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從神話到歷史:三皇神話和盤古傳說Ⅱ

「盤古神話」實為三皇起源神話

那麼,所謂的盤古神話其本質是什麼呢?其實這一神話的內容十分淺顯明確,確切地說,盤古神話是一則天、地、人三皇起源神話,而不是盤古開闢天地的神話。後世對「三皇」的內含有不同的解釋,但這裡很明確,即天皇、地皇、人皇。這三者在《三五曆紀》的「神話」中是同時出現的,一開始三者合而為一,混沌一團,像雞蛋一樣(值得注意的是「如」字,即像雞蛋,但並不是雞蛋)。18000年之後,這混沌開始分裂,陽清的部分開始上升變為天,成為天皇;陰濁的部分開始下沉變為地,成為地皇;盤古生在混沌之中,隨著天地的分裂,盤古也開始長高,成為三皇之一,即人皇。

理解這一神話至關重要的,是「后乃有三皇」這幾個字,它直接而明了地點出這段文字的性質就是解釋三皇的起源。與《三五曆紀》中的描述相比較,《五運歷年記》對天地形成以及盤古誕生的理解記述得更為清晰,文中直接點明了天與地是由元氣形成的:「元氣濛鴻,萌素茲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三五曆紀》中「天地混沌如雞子」一句在這裡用「元氣濛鴻」四字代替,雖然「濛鴻」兩字沒有「如雞子」那麼具象直觀,但其對主語「元氣」二字則十分明確地記錄下了人們對天、地、人形成的理解,即天、地、人是由元氣演化而來的。元氣包含著陰與陽,陰陽分化為天地,同時中和化為人

Advertisements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顧頡剛的層累說不僅適用於故事的演變規律,同時也適用於對故事的研究現象,人們不斷受到前人觀點的影響,並將其觀點繼承下來,在這些觀點的影響下,人們不僅容易忽略對原文的仔細解讀,甚至會喪失對原文解讀的能力。

水孕育了萬物

盤古無疑是一種巨靈,在緯書中就有巨靈的觀念,《路史·前紀》卷三引《遁甲開山圖》云:「靈與元氣同生,為九元真母。」《太平御覽》卷一也引《遁甲開山圖》云:「有巨靈者,遍得元神之道,故與元氣一時生混沌。」這些觀念,與盤古出世是如此相似。

三皇是哪三皇?歷史上有不同的解釋,顧頡剛對三皇進行了一次很好的梳理,寫下了著名的《三皇考》,但他對一種三皇感到莫名其妙,不知道是指的什麼:「有一種三皇,我們不曉得他是什麼意義;不僅我們不曉得,連黃帝也須來問人。」這種三皇出現在《陰符經·三皇玉訣》中黃帝與廣成子、天真皇人的對話:

Advertisements

黃帝曰:「天皇者何也?」廣成子曰:「天皇者,先天之前,五劫開化,混沌之始也。天皇一氣聖化萬象,主天聖玉虛聖境明皇之祖炁也。」

黃帝曰:「地皇者何也?」天真皇人曰:「地皇者,天皇一氣下降於地,地炁受之,二炁相合,主生化金光之炁,乃是洞神真境真皇之祖炁也。」

黃帝曰:「人皇者何也?」廣成子曰:「人皇者在天地之間,虛無至理,為天皇一炁地皇一炁太空虛中相合化,金、木五星為中宮,合乾坤八卦,保護化神,乃仙境主中元人皇之祖炁也。」

這一段話看似玄妙,但如果結合《三五曆紀》、《五運歷年記》盤古神話的那兩段文字來看,它們是相通的,都是道學的宇宙生成觀的美學化表達。

盤古神話說的是三皇與陰陽二氣的關係,這裡也是一樣。《五運歷年記》認為是陽為天,陰為地,陰陽二氣化為人,這裡則認為人皇是天皇一炁(即陽)與地皇一炁(即陰)相合化而成,這與陰陽二氣中和為人是一致的。這裡說「人皇者在天地之間」,與盤古生長於天地之間又是何等相似。

《三五曆紀》論盤古

《三五曆紀》還有一處論及三皇,《太平御覽》卷七十八「皇王部」引《三五曆紀》云:

溟悻始牙,濛鴻滋萌,歲起攝提,元氣肇啟。有神靈人十三頭,號曰天皇;有神聖人十二頭,號地皇;有神聖人九頭,號人皇。天皇、地皇、人皇為太古。

前面幾句同樣是敘述宇宙起始之時的狀態,然後敘述三皇,值得注意的是,這裡說三皇是「太古」時候出現的,而在上文引述的盤古神話里,太古時候只有天、地與盤古。因此人們推測,三皇便是天、地、盤古的對應形態。

盤古神話原本是古代對三皇即天皇、地皇、人皇一起誕生的「科學」解釋,陳建憲先生將盤古神話的開闢部分視為宇宙卵母題,並追溯其根為太極陰陽學說,張文安先生同樣也認為盤古神話的根源可追溯到《易經》。

《易經》的卜辭里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極相當於盤古神話的「如雞子」,兩儀指的是陰與陽。《藝文類聚》卷一所引《三五曆紀》後面的文字也已經顯露出這種思想的來源,即「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里。」有的學者認為這是受到《易經》哲學觀念而作了加工,只有前面才保留了比較原始的面貌。

盤古身化萬物,道人身化虹光。

其實整段盤古神話是一個完整的整體,反映的正是古代人們對天、地、人形成於元氣的陰陽思想,本非神話。「數起於一」之「一」便是元氣,「立於三」之「三」便是所謂的天、地、人。《三五曆紀》的表述雖然模糊一點,但也是基本一致的,所謂的混沌如雞子,恰如太極圖的形象,是一個圓形,即所謂的「元氣」。在這個圓形之中,包含有陰陽兩極,是形成天、地、人的基礎,故云「立於三」。

由於《三五曆紀》與《五運歷年記》已經遺失,不知道這兩部書是什麼性質的書籍,其實從這兩本書的書名,依然可以看出一點易學的痕迹。《史記·天官書》云:「為國者必貴三、五。」「為天數者必通三、五。」這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的觀念應該是一脈相承的。「三」奠定了物質世界的基礎,而「五」指五行,是物質世界的運行機制,早期的五行並非指金、木、水、火、土五材,只是指氣的五種不同運行方式,五行即五運。

盤古神話所表現的觀念出現在春秋戰國時代,其文本的雛形也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的《老子》,其中就有與盤古神話在某種意義上相似的文字: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這先天地而存在的混成之物,即被命名為「道」的,與盤古神話中天地未開之前的如雞子般的混沌實為一物。這混成之物「可以為天地母」,即天地是從這混成之物變化而來的,這即盤古神話中的「陽清為天,陰濁為地。」在以上這段文字里,道與天地人並列,可是道是一切之始,理應在天地人之先。於是,到了後來,天、地、人脫離開來,形成三皇。《三五曆紀》里的盤古神話無疑是秉承了這一文本的思想與論述。

到了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其論述逐漸趨於類同《三五曆紀》里的盤古神話。

《淮南子·天文訓》云:「太始生虛廓,虛廓生宇宙,宇宙生氣,氣有涯垠。清陽者薄靡而為天,重濁者凝滯而為地。

而《淮南子·精神訓》中還有與盤古神話更為接近的描述:古未有天地之時,唯像無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閔,澒濛鴻洞,莫知其門。有二神混生,經天營地,孔乎莫知其所終極,滔乎莫知其所止息,於是乃別為陰陽,離為八極,剛柔相成,萬物乃形,煩氣為蟲,精氣為人。

五行生剋

《五運歷年記》中的盤古神話幾乎是對這一段話的完全繼承:天地一開始是鴻矇混沌一團,後來陰陽分離,形成萬物與人。不過,《三五曆紀》里盤古神話已經有了一些變異,即盤古是一開始就「生其中」的,而非由於「精氣為人」。從以上這則記述也可以看出,古人具有一切起源於陰陽的思想,但其具體的起源程序如何,卻是各抒己見。先有天地,後有人,或人與天地一起誕生,不一而足。

盤古神話所反映的是古代中國的陰陽學說,這種學說至少從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就是《易經》。顯然,這是對天地的一種探索和認識,在當時的人看來,這並不是什麼神話,而是一種「科學」的認識。

神話其實是遭到後人否認的哲學或科學。每個時代的人都在探索世界,每個時代的人們都會以自己當時的知識結構來解釋一些未知事物,這些解釋在當時可能就是最先進的理論,但多年過去后,後人在發現了真實面目之後,便會將這些原來流行一時的理論視為神話。

自然壯美

現在依然在對宇宙的形成進行探索,目前最先進的理論是宇宙大爆炸,這一理論告訴人們,宇宙是由一顆高密粒子大爆炸形成的,到目前為止仍然在不斷膨脹。雖然這一理論不斷得到證實,但是這一理論沒有回答一個問題:這顆高密粒子從哪裡來的,在爆炸之前放在哪裡?即使大爆炸理論是正確的,那也很可能是人們只看到了自己所處的宇宙,沒有看到自己所處宇宙之外的宇宙。現在很多人越來越相信這樣的理論,就像古代中國人相信天地是由元氣分離而成的,一旦這種理論被其它理論所代替,它便會具有盤古神話一樣的結局,成為一則神話。

中國在探索天地面貌的過程中,主要提出過三種理論:蓋天說、渾天說與宣夜說。宣夜說形成的年代天文學家也無從考查了,據傳說起源於商代。這種理論主張沒有什麼固體的天,天也沒有什麼形狀,也沒有邊界。這種學說的提出,肯定是出於少數的古代天文學家,而且這種思想沒有在民間流傳開來。起源於戰國時期的渾天說,是否會成為盤古神話的理論根據呢?張衡所著的《渾天儀圖注》對渾天說理論作了詳盡的解說:

「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中黃,孤居於內,天大而地小。天表裡有水。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

與盤古神話一樣,渾天說也是用雞蛋來比喻渾天的模式,可是,渾天說與盤古神話所表現出來的思想有本質的區別:它主張天比地大,把地包在中間,就像雞蛋殼包蛋黃一樣,天內充滿了水,天靠氣支撐著,地則浮在水面上。盤古神話所體現的思想與蓋天說最為接近,蓋天說在周代的時候就已經形成,而且這種思想不僅僅停留在少數的天文學家身上,在民間也極為普及。蓋天說一開始以為地是平的、方的,天就像一個鍋蓋一樣將地蓋住,所以天有一個高度,天與地都是固體的。其實盤古神話所表現出的就是蓋天說的思想。

當然,蓋天說只是一種關於天地形狀的理論,而非天地形成的理論,盤古神話即關於蓋天形狀之天地的形成理論。盤古神話所體現的天地形成理論與陰陽學說有關,這種學說在中國十分流行,所以用來解釋天地的形成,也是十分自然的。

一些學者傾向於用楚辭《天問》來證明盤古神話出現時間很晚,認為如果很早就有了盤古開天闢地的神話,屈原就不會提出「圓則九重,孰營度之?」的問題了。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天有九重,是誰經營它,度量它?

這恰恰證明了是人們誤讀了盤古神話,認為天地是由盤古開闢的。屈原並不認為是盤古或其它的人開闢了天地,正因為他認為天地是自然形成的,他才像牛頓一樣,要尋找這第一推動力。屈原當時所掌握的知識,與盤古神話所體現出的陰陽觀念是一致的,屈原問:「陰陽三合,何本何化?」便顯示出了當時陰陽化生萬物的觀念。他還問道:「馮翼惟象,何以識之?」意思是:大氣瀰漫景象混沌,憑藉什麼識別清晰?這與《淮南子·天文訓》所說的「天地未形,馮馮翼翼」是一致的,都是說天地未形成之前是一團大氣。與《五運歷年記》的「天地混沌如雞子」同樣沒有什麼二致。「圓有九重」也與「天去地九萬里」是一脈相承的。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