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在公共廁所裡面放紙?

掃碼取紙機

2017年3月,在北京天壇公園的公廁里出現了6台「人臉識別廁紙機」,如廁者必須在機器面前「刷臉」才能取出60厘米至70厘米的廁紙,而且同一人必須間隔9分鐘才能再次取紙。如此「黑科技」用在了如廁這件小事上,真令人啼笑皆非,但不這樣又能怎樣?本來天壇公園所有公廁都有免費廁紙,但總被人整卷順走,有人甚至一天來幾次。廁紙雖然不值錢,但架不住有些人持之以恆地拿。公園管理方也是百般無奈才搬出了「黑科技」。

為避免廁紙浪費,公園管理者放了大招。功夫不負有心人,據悉,「人臉識別廁紙機」上崗三天,平均每天的廁紙使用量減至原來的五分之一。但同時爭議也很大,因為相對於昂貴的機器,節省出來的廁紙錢似乎可以忽略不計。不過,賬這麼簡單地算。得承認,廁所文化很重要,一個地方的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直接體現在廁所上。廁紙是廁所中最基本的配備,雖然很薄,卻能彰顯社會文明的厚度。在國外,免費廁紙幾乎是廁所標配,而我國城市公廁則幾乎很難見到免費廁紙,因為免費的都被人拿走了。免費廁紙是文明試紙,測出了社會公德的短板。

Advertisements

當前,「廁所革命」正在全國各地加速推進,而免費廁紙則是一項重要抓手。如果免費廁紙總被順走、拿走或浪費,不僅「廁所革命」的前景令人擔憂,而且部分人的道德瑕疵會被放大,進而會拉低整個社會的文明水平。如何走出免費廁紙的困境,考驗著管理者的能力、水平和智慧。 這種情況下,「刷臉取廁紙」試點應被視為科技手段促進社會公德的一次有益嘗試,不管最終效果如何、是否值得推廣,這項試點之於社會管理、文明提升的意義和價值值得深思、總結。

在「共享時代」,如何培養社會公德意識是一項重要的時代課題。事實證明,除宣傳教育外,科技手段大有作為。彌補社會公德短板,自律和他律缺一不可。假如沒有指紋打卡,單位的考勤管理成本會大大提高;假如沒有攝像頭,有些司機不會規規矩矩等綠燈;假如沒有信用記錄,老賴可能會肆無忌憚„„社會公德和文明不會隨科技進步而自然提升,但科技給我們提供了約束公民行為、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Advertisements

有沒有一種設備,可以掃碼取紙呢?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