。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