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在街頭殺害高貴鄉公曹髦,導致蜀漢提前滅亡

司馬昭跟高平陵政變之後的司馬懿一樣,不急著伐蜀,而是進一步鞏固自己的統治。他接掌權力本來就有危險,司馬氏的掌門人司馬師突然死去,曹髦想奪取司馬家的權力。接下來,諸葛誕在淮南叛亂,司馬昭平叛有功,陞官就有了理由。此時按說司馬昭等著加九錫就行了,卻發生了街頭弒君之事,司馬昭的名望跌落到極點,於是他辭去晉公封號,以退為進。

伐蜀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提上日程的。在司馬昭看來,此時需要一場大勝利,建立功勛,提高名望。徵求大臣意見時,大家都說不可伐蜀,就連長期對陣姜維的老將鄧艾也說不行。

這是鄧艾犯的第一個錯誤!

司馬昭不予理會,不僅令鄧艾進兵,還派師篡去做鄧艾的監軍,可以說對鄧艾已經不信任了。

司馬昭決定伐蜀,也與蜀漢的變局有關,姜維剛剛被鄧艾擊敗,回去準備殺掉宦官黃皓沒能成功,只得去沓中屯田避禍;此前,姜維把秦嶺隘口的守軍撤出,退守漢中平原的漢城、樂城。在司馬昭看來,只要讓鄧艾擋住姜維,讓鍾會越過秦嶺、打下蜀漢的城池,即為大功!事實上,鍾會達到劍閣,都準備退兵了;鄧艾也完成了任務,沒想到他像瘋子一樣打到成都。

Advertisements

滅蜀后,鄧艾犯了第二個錯誤:居功!

他大封蜀漢群臣,這是君王才有的權力;他又開始建造戰船,準備滅吳,這也不是他操心的事,反倒有謀反嫌疑!

從這事來看,司馬昭、鍾會的戰略眼光很高,堅定認為伐蜀必定有功;鄧艾、姜維只適合戰場拼殺,不適合做統帥,更不會玩政治。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