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泡腳有風險,看我教你如何科學泡腳

又一輪冷空氣來襲,你扛住了這次寒冷攻擊了嗎?

天氣一冷,大多數人都容易手腳冷,白天還好說,動動身體就暖了。但晚上睡在床上,一動不動,而且蓋多少被子都沒用啊,腳還是涼的,怎麼捂也捂不暖。

這個時候,睡前泡腳,就是個好辦法!

泡腳通過促進血液循環,不但能驅寒保暖,還可以緩解疲勞、有助睡眠,而且泡腳時按按腳,還有助於刺激足部的穴位和經絡。要是在泡腳水中加些藥材,效果更好。

泡腳加一物,功效翻幾倍

★ 加些姜

泡腳時加入幾塊拍扁的生薑,有散寒、活血的作用,對預防感冒也有效果。不過這種泡法不太適宜高血壓病人和脾氣急躁的人群。

★ 加點鹽

在泡腳時加一些鹽,還可以清潔腳部,殺菌消毒,防止腳氣病,還可以去除腳部角質,使足部皮膚保持光滑清潔。

Advertisements

★ 加點醋

經常用醋泡腳,可調節和鬆弛原本緊張的神經,對身體起到減壓的作用,有利於睡眠。

★ 加艾葉

對於冬季怕冷且痛經的女性,可在泡腳時加入適量艾草葉,有祛寒、通經絡的效果,對緩解怕冷、痛經等都有不錯的功效。

泡腳簡單,但不少人都泡錯了

泡腳好處多多,但也要注意方法。

★ 注意水量

水要沒過腳踝,到小腿中下三分之一處為最佳。

★ 注意水溫

泡腳水不能太熱,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為宜。這個溫度,大概就是手放水裡,感覺溫熱就行了。

有不少人泡腳時喜歡用很燙的水來泡腳,覺得這樣效果更好,其實是不對的。

如果水溫太高,雙腳的血管容易過度擴張,人體內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容易引起心、腦、腎臟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尤其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容易引發危險;另一方面,水溫高容易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質層更加乾燥。

Advertisements

★ 注意時間

泡腳時間太短達不到效果,一般泡15~20分鐘,人微微出汗即可。

泡腳時間太長不是很好,有人習慣泡到渾身大汗才覺得舒服,這樣就泡過頭了,尤其對老年人來說,泡腳時間太長,容易引發出汗、心慌等癥狀。

特別提醒:這類人別泡腳,有危險!

★ 患有動脈炎、靜脈炎以及動靜脈血栓的患者不宜泡腳,因為泡腳會引起局部的血管擴張,容易加重病情。

★ 患有糖尿病足的患者:

這類人群在泡腳時也要特別留意,由於他們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皮膚很容易被燙傷。

一旦水溫太高,也易引發足部感染,而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哪怕是一個很小的水泡,若不及時就醫,都可能導致足部感染、潰爛,嚴重的可能會造成截肢。

★ 足部有潰瘍、炎症、皮膚病等也不宜泡腳,容易造成傷口感染。

有不少有香港腳的患者可能會利用藥水洗腳,但注意在急性發作期,如瘙癢加劇,足底紅斑明顯,出現較多的水皰,均不適宜泡腳。此時泡腳,容易引發真菌引起的皮膚變態反應,即癬菌疹,使瘙癢加重,治療更複雜。

泡腳後記得這個動作

對於年紀大的人來說,建議泡完腳之後,平躺一下。

泡腳時,全身血液都往下半身加速循環流淌,直到腳底。若突然起身,老年人循環功能本身較弱,血液不能及時回到上半身,容易造成一過性的眩暈,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更是增加了發生意外的風險。

所以泡腳后,老人先別著急起身去倒水,最好平躺或者半躺3分鐘左右,這樣有利於血液迴流心臟,預防低血壓和眩暈的發生。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