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經世:慢病緩調,一方治癒慢性潰瘍性結腸炎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治療頗為棘手的病症,國醫大師徐經世先生曾診治一位該病患者,其辨證擬方,療效明顯,在病情控制后,效不更方,只是轉變了一下思路,以慢病緩調之法,最終治癒患者。到底其中奧妙何在,請看正文~~


溫某,女,46歲,合肥人。初診時間:2009年12月6日。

4年前出現小腹墜痛,大便每日3~4次,夾有黏液,伴肛門重墜,無便血,腸鏡檢查提示: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時有胃脘牽及腰背疼痛,近1年咳嗽咳痰,活動氣短;舌淡紅,苔薄微黃,脈弦數。

證屬「滯下」,乃系肝鬱脾虛,濕濁阻滯之象,宜疏肝理脾、清熱化濕法為治。

予自擬「葛枳二仁湯」加減。

處方:煨葛根25g,陳枳殼15g,陳皮10g,姜半夏12g,炒川連3g,馬齒莧15g,杏桃仁各10g,桔梗10g,首烏藤15g,佛手15g,姜竹茹10g,生甘草5g。

Advertisements

10劑,水煎服,日1劑。

二診服藥后,大便次數減少,每日1~2次,夾有黏凍樣物,便前腹痛減輕,胃脘及腰背部未見疼痛,納食可,眠安,小便黃;舌淡紅,苔黃膩,脈弦。前法得效,擬守原法加之。

處方:煨葛根25g,陳枳殼15g,廣陳皮10g,姜半夏12g,炒川連3g,馬齒莧15g,杏桃仁各10g,炒白芍20g,蒲公英20g,炒薏苡仁30g,姜竹茹10g,生甘草5g。

10劑,水煎服,日1劑。

三診:服藥后症情平穩,大便每日1~2次,時稀時干,大便黏液減少,便前腹痛明顯減輕,體重增加,精神好轉,余證如常,繼守前法調之。

四診:服前葯旬日,大便已轉為正常,唯飲食生冷或油膩之物后出現大便異常,他症皆可。服藥月余,諸症已平,唯病證纏綿,容易複發,現擬予散劑,以緩調之。

Advertisements

處方:田七粉60g,烏賊骨150g,白及100g,生薏苡仁300g,蒲公英200g,生白朮150g,炒白芍200g,廣陳皮100g。

共研成細末,另用糯米粉600g與葯末一起混勻,服用時,取兩小勺放碗里,用開水調成糊狀,空腹服下。

半年後複診,其腸鏡檢查示:全結腸及直腸未見明顯異常。

【質難】

針對本案病證的特殊性,終擬予散劑調治,此劑型的轉換有何具體寓意?

【解惑】

本案所患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即中醫所謂的慢性痢疾,中醫、西醫對此病的治療都頗為棘手。本案經治月余,雖諸症改善明顯,大便轉常,但其病灶仍在,故飲食生冷或油膩之物后大便即出現異常,依據本病具體特性,擬用散劑調治較為理想。

其因有二,古人云:「湯者,盪也。」中藥湯劑具有吸收快、療效好、能根據症情靈活加減等優點,凡滌除邪氣者於湯劑為宜,然臟腑虛弱,久病痼疾之人,又須丸散以緩調之,趙佶《聖濟經》云:「散者,取其漸漬而散解,其治在中。」故用湯劑者,其葯入胃即被吸收,不如散劑能直達病所,從而對病灶起到直接的治療作用,此為其一。

臨床實踐和相關研究表明,散劑對瘡面有一定的機械性保護作用,若加以糯米粉調製,不僅可以補脾止瀉,且可矯正藥物的刺激性而起到保護胃腸黏膜的作用,此為其二。

以此法治療多例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無不取效,可見中醫劑型的轉換對於疾病的癒合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故對於中醫各種劑型在臨床中的具體應用,須做進一步研究和總結,以提高中醫的臨床療效。

【按】

本案宿有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病史,大便增多、夾有黏液、肛門重墜、舌紅苔黃,顯是肝鬱脾虛,濕熱壅滯之象,遂投以葛根二仁湯以升提醒脾、理氣燥濕、寬腸導滯,葯服月余,諸症皆平。唯本病病情纏綿難愈,須以緩調,故又疏以散劑,直達病所。方中三七活血祛瘀、化腐生新,清除局部粘連;烏賊骨、白及收濕斂瘡;薏苡仁、公英清熱利濕、解毒消癰;白朮、白芍、陳皮擬仿痛瀉要方以扶土瀉木。所用方葯,辨病與辨證相結合,諸葯合力,以達癒合潰瘍、解除病灶之目的。

好書推薦:

徐經世,字筱甫,安徽省巢湖人。幼承祖訓,矢志攻醫,擅長中醫內科、婦科雜病及疑難病證的診療,臨床經驗豐富,醫德醫術享譽省內外。雖年至耄耋,對中醫至誠之心未減,仍真誠傳教。

  今所撰《杏林拾穗》一書,收錄內、外、婦、兒各科驗案137個,並於每案之後撰「質難」、 「解惑」以解析診療思路,或傳授處方用藥經驗。此外,還收錄了徐老在中醫教育、醫學理論、處方用藥、臨床心得、養生保健等方面的論述20餘篇,並精選弟子歷年來發表的傳承論文及跟師心得10餘篇,充分體現了徐老的臨證特點和學識水平,對指導臨床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詳情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本文選自《杏林拾穗:徐經世臨證經驗集粹》(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徐經世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運營人員: 王躍 MZ015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