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穩定的頸動脈斑塊 到底有多可怕?

  頸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重要病理基礎之一,是由於血中脂質在動脈內膜內沉積,引起內膜灶性纖維性增厚及其深部成分的壞死、崩解,形成粥樣物,使動脈彈性減低、管腔變窄。其主要發病機制是頸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流動力學改變及不穩定斑塊脫落形成栓子。不穩定斑塊即使不引起管腔的嚴重狹窄,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缺血性腦卒中。因此,對早期檢出不穩定性斑塊,有效預防、減少急性心腦血管病的發生率、致殘率、致死率具有重要意義。

  影響動脈斑塊穩定性因素:

  1.炎症:炎症是引起斑塊不穩定的關鍵因素,斑塊破裂及糜爛幾乎與炎症共存,在斑塊的臨床不穩定狀態時炎症總是上調的。

  2.基質金屬蛋白酶:斑塊纖維帽的主要成分是細胞外基質,包括膠原纖維和彈性蛋白,基質金屬蛋白酶是降解其最重要的酶類;不穩定斑塊的基質金屬蛋白酶活性增加,纖維帽強度減弱,斑塊變得易損。

Advertisements

  3.脂質代謝異常: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脂蛋白以其天然和氧化形式被巨噬細胞所攝取,後者轉變為泡沫細胞沉積於動脈內膜下,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4.新生血管的形成:活化巨噬細胞可產生血管生成因子,導致內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新生血管主要分佈在斑塊的肩部和基底部,成為炎性細胞和脂質成分進入斑塊的通路;此外,新生血管發育不完善,基底膜不完整,故易於破裂和出血。

  不穩定斑塊及易損患者的臨床干預措施

  1.一般治療包括改變生活方式、減少情緒激動、避免重體力勞動以及防治已知的冠心病危險因素等。例如,調節飲食,避免油膩進食;控制體重;戒煙;適當鍛煉;調整日常生活與工作量;減輕精神負擔等,治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相關疾病。

Advertisements

  2.他汀類藥物

  他汀類藥物治療被認為是現階段最有效穩定易損斑塊的措施。這類藥物是3-羥基-3-甲基戊二醯輔酶A(HMG-CoA)還原酶抑製劑,通過競爭性抑制內源性膽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還原酶,使細胞內膽固醇合成減少,減少斑塊內的脂質核、增厚纖維帽達到穩定斑塊的作用。納維(Navi)等的研究表明,只有他汀類藥物可減少首次卒中的發生和複發。但是降脂治療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其不良反應增加了顱內出血的風險,這可能是由於降脂藥物將膽固醇結晶消除后,膽固醇結晶原來在血管壁上佔據的孔隙被空出來所致。

  3.抗血小板藥物

  在頸動脈易損斑塊導致的腦血管病防治方面,氯吡格雷不僅具有強效抗血小板作用,還有明顯的抗動脈粥樣硬化炎性反應的作用。氯吡格雷主要通過與二磷酸腺苷(ADP)受體發生不可逆結合而競爭性抑制ADP。CARESS研究顯示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可減少癥狀性頸動脈狹窄患者的微栓子數量。對TIA、缺血性卒中等轉歸事件進行的評價表明,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可減少動脈粥樣硬化血栓事件的發生。因此,氯吡格雷可穩定斑塊,減少腦血管病的發生。

  西洛他唑通過抑制血小板磷酸二酯酶活性,增加血小板內環核苷酸含量,增強內源性前列腺素I2,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逆轉斑塊的作用。

  4.其他藥物治療

  在診斷冠心病易損斑塊的研究中,一些藥物穩定斑塊的效果得到肯定,如抗氧化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低分子量肝素、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體拮抗劑等,這些藥物均有一定的抑制斑塊炎症作用。其他藥物如抑制細胞凋亡劑、小核核糖核酸靶向治療、β腎上腺素能受體拮抗劑以及抗炎抗感染治療在穩定斑塊中的作用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但目前頸動脈易損斑塊研究證據不足。

  中醫學對頸動脈粥樣硬化的認識:

  中醫學雖無「頸動脈斑塊」病名,但其證候則在歷代文獻中早有記載,多散在於"眩暈"、"心痛"、"胸痹"、"厥證"、"中風"、"痰濁」、"痰瘀"等病證門類之中。中醫藥針對頸動脈粥樣硬化病人進行辨證施治,以虛、痰、瘀為病機關鍵,採用健脾益氣、補腎益氣、化痰祛瘀等治法對動脈粥樣硬化病人進行干預,能夠從多個方面,如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調控細胞凋亡、自噬,調節血脂,提高病人生活質量等發揮療效。相較於西藥抗動脈粥樣硬化具有長期服用效果好、毒副作用小的優勢,對改善和緩解患者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防治介入術后再狹窄等方面具有諸多優勢。

  如溶斑降濁通脈湯對已經形成的粥樣硬化斑塊可以起到穩定或消融的作用,可以增加斑塊包膜的厚度,防止斑塊破裂,並且可以改善血管的硬化,阻止病情進一步發展;同時還可以修復損傷的血管內皮,讓血管內皮重新變得光滑平整,血液中的脂質就不容易附著於其上,從而減少斑塊形成的環境。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